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 濤
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閱讀提示
本文系南京刑事節錄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信用卡套現行為如何定性處罰
信用卡套現,實踐中一般表現為使用銷售終端機具(POS機)、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等方法,通過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在未發生真實商品交易的情況下,變相將信用卡的授信額度轉化為現金,支付給信用卡持卡人的行為。違法商戶在套現過程中一般通過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來謀取不法利益。
信用卡套現活動危害嚴重:一是非法經營金融業務,容易滋生地下金融活動,擾亂國家金融秩序,進而威脅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二是套現行為制造的虛假交易,會導致虛假的經濟統計數據和虛假的經濟繁榮景象,進而誤導經濟決策;三是侵犯信用卡業務正常秩序,給發卡銀行帶來巨大的信貸風險;四是導致部分個人及中小企業處于高度負債狀態,威脅社會安定和諧。
對信用卡套現如何定性處罰,主要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信用卡套現是將信用卡內的消費信貸額度轉化為現金套取出來,相當于騙取銀行貸款,應當以騙取貸款罪定罪處罰。但騙取貸款罪的犯罪主體是信用卡持卡人,特約商戶是持卡人的幫助犯,這樣可能導致刑事處罰范圍過大,不利于突出打擊重點。
另一種意見認為,信用卡套現行為中特約商戶協助持卡人進行套現,是以收取手續費為目的,本質是一種非法經營行為,應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但存在的問題是目前尚無法律和行政法規明文禁止信用卡套現,有可能擴大非法經營罪的范圍。
我們認為,刑法修正案(七)已將“非法從事資金結算業務”規定為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方式之一,因此對于實踐中利用POS機、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等方法從事套現活動,情節嚴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適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處理。故《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信用卡套現以非法經營罪認定,并把打擊重點放在使用POS機等方法,實施信用卡套現的不法商戶。
由于信用卡套現行為的危害主要在于將金融機構資金置于高度風險之中,因此本條第二款把套現金額、逾期未還金額、金融機構經濟損失作為定罪量刑的標準,并將第二個量刑幅度掌握在第一個量刑幅度的5倍。
根據中國銀聯商戶風險監控系統的統計結果,將套現商戶累計交易金額大100萬元作為定罪標準,既能有效地懲治已造成嚴重危害的套現商戶,對社會上其他潛在的套現商戶形成極大的威懾,又能避免因刑事打擊面過寬而引起不良影響。
同時,根據對已套現案件的調查,通常一起套現案件案發后,該案所涉及的累計套現交易中,至少有20%的套現交易額經發卡行采取電話、傳真等一般催收措施后,仍會形成逾期3個月不能歸還的透支額。此后,對于逾期3個月不能歸還的透支額,經發卡行上門催收、外包的專業催收、律師訴訟及公安司法介入等特殊催收措施后,仍約有50%的透支額無法最終追回,形成發卡行的實際損失。
如果以“商戶累計套現交易金額達100萬元以上”的數量標準為參考值,那么因商戶從事套現“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其社會危害性是基本相當的,數量標準基本協調。
因此,對信用卡套現構成非法經營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了如下規定: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同時將“情節特別嚴重”的標準掌握在“情節嚴重”的5倍。
第三款對持卡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情形作了規定。持卡人以套取現金為目的通過POS機商戶實施套現行為的,一般不按犯罪處理;但如果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POS機商戶實施套現行為,則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 單位犯本解釋第一條、第七條規定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依照各該條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