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情商和智商?安慰人是個難題
很多時候,當有人和我們分享了一些極為痛苦的事,我們為了安慰,會試著“一線希望”它,就會說“至少……”讓其看到好的一面。
如同——朋友
我流產了至少你知道你能懷孕
你朋友
請我覺得我的婚姻正在破碎至少你有段婚姻
你
是不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沒錯——缺乏同情心!
所以,有人開始嘗試發出同情心:太可憐了!這么倒霉的事怎么被你碰上了
請輸入
然后發現,依然無濟于事,也很難讓對方心情好轉。
到底還能不能做可以傾吐心聲的朋友了??
額,其實可以的。好吧,答案來了——能讓事情好轉的是連結你需要的是:同理心同理心激發連結。同情心促使失連。Teresa Wiseman是名護理學者,她提出了4種同理心的特性:1. 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了解他們心中的真理2. 不給予批評 (這并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3. 了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
4. 溝通
同理心是與人一起感受。
為了更好地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我們不妨來假設,當你遇到了朋友正處于低潮期……
你仿佛看到,ta的頭頂飄著雨(好憂桑)
同理心的你,試圖感同身受,說:
我知道這種感覺,但你要知道你并不孤單
同理心
(你順著對方的感受,爬到了他情緒的深處,體會那里的一片黑暗)
同理心是種選擇,容易受傷的選擇,因為你必須找出相似的連結,找出內心能與他相呼應的情緒。
相對比,
而同情心的你呢,會說:喔不~ 這真的蠻難受的哈!好可憐喔!
同情心
(沒錯,你沒有跟著他的情緒走,而是在另外一個地方圍觀)
然后,試著分散注意力、扯開話題說:
那~ 要不要先吃塊三明治?或許你會好一些
同情心
而這,只會讓你們的心越走越遠……
所以,我跟你分享某件非常難過的事時,我寧愿你說:“我現在甚至不知該說什么好。我只是很開心你肯跟我說。”
最后,記得,在你要安慰別人時,你該給予的,不是同情心,而是同理心。
最最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短片溫習下吧~~(英文音,中文繁體字幕哈~~)
感覺還是蠻有收獲噠?那么,就點擊本文最上方的藍色字體“非常大腦”關注我們吧~~~每天都有新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