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學區化和集團化辦學?
學區化辦學:就是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對就近原則,將相同或不同學段的學校結成辦學聯合體,創新學區組織與管理形式,突破校際壁壘,促進學校縱向銜接、優勢互補,構建有利于學區教育品質整體提升、學校辦學特色積極培育的生態環境。
集團化辦學:就是在同一區縣內或跨區縣組建辦學聯合體,帶動發展相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新建學校,分享先進的辦學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課程教學、優秀的教師團隊等,增強自身造血機能,獲得更穩健的發展。
總結一下:將優質學校與自主發展能力較弱的學校,或者大型居住社區公建配套新建學校等結成辦學聯合體,通過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組織形式,形成資源共享、抱團發展、集成創新的辦學新格局,一所更比N所強!
政策解讀&發展進程
上海的學區化和集團化早在2014年已經展開了進程,到如今快要2年的時間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往后的發展將會如何?小編給大家一個發展進程看一看~2014學年開學前市教委公布了推行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三步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4學年開始:徐匯、楊浦、閘北、金山4區“先行先試”探路,一批學區、集團正式運行。 2015學年起:全市17個區縣將“全面試行”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目前,各區縣正在結合區域教育綜合改革,制定區域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 至2015年底:17個區縣將有學區和集團83個,覆蓋學校531所(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41.50%),覆蓋學生425889人(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34.60 %)。 至2017年:全市學區和集團數預計為118個,覆蓋學校717所(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56.10%),覆蓋學生585151人(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47.60%)。
各區縣的辦學進展:
普陀區—— “一環一園十街鎮”
環華師大優質教育資源圈:
華師大四附中、華外實驗、華師大附小、怒江中學、金沙江路小學、華師大附幼、長風二幼、白玉新村幼兒園、康泰幼兒園、綠地世紀城幼兒園等。
曹楊二中教育園區:
曹楊二中、二中附校、蘭田中學、梅隴中學、興隴中學、朝春中心小學、沙田學校、曹村六小、社會實踐中心、曹楊二中附屬江橋實驗中學等。
值得注意的是,和此前的一些學區集團不同,這個教育集團不僅囊括了公辦小學、初中、高中、九年一貫制學校,還包括民辦初中、公辦校外教育機構等。
教育園區將通過初高中資源共享,試點集團內部管理人員和教師校際交流,推進藝術、體育、科技特色共建,開展博雅讀書活動,試點跨學段跨學科聯合教研和師資培訓等舉措,實現園區內教育資源整體提升。
此外,據悉,曹楊、長風、長壽、甘泉、石泉、宜川、真如、桃浦、長征、萬里這十個街鎮還將陸續打造各街道鎮教育聯合體,比如:
桃浦聯合體:
桃浦中學、新楊中學、尚陽外國語學校、文達學校、金鼎學校、桃浦中心小學、恒德小學、聯建小學、美墅幼兒園、桃浦社區學校等。
浦東新區——浦東新區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具體解讀
浦東新區教育局發布消息,今年擬定的學區化辦學項目為曹路學區、唐鎮學區、張江學區、北蔡學區,暫定的集團化辦學項目為明珠小學教育集團、川沙中學教育集團、南匯一中教育集團。明年擬另行組建4個學區、3個教育集團。
1、2015年,4個學區化辦學試點項目為高東學區、金楊學區、濰坊學區、上鋼學區,3個集團化辦學試點項目為建平教育集團、洋涇教育集團、進才教育集團,項目累計參與學校共65所,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54所。
2、2016年,擬定的學區化辦學項目為曹路學區、唐鎮學區、張江學區、北蔡學區等4個,暫定的集團化辦學項目為明珠小學教育集團、川沙中學教育集團、南匯一中教育集團等3個,義務教育階段新增參與學校50所左右。
3、2017年,擬另行組建4個學區、3個教育集團,具體項目根據工作實際另定,義務教育階段新增參與學校50所左右。至2017年底,參與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義務教育學校覆蓋率達50%以上。
2016年學區化辦學名稱
牽頭學校
成員學校
曹路學區
龔路中心小學
龔路中心小學
顧路中心小學
曹路打一小學
民辦育才小學
龔路中學
顧路中學
模范中學東校
唐鎮學區
王港中學
王港中學
唐鎮中學
唐鎮小學
王港中心小學
福山唐城外國語小學
張江學區
張江實驗中學
張江實驗中學
孫橋中學
東昌南校(孫橋學區)
浦東外國語學校
民辦張江集團學校
竹園中學(張江學區)
民辦中芯學校
孫橋中心小學
張江中心小學
張江高科實驗小學
浦東二中心小學(張江校區)
北蔡學區
北蔡中學
北蔡中學
新云臺中學
綠川學校
御橋小學
蓮溪小學
育童小學
北蔡中心小學
2016年集團化辦學名稱
牽頭學校
成員學校
明珠教育集團
明珠小學
明珠小學(A區、B區、C區)
明珠森蘭小學
明珠臨港小學
高東小學
祝橋小學
川中教育集團
川沙中學
川沙中學
川沙中學南校
川沙中學北校
川沙中學華夏西校
僑光中學
五三中學
孫橋中學
南匯一中教育集團
南匯一中
南匯一中
黃路學校
坦直中學
大團初中
書院中學
新港中學
宣橋學校
三灶學校
臨港一中
南匯三中
南匯四中
注:今年上述三大教育集團的成員學校或有擴增。
浦東新區已有4個學區3個教育集團
2015年學區化辦學名稱
牽頭學校
成員學校
高東學區
高東中學
高東中學
楊園中學
楊園中心小學
高東中心小學
華高小學高行分部
民辦精忠小學
金楊學區
建平實驗小學
建平實驗小學
萬德小學
羅山小學
香山小學
進濤小學
金陸小學
金英小學
建平實驗中學
金楊中學
羅山中學
陸行中學南校
致遠中學
香山中學
濰坊學區
東昌中學南校
東昌中學南校
洋涇東校
民辦新竹園中學
民辦洋涇外國語學校
竹園小學
浦明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明珠小學
上鋼學區
上南實驗小學
上南實驗小學
德州一村小學
德州二村小學
洪山中學
歷城中學
民辦東方階梯雙語學校
民辦常青中學
2015年集團化辦學名稱
牽頭學校
成員學校
建平教育集團
建平中學
建平中學
建平中學西校
建平中學南校
建平實驗中學
建平世紀中學
建平實驗小學
建平香梅中學
浦東中學
民辦金蘋果學校
民辦建平遠翔學校
六師附小
浦東特教學校
進才教育集團
進才中學
進才中學
北蔡高中
新場中學
高東中學
進才中學北校
進才實驗中學
進才中學南校
高橋東陸中學
羅山中學
北蔡中學
進才實驗小學
海桐小學
浦東二中心
民辦進才外國語學校
洋涇教育集團
洋涇中學
洋涇中學
洋涇-菊園實驗學校
洋涇東校
洋涇南校
洋涇實驗小學
民辦洋涇外國語學校
上海市各區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名單
徐匯區
康健學區:中國中學、世外中學、康外實中、世外小學、上師大一附小、康外實小、康寧科技實驗小學、櫻花園小學。
以康健學區為例,康健地區的世外中學和世外小學同屬一個董事會管理。2013年,教育局委托這兩所學校管理新建康健外國語實驗中學和康健外國語實驗小學,兩所被托管學校借助這一優勢,承擔國際融合課程的試點,從而率先探索公辦小學國際化發展的路徑。(托管前,公辦學校紫竹園初中,近200人的招生名額往往只能招到80來個學生;由同一街道的世外中學托管之后,學校更名為康健外國語實驗中學,當年的招生數就突破了120人,而今年180人的招生數更是把所有4個班的名額占得滿滿當當。“)
華理學區:華東理工大學、華理大附中、梅園中學、華理大附小、啟新小學、上實附小。
位于凌云街道的華理附中和華理附小是九年一貫對口學校,各自借助華東理工大學資源開發了特色課程。徐匯區教育局聯合華東理工大學,共同開展了學區制建設。近日,微信公眾號“華理學區”上線,華理學區以“學在華理”為口號,力求通過三校的資源共享和交流合作,打破學段壁壘,實現共同發展。2014年11月10日,華理學區正式揭牌成立。作為學區的主持校,華東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童立賢回顧道,學區成立之初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從建章立制到規劃制定,從中小銜接到學區聯動,從依托大學到走進社區,學區在艱苦探索中開展創建。
徐匯區學區化辦學試點的規模在進一步擴大,將形成“3-2-2”學區化辦學格局。2014年成立的華理學區、康健學區、田林學區等3個學區將繼續得到深化。2015年成立2個學區,即由徐家匯街道和楓林街道組成的“徐家匯-楓林學區”,以及由天平街道和湖南街道組成的“天平-湖南學區”。至此,學區化覆蓋率達到60%。
2016年,徐匯區將會把剩余的5個街鎮全部納入到學區化辦學行列中,龍華街道和斜土街道組成“濱江學區”,長橋街道和華涇鎮組成“長橋-華涇學區”。另外,漕河涇街道將并入“康健學區”,實現學區化辦學的全覆蓋。
楊浦區
打虎山路第一小學集團:打一小學、民辦打一外國語小學、曹路打一小學、同濟小學、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實驗小學。
根據《打一教育集團三年發展規劃》,在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課程規劃與發展、學生教育活動的策劃與組織、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提升內部管理方面有詳細的規劃,如在課程上會完善打一小學的“搖籃”系列課程,將優質的課程資源向集團內各所學校進行輸出,同時進一步優化集團各成員校的校本課程,選擇其中相對成熟的校本課程進行集團內部共享。
楊浦小學集團:楊浦小學、二師附小、民辦陽浦小學、楊浦小學分校。
楊浦小學教育集團循著“名校扶弱校、名校帶新校”的思路,聯合楊浦小學、二師附小、民辦陽浦小學、楊浦小學分校等組成教育集團,構建“教育理念共識,學校管理共商,教育教學共研,辦學經驗共享”的集團風格。
控江二村小學集團:控二總校、控二分校、二聯小學、鳳城小學。
集團成立至今,總校共派出13位教師到控二分校支教,分校共派出10名教師到總校跟教。在教研共建方面,集團嘗試跨校聯組教研,圍繞項目推進、全學科有效教學專題研討,圍繞集團全面展示陽光體育、藝術教育以及集郵文化與素質教育科研成果,曾先后開展了體育教師、藝術教師、科學與技術教師、數學教師的系列大教研。
鑒于集團各成員單位原有的辦學特色在市區均有一定的影響,諸如總校的科技創新教育、分校的現代信息教育、二聯小學的美術教育、鳳城小學的集郵文化與素質教育,集團定期展示各校的辦學特色成果。集團各成員單位為各校學生搭建展示其特長發展的的平臺,提供場館課程學習的機會,如:二聯的小學的五國十校學生美術作品聯展;控二分校的校的學生電腦節;控二小學的科技節;鳳城小學的集郵文化場館小集團學生開放等活動。集團通過支部的跨校活動、工會的工作交流、主題集會觀摩、校本課程交流、集團全體教師的系列報告會等實現學校的文化交流與互滲。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集團: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長白二村小學分校、內江路第二小學、水豐路小學、水豐路小學分校。
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團利用上海理工大學的資源,發揮上理工附小的示范輻射作用,實施“名師統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策略,組建了由2所中心校、3所普通校構成的教育發展聯盟體。
楊浦區補充3個新的教育集團:
平涼路第三小學教育集團
包括:平涼路三小、杭州路一小、建設小學、平涼路四小等。
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教育集團
包括:中原路小學、市光學校、復旦科技園小學、上音實驗學校等
復旦大學附屬學校教育集團
包括:復旦二附中、育鷹學校、同濟初中、政立路二小、復旦附小等
其他區
金山區:
蒙山教育集團:由蒙山中學和朱行中學組成,實行兩校一長制,成立了蒙山教育集團管理委員會,實行統一管理。
通過合理配置集團內的教育資源,發揮集團內學校特色優勢,根據蒙山中學的體育、藝術特色,朱行中學的創造教育、創意扎染特色,開展集團特色活動,形成集團辦學特色;完善集團運作機制,探索集團內學校之間的教師流動、教學管理、教師培訓、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合作機制,逐步實現“五個統籌”,即課程計劃統籌、教研活動統籌、考試評價統籌、教師培訓統籌、文化建設統籌,努力實現集團內教育資源共享、學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學互助,著力提升集團教師隊伍素質,實現集團內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品位的提升。
閘北區:
閘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大寧、龍盛、明德三校)
為了讓大寧地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閘北區以該校為模本,進行優質教育資源的復制——一邊在公建配套的新型小區建立實驗小學龍盛校,一邊購置廠房改建成立實驗小學明德校,構成了閘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閘北實驗小學每年對口6個居委,12個小區,構成8個教學班。今年新增了13個居委、43個小區,構成了3個一年級教學班,這部分學生入讀明德校。至此,閘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一共涵蓋了19個居委和55個小區。上海市閘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將秉承“個性化教育”辦學理念,發揚“敢為改革先,勇做探路人”的辦學精神,不斷推進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目前,集團由閘北區實驗小學大寧校、龍盛校、明德校組成,實施一體化管理,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辦學理念、統一培養目標、統一課程設置、統一師資調配、統一對口升學。
黃浦區:
格致教育集團:格致中學、格致初級中學、浦光中學、應昌期圍棋學校、曹光彪小學。
成立小學教學聯合體、初中教學聯合體、高中教學聯合體,實現小、初、高中組團式發展。在格致教育集團中,最大的優勢在于形成了獨特的“格致鏈”。比如,初中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的設備、場地與師資,開展基礎性、拓展性課程;高中也將優質講座、課程、社會實踐活動向初中開放;在人才培養上,由于目標明確,更有連續性,小學的家長能了解初中的要求,而初中家長對高中的希望也比較了解。
家長關心的幾個問題:
1、你家學校會被學區化集團化嗎?
看看全市層面上的數據,到2017年,全市學區和集團數預計為118個,覆蓋學校717所(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56.10%),覆蓋學生585151人(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47.60%)。所以,你家娃的學校確實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被歸入學區化集團化辦學。
2、學區化、集團化會影響到學區房嗎?
學區化、集團化確實是會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切實影響到許多上海中小幼學生的升學戰略,但這和網上盛傳的學區房變化暫時沒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