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林 敏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主治中醫師
出診時間:周一、三、四、日全天,周二上午
出診地點:廣州市白云區機場路16號
耳朵是我們獲取外界信息,與人溝通的重要器官之一,因此保護聽力,重視耳朵健康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林敏醫生表示,由于高血壓、頸椎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以及噪音污染的影響,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的老人越來越多。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堅持做愛耳保健操,同樣有助提高聽力,減少耳鳴。
記 者 陳曉琨 攝 影 楊 鋒
模特:Snowyan
通訊員 張秋霞 鎖卓琪
動作要領:拇指放在耳門穴(位于面部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上,其余四指并攏,扶著前額處。拇指先向內垂直按壓耳門穴,再向前上方用力頂按,穴位處有酸脹感。每次按1~2分鐘,每天按2~3次。功效:有助緩解耳聾、耳鳴。
動作要領:拇指放在聽宮穴(位于面部,耳屏正中與下頜骨髁突之間的凹陷中)上,其余四指握空拳。拇指先向內垂直按壓聽宮穴,再向前方用力頂按,穴位處有酸脹感。每次按1~2分鐘,每天按2~3次。功效:有助治療耳聾、中耳炎。
動作要領:拇指放在聽會穴(位于面部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上,其余四指握空拳。拇指先向內垂直按壓聽會穴,再向前下方用力頂按,穴位處有酸脹感。每次按1~2分鐘,每天按2~3次。功效:有助治療耳鳴、耳聾及齒痛。
動作要領:拇指放在翳風穴(位于耳垂后,在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處)上,其余手指扶在頭側部。拇指先向內垂直按壓翳風穴,再向前上方用力頂按,穴位處有酸脹感。每次按1~2分鐘,每天按2~3次。功效:有助于治療耳鳴、頭痛。
動作要領:用食指和拇指夾緊耳廓,并向前后上下各個方向牽拉。先由耳尖處開始牽拉,從上往下,一直牽拉至耳垂處,使耳朵有被牽離頭部的感覺。每個部位牽拉10秒,重復3遍,每天做2~3次。功效:拉伸耳周的深層肌肉筋膜,使受壓的神經血管得以放松,提高聽力。
動作要領:用食指和拇指夾住耳朵對耳輪區,并用兩指指腹按揉上面的穴位反射區。先由頸椎反射區處開始按揉,從下往上,一直按揉至腰椎反射區,使對耳輪區有發熱、酸脹的感覺。每個部位按揉10秒,每次重復3~4遍,每天做2~3次。功效:改善耳部血供及脊柱疼痛。
動作要領:擦熱雙手,然后用手掌心壓緊耳廓,使其與外界隔絕。十指自然置于腦后部,將食指搭在中指上,食指用力,順勢從中指上滑落,敲擊后枕部,此時顱內鳴響如鼓。每次打擊3分鐘,敲擊過程始終保持掌心按緊耳朵,最后再用力加壓,然后迅速放手,每天做2~3次。功效:此式有助于調節耳膜內外的壓力,但中耳炎急性期不宜進行。
動作要領:左拇指放在右側的中渚穴(位于手背部,第四、五掌指關節后方凹陷中)上,左手其余四指自然握于右手掌外側。拇指先順時針按揉中渚穴,再逆時針按揉,穴位處有酸脹感。兩手交替操作,每次按1~2分鐘,每天按2~3次。功效:此式有助于治療頭痛、目赤、耳鳴、耳聾等五官病證。
動作要領:拇指放在俠溪穴(位于足背部,第四、五趾縫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上,其余四指自然握于腳背外側。拇指先順時針按揉俠溪穴,再逆時針按揉,穴位處有酸脹感。兩側交替操作,每次按1~2分鐘,每天按2~3次。功效:此式有助于治療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等。
本文摘自《老人報》2016年3月14日 第12版:運動養生《愛耳保健操 保護聽力健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