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這32種常見可食用的野菜、野草和野果看到別錯過哦

這32種野菜、野草和野果比較常見,特別是在農(nóng)村和山區(qū),如果你看到,千萬別錯過哦,這些都是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和中藥功效的。今天庭院秀秀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樣子和功效,以后看到可以辨識出來,知道怎么吃就好!

1.薺菜

又名菱角菜、東風(fēng)薺護(hù)生草、地菜、地米菜屬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全草。薺菜營養(yǎng)豐富,其氨基酸的含量居各類蔬菜之冠,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C、E以及磷、鉀、鈣、鐵、錳等人體需要的礦物元素。

2.堇菜

屬類分布廣泛,花小,既有水生種也有陸生種。長莖上著生心形葉。花藍(lán)紫色. 黃色或白色。花瓣五片,體積大小不等。嫩葉可烹燒,富含維生素A和C。

3.大薊

又名野刺菜、雞腳刺、牛口舌等,多年生宿根草本,莖高100多厘米,被白軟毛。葉互生,葉綠具不等長淺裂和斜刺。。頭狀花序,單生枝頭,花紫紅色,花期 5~6月,6~8月結(jié)果。生在陰涼的山野,路旁.野刺菜嫩葉可涼拌、素炒或與肉炒食。秋天采挖其根,根狀如人參,故有“土人參”、“土洋參”之稱。根所含營養(yǎng)成分較葉豐富。一般燉肉吃。

4.山萵苣

分布于曠野多巖地帶及草地。高10~20厘米,短梗葉橢圓形,微型藍(lán)紫色花簇生;葉可生吃,或類比菠菜烹燒。

5.蕨菜

又名龍頭菜、吉祥菜、龍爪菜、鋸菜、烏糯、薏草、蕨萁鱉腳。二三月發(fā)芽,卷曲狀如小兒拳,長則展開如鳳尾。春天采摘卷曲的嫩莖葉作菜,鮮葉可吃鮮;也可開水焯后,曬干備用,煮湯或燒肉都可用干品。

蕨菜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是一般家種蔬菜的幾倍至十幾倍。春天采摘萌發(fā)的嫩葉,可烹調(diào)成木須蕨菜、海米蕨菜、炒肉蕨菜、脆皮蕨菜卷、涼拌蕨菜、蕨額湯等品種,以紅澤鮮嫩、清香味美而深受人們青睞。

6.野慈姑

多年生草本,水生或泥地生,具有走莖,走莖的末端膨大為小球莖;葉根生,具有長柄,長10~40厘米,葉片變化很大,通常為箭形而呈三叉狀,連基部裂片長5 ~40厘米,寬0.5~13厘米。野慈姑春至夏季開花,總狀花序,其嫩芽、幼苗及小球莖,都是可食的蔬菜,既可炒食,也可蒸食或煮食,用心烹調(diào)的話,味道是很不錯的,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7.淡竹葉

多年生草本,產(chǎn)于中國大陸長江流域、華南、西南等地,高約40~110厘米;莖稈叢生,須根稀疏,某些須根的頂端或近頂端處常膨大成紡錘狀的貯藏根。葉呈廣披針形,有短柄,具明顯小橫脈,葉身長5—20厘米,寬1~3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近于圓形,葉舌邊緣有毛。它的塊根含有淀粉質(zhì),和加水煮或清涼飲料;葉片曬干后,則可代茶葉使用。

8.鴨胚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斜上,基部匍匐生支柱根。葉互生,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7厘米,先端尖銳,基部鈍形,葉鞘抱莖,花序?yàn)樾矤罹蹅慊ㄐ颍啥l總狀花序組成。花瓣三片,紫藍(lán)色。鴨路草的幼苗及嫩莖葉都可當(dāng)野菜,幼苗洗凈后直接煮食或炒食即可;成株之嫩莖葉則宜用沸水快速湯過,再行烹調(diào),才更為可口。

9.天門冬

攀緣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略呈木質(zhì)化,卷繞在他物之上,借以攀爬向上;地下有紡錘狀之小塊根,每年春至夏季萌生新枝新葉,葉片呈細(xì)鱗狀;自葉腋處生扁平短枝亞~3枚;花l~4朵簇生于葉腋,單性,白色,花被6片,天門冬有時生長在堅(jiān)硬的土壤里,除非攜帶良好的挖掘工具不易挖起塊根。天門冬的嫩校及塊根都可以當(dāng)野菜。嫩校可像蘆筍一樣烹調(diào),或炒肉絲或煮湯等,滋味相當(dāng)好;塊根洗凈后,先用沸水煮熟,便可剝皮蘸糖或各種調(diào)味料吃,也可與排骨.豬腳5 等同煮,味道絕佳。

10.錢菜

又名魚腥草、側(cè)耳根,根莖發(fā)達(dá),在地下匍匐生長,全株具有強(qiáng)烈腥臭味,只要輕輕碰觸,便立即散發(fā)出來。葉片互生,心臟形或?qū)捖研危墸屑?xì)腺。點(diǎn),兩面葉脈上有柔毛,下面常呈紫色。)葉柄基部有長橢圓形的托葉。夏季開花,將其嫩葉沖洗干凈,涼拌或下鍋煮熟,散發(fā)出一種香甘味,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11.木蓮

常綠攀緣性大灌木,經(jīng)常爬生于石壁、圍墻或樹干上。莖上處處長出氣生性攀緣根,借以固持及攀爬;幼核黃色至紅褐色,具少許毛茸;葉互生,二型,生于不長花序托枝上者小而薄,心狀卵形,基部歪斜;生于長花序托的枝上者,較大而革質(zhì),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全緣.表面無毛背面有短毛。隱花果單生或成對著生于葉腋,倒卵狀錐形或近似陀螺形,長4—6. 5厘米,寬3~6.5厘米,表面散生白色斑點(diǎn),成熟時黑紫色。木蓮為低海拔植物,多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地區(qū);木蓮的小瘦果曬干后在冷開水中揉搓,可獲得果凍,民間常用來做涼粉。

12.酸湯菜

蓼科植物酸模的嫩葉,又名舌頭、牛耳大黃、酸溜溜、山羊蹄、水牛舌頭。多年生草本,高可達(dá)1米。根肥厚,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無毛。葉卵狀長圓形,葉較牛舌菜小,基生葉長柄,莖生葉較小,無柄且抱莖。花序頂生,狹圓錐狀,分枝稀。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長在路邊、山坡及濕地。

13.火炭母草

多年生蔓性草本,根狀莖細(xì)弱。全體光滑無毛,分枝有棱有溝;葉片寬卵形或卵狀三角形,全緣,葉柄兩側(cè)有狹窄的翼,托葉鞘膜質(zhì)。春至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再排列成頂生的圓錐或傘房花叢,花被白色或略帶粉紅色,五裂狀、半張半閉,模樣就像飯粒般。將飯粒般的花朵剝開阿見八枚雄蕊和三枚花柱;果實(shí)卵球形,包藏在肉質(zhì)花被中,成熟后呈黑色,與花朵黑白相映成趣。火炭母草生命力十分強(qiáng)韌,從平地一直到海拔 2500米左右的山區(qū),都有它的蹤跡。生長在低海拔地帶的植株,通常為常綠性;生長在中、高海拔地區(qū)的植株,當(dāng)秋冬氣溫低降時,有老葉變紅脫落的現(xiàn)象,甚至莖部長出了細(xì)微的毛茸。火炭母草的嫩莖葉略帶酸味,但先以升水燙過厄,可以食用,既可直接蘸調(diào)味料食用,也可燙后再行炒食。火炭母草飯粒般的花及墨黑的果實(shí)都可以吃,被困野外時可以用來果腹。

14.羊蹄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粗大而中空,高約50~130厘米。根生葉具有長柄,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波狀;莖生葉無柄或具有短柄,越到上部越小;晚冬至初夏開花,花序狹長圓錐形,有葉狀苞片混生其間;花朵密生,綠白色,花被六深裂,外圍三裂片(即外花被)較小,內(nèi)花被較大且開花后會膨大并有翼翅;雄蕊六枚,花柱三枝,柱頭細(xì)裂成毛狀;堅(jiān)果三角狀卵形,密集簇生。乍看之下,羊蹄的模樣有點(diǎn)像蔬菜,尤其在它尚未抽出花莖的時候。這主要是由于其根生葉很大,極像大家愛吃的萵苣。它在路旁、耕地、荒廢地、水溝邊及海濱空曠地,隨處可見。羊蹄的嫩苗葉及果實(shí)都可以當(dāng)野外求生的野菜。將嫩苗葉洗凈,先以沸水快速煮燙一遍后撈起,可除去絕大部分的苦澀味,然后再行煮食或炒食,味道不差。成熟的堅(jiān)果去皮后取出種子,先煮燙約五、六分鐘,將水濾去,重新以清水煮湯或粥,也可加點(diǎn)小米、薏仁等共煮,味道還不錯。

15.夏枯草

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全株密生細(xì)毛,葉對生,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輪傘花序,頂生,呈穗狀,形如棒柱或鑼錘。花冠紫色或白色。花期5~6月。小堅(jiān)果,果期6~7月。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叢中。初夏采嫩莖、葉作菜吃。可做成涼拌菜,更宜煮湯喝。

16.野莧

一年生草本,株高約40~80 厘米,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少分枝;葉互生,菱關(guān)長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4~8厘米,寬2~6厘米,頂端微缺,具小芒洋。基部近截形,葉柄長3~6厘米。夏季開花,花單性或雜性,成穗狀花序黃綠色,腋出或頂生,小花有膜質(zhì)的苞片保護(hù),每一苞片的先端呈芒刺狀;囊果扁球形,有皺紋,成熟時橫裂,露出黑亮的種子。野克是平地及低海拔地區(qū)極為常見的野菜,晚春及孟夏時節(jié),肥嫩莖葉可以作為可口的菜肴,不論炒食或煮湯均佳。即使花穗已經(jīng)長出,也可采收花穗,油炸食用,或摘取近頂端的莖腌漬,作為野蔬。

17.馬齒莧

一年生草本,莖多分枝,基部橫臥地上,花枝傾斜向上,株高約10—20厘米;莖葉肥厚而呈肉質(zhì)性,常帶紫紅色,幾乎全株光滑無毛。葉互生或?qū)ιL橢圓狀卵形或匙形,。先端鈍或圓,長約1~2.5厘米,寬約 4~8毫米。夏季開花,3—5朵聚集技一端,馬齒寬在夏天清晨開花,小黃花相當(dāng)可愛,將其莖葉洗凈后,先以沸火燙過,再切段炒食,滋味頗佳;也可用沸水燙熟,再拌芝麻油等調(diào)味料食用。

18.莼菜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行泥中。莖細(xì),長達(dá)1米以上,沉浸水中。葉互生有細(xì)長葉柄。葉片浮出水面,卵形至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紫色。葉脈放射狀。莖、葉上有粘液。花梗自葉腋抽出,梗長而有毛。花莖2.5厘米許,萼片、花瓣各3,外形相似。果實(shí)卵形。花期6~8月。夏采莖葉作菜,由于藥榮富含氨基酸和多糖,煮湯吃不放味精也鮮美。可煮魚吃,或與鯽魚煮成魚羹,或單用煮羹稍加姜醋。

19.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細(xì)毛,具有發(fā)達(dá)的匍匐莖,匍匐莖末端再生小苗,因此常成叢成片生長。葉片薄肉質(zhì)而具長柄,自根際叢生,圓腎形,直徑約4~10厘米;表面暗綠而有白色條斑,背面暗紫紅色,兩面有長伏毛,邊緣淺裂狀。春季開花,圓錐花序稀疏。虎耳草的最大特征就是“不整齊花冠”,五片花瓣中總有三片較小,另兩片較大的情形。較大者通常位于下方,但有時則位于上方,披針形,顏色純白;較小的三片則呈淡粉紅色而散生濃紅色斑點(diǎn),呈卵形,通常位于上方,整體的形狀甚為奇妙。其莖葉除了供作藥用之外,還可炒食、煮食或燙熟后再拌調(diào)味料食用。

20.茅莓

攀緣性小灌木,高約 1米,莖有毛,并疏生柔毛及鉤刺。葉互生,三至五出復(fù)葉,頂小葉倒卵形或近于菱圓形,寬約1—1.5厘米,常作三裂狀;側(cè)生小葉較小,倒卵形至楔狀圓形Z無柄,葉緣有大小不一之齒牙;上表面有微毛,下表面則密生白色絨毛,葉軸亦生有軟毛;葉柄長5—10厘米,上具柔毛及小皮刺。春至秋季均可開花,花等5片,花瓣5枚,紫紅色或粉紅色;單花聚合果球形,成熟時橙紅色,帶有甜味。茅莓的成熟果實(shí)看來好似由好幾個小果實(shí)聚合而成,因?yàn)樗男木哂卸鄶?shù)雌蕊,每一心皮皆能發(fā)育成一個小果,各個小果再聚合起來,就成了單花聚合果了。橙紅欲滴的野草莓,不但野生動物愛吃,人也可以摘它來吃。

21.細(xì)本山葡萄

木質(zhì)藤本,蔓莖長達(dá)7米以上,小枝方形,老莖暗褐色,嫩莖葉有毛。葉卵狀心形,紙質(zhì)至薄革質(zhì),漿果球形,徑5~ 8毫米,成熟時紫黑色,徑5~8毫米,成熟時紫黑色,內(nèi)藏種子2-3 粒。生長在海濱至低海拔山區(qū)叢林中,但數(shù)量并不多,在野外進(jìn)行露營。踏青或野餐等活動時,要是能趕上細(xì)本山葡萄的熟果期,那么滿枝滿椏的山葡萄是可以用來解渴、充饑的。它那甜中帶酸的果肉,足可生津止渴,多吃無妨,就跟吃市售的葡萄一般。

22.荇菜

又名荇絲萊、金蓮兒。藕蔬菜、克葵、水鏡草。荇菜為多年生浮水草本,莖細(xì)長,節(jié)上生根。葉卵狀圓形,上面光綠色,下面帶紫色,葉柄長。花黃色,聚生于葉腋,呈傘形花序。夏日開花,秋結(jié)蒴果橢圓形,先端尖銳。生長在池塘、河邊、溪邊。可炒食,煮湯食,與肉做成多種菜肴,如荇菜炒滑肉。勞菜肉絲湯、蔣菜炒肝片等等。

23.車前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亞洲大部地區(qū),多生路邊、溝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shù)細(xì)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zhì),卵形至廣卵形,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dá)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苞片寬三角形,較萼裂片短,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shí)成熟后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故植物學(xué)上稱之為“蓋果”。車前草除可以作藥材外,嫩葉可炒食,其長長的花軸,還是孩子們用來斗草的好材料。

24.忍冬

半常綠性灌木,攀緣性;全株被有柔毛,葉對生,全緣,橢圓形,長約3—6厘米,寬2—3厘米,先端圓鈍,基部圓鈍形或近于心形,兩面有毛。春至夏季開花,腋出,成對開放,初綻時白色,其后轉(zhuǎn)為金黃色,故名金銀花,芳香。每年清明前后到端。午節(jié)之間,是忍冬的盛花期,忍冬的花已和莖葉也可以作為菜肴。花可蒸煮食或炒食,也可曬干后泡茶飲。嫩莖葉及新芽最好以開水燙過,除去異味后再炒食;也可以燙熟后瀝干,然后蘸調(diào)味料食用。

25.野蔥

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鱗莖外被縮存的纖維狀葉鞘。葉披針形,基部鞘狀,尖端細(xì)尖,兩面平滑。花莖直立,由葉叢中抽出。傘形花序,頂生,花紫紅色。朔果。生于高山坡、草叢等處,5~6月采全草鮮吃,可涼拌生吃,亦可放人湯中,還可炒肉食,煮魚吃,都能增加清鮮味。

26.野柿子

落葉喬木,高達(dá)4米,樹皮鱗片狀開裂,灰黑灰黑的。樹枝深棕色。葉互生,葉柄有柔毛,葉片橢圓形,深綠色,主脈生柔毛。花黃色,花冠鐘形。漿果,成熟時金黃色,人稱“金果”。生在山野、林國,秋采嫩葉作菜,鮮葉含糖。脂肪、尤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嫩柿葉可生吃。涼拌吃,亦可煮肉湯,柿果汁多,甜美。

27.黃鵪菜

一至二年生草本,多生于路邊、荒野。全株被有軟毛,高約20~60 厘米,莖葉具乳汁。葉大多由根部叢生,倒披針狀橢圓形、琴狀或羽狀深裂,裂片深淺不一,長6-15厘米,寬1.5~3厘米;頂裂片較側(cè)裂片稍大,側(cè)裂片向下漸小,有深波狀齒,無毛或具有細(xì)軟毛,葉柄具翅。四季皆可開花,頭狀花黃色,徑約八公厘,排列成復(fù)傘房花序,總花梗細(xì),所有小花為舌狀花;總苞片排成兩輪,外層5片,內(nèi)層八片,開花后向外反卷,以便于瘦果飛散。瘦果扁平,紅棕色或褐色,有八至九條縱溝,冠毛白色,長約3毫米。其幼苗、嫩莖葉和花枝都可作野菜,以大火快炒或蘸面粉蛋汁油炸,都相當(dāng)可口。

28.野薄荷

又名摩眼子、香青蘭。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株密被短毛,香氣較濃。莖四棱形,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1.5~4厘米,寬0.7~1.3厘米。邊緣鋸齒狀。花生于莖上部葉腋內(nèi),輪傘花序,每6朵成一輪。莖頂部輪較密,成穗狀。生于干燥地,多見于田邊、路旁、沙丘、草原等處。秋采葉作菜,其氣芳香,所含營養(yǎng)成分與香茶菜相反。可作涼拌菜,煮湯時放幾張鮮葉增加香鮮味。

29.松子

松樹的種子,被稱為“長壽金丹”。成熟的松果中含有種子,可生食、炒食更香。

30.海蒿子

多年生褐藻,高30~100 厘米。固著器扁平圓狀或短圓雉形,直徑可達(dá)2厘米。主軸圓柱形,幼時短,逐年增長,兩側(cè)羽狀分校及腋生小枝。葉狀突起大小不一,有技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和線形。長者可達(dá)25厘米;短者只 2厘米;寬者可達(dá)2.5厘米,有不明顯的中脈狀突起。有明顯的斑點(diǎn),全緣有鋸齒。在線形突起的腋部,長出許多絲狀小技。氣囊生于最終分枝上,球形。生殖托單生或總狀排列在生殖小枝上,圓柱形,長3~15毫米,直徑約1毫米。生于低潮線下海水激蕩處的巖石上。夏。秋在海岸撈取。大葉海藻煮湯或燉肉,是缺碘者的佳肴美味。

31.龍須菜

又名海菜、線菜、江籬。藻體直立,叢生,高州~50厘米,可達(dá)1米,紫褐色L基部具一般狀固著器,主于徑1~2毫米,分枝1— 2次,向各方向互生或偏生,枝徑0.5~1毫米。孢子囊紫紅色,散在藻體的表面。囊果球形或半球形。生長在海灣石上,分布在沿海岸線各地。夏、秋采集整個藻體食之,酸醋浸泡.蒸肉,味美。

32.海藻

海藻盡管無毒,但有些種含有機(jī)酸,會刺激消化道,有些種會引起嚴(yán)重腹瀉。如果遇到不能很好確定是否是已知可食種,就只能每次少量食用。即使是能夠食用的藻類,開始時每次也盡量少吃一些,直至自己的腸道適應(yīng)。如果缺少淡水,別食用海藻。如果條件允許,可將它們先放在淡水里清洗,以除去部分鹽分。

采集那些生長良好、附著緊密的藻類,而不要檢那些被潮水沖上岸來的“次品”。所有聞起來有異味、很難聞的都不要。用手指碾碎一小塊藻葉,放置幾分鐘,含有刺激性藻酸的藻類會釋放出讓人不舒服的氣味。離開海水后若不及時晾干,所有種海藻都會很快腐爛。采集后要盡快食用,或者晾干保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你應(yīng)當(dāng)認(rèn)識的常見植物
農(nóng)村常見植物科普圖鑒(一)
夏天的小野花
白芷 - 愛蓮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蒹葭蒼蒼 ,芳草萋萋——《上海常見水生植物繪本》來了
山桃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安顺市| 石渠县| 阳江市| 游戏| 灵璧县| 金沙县| 图木舒克市| 桦南县| 长汀县| 旌德县| 鹤壁市| 江陵县| 峡江县| 江山市| 汉阴县| 泸水县| 江北区| 日土县| 沅陵县| 宿州市| 格尔木市| 贡嘎县| 钦州市| 平原县| 德化县| 南皮县| 紫阳县| 江山市| 温泉县| 新化县| 深泽县| 古蔺县| 南陵县| 广安市| 肥西县| 峨眉山市| 枣强县| 上饶县| 商南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