每天都有菠菜留言說,波叔,我想和你說說話。
你們留言,波叔回復(fù),這不就說上了嗎?
不過波叔理解一些菠菜的心情,聽不到波叔的聲音,有點遺憾。
畢竟波叔的聲音能讓耳朵懷孕。
好聲音就是這么讓人著迷。
說到好聲音,這段時間有多少菠菜在追《錦透未央》,舉個爪??
劇中講的是一位前朝公主上位復(fù)仇的故事,少不了各種耍手段、玩陰謀、使詭計。
主演是嬌俏可愛型的唐嫣,和這樣的人設(shè)有點違和。
可一閉上眼睛聽她說話,眼前就出現(xiàn)一個滿懷深仇大恨的心機婊形象。
為什么?
多虧她有個聲音的替身。
你在《錦繡未央》里看到的唐嫣,聲音來自——
季冠霖
這外表,走到臺前也不成問題,為什么要隱于幕后?
季冠霖出身于京劇世家,天生一副好嗓子。
或空靈澄凈,或清亮甜美,或溫柔嫻靜,或俊朗干練,隨時自由切換。?
波叔賭一塊錢,你們肯定聽過她的聲音。
隨便羅列幾個,你就知道“服”字怎么寫了:
清麗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劉亦菲版小龍女,是她;
紅杏出墻妖艷賤貨的甘婷婷版潘金蓮,是她;
雍容典雅沉靜嫻淑的林心如版竇漪房,是她;
忽男忽女亦正亦邪的陳喬恩版東方不敗,是她;
深明大義勇赴敵后的林志玲版小喬,是她;
初時清純天真、后來腹黑狠辣的孫儷版甄環(huán)和羋月,也是她——你是不是懷疑人生了?
這聲音跟孫儷太像了,無數(shù)人以為就是孫儷本人的聲音。
真不是。
還有,《泰坦尼克號》的溫斯萊特、《阿凡達》的外星公主、《大魚·海棠》的小女孩椿,還是她。?
神不神?
簡直是聲優(yōu)界的百變妖姬。
季冠霖年紀不大,人家出道至今13年,作品加起來已經(jīng)有300多部了。
小時候看譯制片,她就喜歡上了電影里茜茜公主的聲音。
2000年,她考入天津師范大學播音主持專業(yè)。
可那時候她的理想是做一個記者,哪怕是幕后的編導(dǎo),都可以。
配音演員?
只當做第二職業(yè),用業(yè)余時間來干。
比較喜歡,還可以賺點外快。
但人的天賦藏也藏不住。原本只是當做副業(yè)的配音,卻越來越成為季冠霖生活的重心。她為此付出了很多。
入行前在家對著電視練,再把電視聲音關(guān)掉練,如果沒有2000到4000集的訓練量,應(yīng)該說你不會配音的。
2000集到4000集!波叔連看都沒看過那么多電視劇,你們呢?
生活總有驚喜。2003年,她在電視劇《張大千敦煌傳奇》中正式成為配音演員,之后不溫不火,一直到2011年。
一部《甄環(huán)傳》火遍中國,成為現(xiàn)象級的電視劇。人們發(fā)現(xiàn),這甄嬛孫儷演得好,聲音也棒。
回頭一查,哎呀,竟然是另一個人配的?
季冠霖從此躋身一線配音演員之列。
得,老老實實把這新一代配音女王當下去吧。
有人就納悶了,都是中國人,為啥要配音?
波叔敲黑板:
第一,拍攝時現(xiàn)場有個收音問題,一些雜音總是免不了摻雜進去,所以后期配音是必須的。
第二,不是每個演員的臺詞功力都足以駕馭角色。中國方言眾多,演員可能發(fā)音不夠標準,或者本身的音色和說話習慣不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孫儷后來就上《金星秀》說過,她也想親自配音,但自己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臺詞訓練,效果勢必不如配音演員好,為了給觀眾呈現(xiàn)一個完美的甄環(huán),劇組才啟用配音。
第三,還有比較讓人失望的一種,就是大明星們也不見得有足夠的檔期和職業(yè)精神來給自己的角色進行后期配音。
精準傳神的配音,會給一部影視劇增色不少。
哭笑怒罵,每一次喘氣,每一聲嘆息都恰到好處。
這可不是吹,來對比一下季冠霖配音的《甄環(huán)傳》與原聲版就知道了:
視頻中有“正片”標簽的,就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配音版本。
氣場是不是明顯比原聲版要強很多?
不了解情況的人可能會覺得,配音多好玩啊,每天看最新的電視劇和電影,對著話筒說說話就能賺錢,好過癮。
真是這樣嗎?
你們太naive了。
配音界常用一句話來調(diào)侃工作狀態(tài):
念別人的詞,流自己的淚。
說的是配音職業(yè)的“三苦”。
第一苦,環(huán)境苦。
跟寬敞清涼亮堂舒適的辦公室相比,配音演員的錄音室小得可憐,就是一間小黑屋。
為了隔音,工作時空調(diào)風扇抽風機都不能開。
配音演員在里邊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到了夏天那酸爽,你自己腦補吧。
這種密閉環(huán)境下待久了,分分鐘缺氧。
季冠霖就有這樣的經(jīng)歷:
比如黃歇死了孫儷喊的那場戲,我當時配的時候就有點暈,腦子一片空白,眼睛是直的,其實就是缺氧了,這種情況就得停下來,坐一會閉一會眼才能緩過來。
第二苦,待遇低。
今年初《荒野獵人》上映不久,就曝出國語版主角配音、老牌配音演員郭金非,片酬不足千元的消息。?
一個老牌配音演員片酬那么低,太不公平了?
波叔告訴你,有工作找上門已經(jīng)偷笑啦。
季冠霖剛出道的時候,一個人在北京闖蕩,托著行李在大街上走,都不知要往哪兒走。
之后半年接不到工作,吃了上頓沒下頓。
她配一集《甄環(huán)傳》的片酬,跟露臉的孫儷差100倍都不止。大概就是電視劇一集200元,電影一部1000到2000元。
有的人是面子,有的人是里子。
配音演員,永遠是里子。
第三苦,沒存在感。
最好的配音就是讓觀眾誤以為出自演員之口。
這是配音演員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恰恰是這樣一來,越優(yōu)秀的配音演員就要把自己隱藏得越深。
就像最初也沒有人知道,甄嬛娘娘的聲音是季冠霖而不是孫儷的。
如果你渴望走到臺前,渴望得到歡呼和掌聲,渴望顯露更多的自己,那你注定不是一個好配音演員。
這就是配音之道。
要達到道,必須先專精于術(shù)。
波叔教你幾招配音術(shù)。
季冠霖說:
音色其實很難完全像另一個人的,每個人的音帶是肉長的,它是一個器官,這個取決于你天生的一些基因。所謂的像,我覺得可能你要揣摩一些很細節(jié)的東西。
比如說,她細細的一個表情。那這個表情,你怎么去用一口氣,或者一個聲音,最貼合地給到這張臉上。
為了讓聲音與角色高度契合,配音演員說的每一個話,每一次呼吸,每一聲嘆息都要精準拿捏。
也就是說,配音員的表情和情緒得跟著演員走。
無論是歇斯底里還是黯然神傷,都得跟著角色演一遍。
要說她可以跟演員拼演技一點都不假。
為了給甄環(huán)一個最好的聲音,季冠霖光劇本就看了不下20遍。
狀態(tài)不佳的時候,一句話就要揣摩嘗試上百次,直到找到最適合的那一句為止。
提到工作的辛苦和清貧,她能倒出一肚子苦水。
可一進了錄音棚,又馬上滿血復(fù)活,拿出飽滿的精神來應(yīng)對每一句臺詞。
人美聲甜的妹子,卻甘心躲在背后替別人發(fā)聲。
除了話筒前面的那份情懷和熱愛,波叔想不出其它解釋了。
情懷不能當飯吃。
但唯有情懷,才不會隨年齡老去,支撐起你一生的熱愛。
對于配音,我們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懷。
波叔小時候看的那些經(jīng)典譯制片,《追捕》、《黑郁金香》、《虎口脫險》,哪一部不是殿堂級的配音大師擔綱?
畢克、邱岳峰、童自榮、丁建華……這些提起來就倍覺溫暖的名字,代表著一個個動人心魄的聲音。
而到了今天,我們熟悉的大多是日本的聲優(yōu)。
中國的配音演員你認識幾個?
連其中的佼佼者季冠霖知道的人都很少。
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沒有觀眾的舞臺。
聲音,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立即消逝。
但它卻往往比圖像更能銘刻于人的記憶之中。
謝謝那些為我們留下美好聲音的人們。
說到聲音的威力,它可不只是為人們來帶聽覺上的享受那么簡單。
它可以影響國家的政治和歷史。比如名人政客在演講的時候,那沉穩(wěn)混厚,鏗鏘有力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會給演講者加分。
因此,演講也是需要經(jīng)過艱苦訓練的。
這里波叔給大家介紹本《國王的演講》。
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故事,有興趣的菠菜可以來看看這位國王是怎么克服他的先天不足的。
波叔說:
放棄只需要一秒,堅持卻需要一輩子。
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發(fā)出重重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