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周五決定再新開個欄目:【人物】。
這個欄目,將會發我自己一手采訪的人物——可能是大人物,也可能是小人物,總之,都是我感興趣的人物。
也算是回味一下當年做記者的感覺。
第一期,我們來說說“二混子”這個人。
1
2017年,“亞馬遜中國”搞了一個年度頒獎典禮。
我,六神磊磊,二混子,都有幸獲得了“年度十大新銳作家”的稱號,是賈平凹老師頒的獎。
但我覺得那天給二混子印象最深的事,應該不是這個。
輪到“新銳作家”上臺領獎環節時,主持人是這么報的:
“下面我們有請獲獎作家,張瑋,王曉磊,二混子……”
這段報幕詞,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讓二混子一直耿耿于懷,不斷拿出來說:
“這種嚴肅場合,人家都是報真名,憑什么就我還是叫'二混子’?”
二混子,本名陳磊,1984年出生,江西撫州人。
成年以后,陳磊總是和別人說自己是“學渣”,但其實他小時候學習成績還挺好的——至少有一段時間里是的。
陳磊小學畢業后,考進了當時全撫州最好的中學的最拔尖的一個班級:撫州一中的“少年科學班”。這個班當初招生時給出的升學路線是: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四年后就可以考大學了。
不過,陳磊的“學霸”人設似乎到初中就劃上了一個句號。面對來自全市的最優秀同學,陳磊感覺自己好像什么優勢也沒有了:
“其實我也不算學習不努力,但漸漸就發現,自己的成績在班級里慢慢靠后了。”
讀完初二,陳磊按原先的規劃參加了中考,名落孫山,于是老老實實又去讀了初三,第二次參加中考,這次考上了,還是撫州市最好的高中。
但“二”這個字似乎就此和他結緣了。
高三參加高考,第一次又落榜了,陳磊說自己當時連二本線也沒有考到。老規矩,又復讀了一年,沒有意外,他又發揮了應有的水平:考上了西北工業大學——這是一所985&211大學。
本科畢業典禮上的陳磊
雖然失去了“學霸”的光環,但陳磊再怎么樣也不至于是個“學渣”,只是有一個問題讓一些熟悉他的人都搞不太懂:
陳磊是個聰明人,而且后來證明他是一個極其自律的人,這樣的人,為何學習成績如此不穩定?
陳磊自己也說不出啥原因,只說自己大概不是一個“考試型選手”。
但可能還是有原因的,和陳磊的興趣愛好有關。
那個年代,也沒什么豐富多彩的娛樂和誘惑,陳磊只有一個愛好:畫畫。
他從小就喜歡畫畫,自己瞎畫的那種,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來畫畫了。
3
在陳磊的記憶里,讀大學后,就再沒上過語文課,更別提歷史課了。
也難怪,他大學讀的是機械專業,是個標準的工科生。不過,這個工科生,在大學期間卻喜歡上了歷史。
喜歡歷史的原因,是因為玩游戲。上大學的時候,陳磊迷上了一款游戲,叫《盟軍敢死隊》。這款由EIDOS出品的即時策略游戲,背景是二戰。由此,陳磊對二戰產生了興趣,主動去找了一些書來看,但很快發現:要想看懂二戰,就必須要了解一戰,而要了解一戰為什么要爆發,就還看之前的歐洲史。
慢慢地,陳磊就喜歡上了看歷史書。
大學四年很快就要過去,陳磊決定要考研究生,選的是工業設計方向——他最大的愛好還是沒丟:畫畫。
整個考研的過程,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有一位比陳磊大兩級的師兄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傳授經驗,介紹導師,加油鼓勁。說起這位師兄為何對自己如此關照,陳磊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愛才。
一般人聽到陳磊說這個理由的時候都會哈哈大笑,說他“臭美”,但陳磊卻覺得自己沒有開玩笑:
“我那時候畫畫真的挺好的,師兄也很欣賞我的畫。”
陳磊從小到大沒有正經學過畫,全是靠自己臨摹和感悟。即便后來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工業設計”這個專業和傳統認知上的畫畫也是有區別的,主要是從事一些工業設計方面的繪畫。
說起這點,陳磊頗有一點得意——他崇拜的漫畫大神鳥山明,當初也專門學過工業設計。
鳥山明的作品中,到處可以看到濃濃的工業設計風,尤其是汽車。陳磊的畫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鳥山明的風格。
研究生的三年也很快過去了,陳磊踏上了工作崗位: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設計師——這回,是真正地干工業設計了。
上汽大眾給員工提供的福利待遇和條件還算不錯,陳磊當時一年也能有個20萬左右的收入,所做的工作也算是和畫畫有關,但陳磊始終覺得缺點什么。
除了上班時間之外,陳磊下班之后既不和同事們去喝酒唱歌,也沒有什么其他社交活動,就是回到自己的宿舍,埋頭干自己最喜歡干的事:畫畫。
他想畫自己喜歡的畫。
4
關于什么是“自己喜歡的畫”,陳磊也有一個摸索的過程。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陳磊畫的是各種天馬行空的漫畫,反正是自己畫著玩兒。當然也嘗試過投稿,但基本上都被退了回來。
到了2010年,陳磊忽然發現了一個新崛起的平臺:微博。他意識到一個巨大的時代變革已經到來:投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陳磊驚喜地發現,自己的作品,居然可以不用經過任何人的認可,就可以發布在自己的渠道上了。
這件事極大激勵了陳磊的創作熱情,他開始在微博上畫一些四格漫畫,主要是一些段子,時事熱點,很多時候都需要抖機靈。他還特地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二混子”。
這是陳磊為自己設計的“混子哥”形象
為什么要叫“二混子”,陳磊自己有過解釋:
“我在北方上大學期間,接觸到了北方的方言和文化,覺得有一種人很有趣,活得很灑脫,這種人叫'二混子’,我也想有這樣的生活狀態,所以就取了這樣一個筆名。”
事實上,可能各個地方對“二混子”的理解有所不同,至少在作家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中,“二混子”其實是“二流子”的意思,游手好閑,好吃懶做,偏貶義。
但陳磊這個“二混子”倒是完全和這些不沾邊,他很勤奮,也很努力,每天都會逼著自己一定要想出至少一個段子——若干年后,同樣被認為是充滿幽默感的李誕告訴羨慕他的人:
“哪有什么天生的幽默感,你至少一天至少要逼自己創作五個段子,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資格說'自己的才華已經被掏空’。”
陳磊應該會認同這個觀點,因為他自己也總結,每天逼自己想段子的那種磨練,是他今后覺得自己頗有幽默感的一大原因(另一個原因是,他說自己深受生性樂觀的媽媽的影響)。
在微博上創作的“二混子”,那時候已經有了7、8萬的粉絲了,他的四個作品漫畫也經常會得到上百乃至幾百的轉發。但做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做的事情依然不是自己內心真的想要的。
“編段子性價比很低,創作很久,但人家看了一遍就不會再想看第二遍了,也沒什么意思。我想畫一些可以留下來的作品,當時畫的東西,都留不下來的。”
什么是“可以留下來的作品”?
那段時間,陳磊接觸了一本書:柏楊的《中國人史綱》。看完這本書,陳磊感覺自己被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原來歷史可以說得那么通俗易懂!
他對東周列國那段歷史特別感興趣,而那一段歷史,柏楊也著墨頗多。在完全吃透弄懂東周列國史之后,他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想通過漫畫把這一段頗為復雜的歷史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出來,于是,就創作了一篇《假如東周列國是個班》。
《假如東周列國是個班》
陳磊把這篇作品放到了微博上,一下子就爆了:以前他最好的作品轉發數最多是600,而《假如東周列國是個班》,分四篇發的,每篇的轉發量都在3000以上。
那一年是2014年。嘗到甜頭的陳磊開始順著這個脈絡,畫秦朝,畫漢朝,這么一路推進下去。但就在這個時候,他意外得知又有一個新的內容創作平臺也不錯:微信公眾平臺。
當時陳磊的想法是:反正內容是現成的,再復制黏貼一遍到微信公眾號平臺上去就行了,于是他就開了一個叫“混子曰”的公眾號——現在回過頭來看,陳磊自己當時也未必知道,他其實趕上了微信公號的第一波紅利窗口。
很快,陳磊創作的重心就從微博轉到了微信公號,因為在微信公號平臺上,他已經擁有30萬粉絲了。
而一件更有決定性的事情也隨即到來:有人來找陳磊投廣告了。
陳磊第一次發現,自己能真正憑畫漫畫掙錢了。
5
但凡自媒體人,對自己接的第一個廣告印象都很深。
陳磊的第一個廣告客戶來自路虎,價格是3萬元——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可能和客戶是出名“錢多多”的汽車廠商有關。可以作為參照的是,當年“六神磊磊讀金庸”的第一個廣告價格是8000元——結果還沒收到(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陳磊精心創作了這個廣告,用的是他拿手的“科普”方式:用漫畫告訴讀者究竟什么是“全時四驅”,最后引出品牌廣告。
當時的這篇廣告
廣告的效果很好,其他的廣告立刻接踵而來,于是陳磊很快就要面臨那個年代兼職自媒體人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要不要全職做這件事?
那一年是2015年,是陳磊進入上汽大眾工作的第六年。他給自己算了一筆賬:他剛剛和一家媒介公司簽了一個60萬投放的年框協議,大概相當于他在大眾年薪的三倍。
他是傾向于辭職的,因為他覺得這個年框協議給他額外提供了兩年時間,而有這兩年時間,他相信自己能創造更多的可能。
當然,讓陳磊最終決定辭職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有個投資人主動上門來找他了。
這個投資人,叫張泉靈。
2015年7月,主持人張泉靈告別了她堅守了18年的央視,成為了“紫牛基金”的創始合伙人。這支基金專注于早期投資,張泉靈注意到了陳磊的“混子曰”微信公號。
關于這次投資的過程,坊間有各種傳聞,陳磊和張泉靈往往聽到后都付之一笑,不過有一件事倒確實是真的:張泉靈的“紫牛基金”投資陳磊,只花了147萬——還是和徐小平的“真格基金”一起。
若干年后,“天奇阿米巴”基金的投資合伙人魏武揮知道這個價格后,先是大為驚詫,然后是懊惱不已,因為他當時也特別欣賞“混子曰”,但沒有邁出投資的那一步。
張泉靈
盡管147萬對投資行業里的人而言絕不是什么大數字,但對當時的陳磊而言已經不少了。他很快遞交了辭呈,然后招了兩個創意文案,租了一個月租為2700元的小LOFT,開始了創業生涯。
陳磊應該說是幸運的,因為他正好趕上了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時代,也正好趕上了當時所謂的“內容創業之春”。
一般說這句話之后,會有一句轉折:“但是……”但是,陳磊的創業生涯沒有轉折,而是一路向上:微信公號越做越好,粉絲越來越多,當然,廣告也越來越多。
而且,他還迎來了另一個大好機會。
6
在微博時代,陳磊就有過一次出書的經歷。
當時,他在微博的四格漫畫有了一些小名氣,有一家出版商主動來找他出書,是一套叢書,他的作品是其中的一本。陳磊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因為這對他來說并不是件壞事。
那本書,陳磊本想取名叫《一般不扯淡》,不過出版商認為這樣的書名可能會有點問題,最后改成了《無敵冷》——其實這兩個書名,多多少少都能反映出一些陳磊漫畫的風格。
這本書賣得不算很理想,沒有加印,大概賣了一萬本左右,但這對陳磊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經歷。
有過一次出版經歷之后,陳磊對出書的態度變得很謹慎,所以即便“混子曰”大火之后,各路出版商都來洽談的時候,陳磊還是保持了冷靜。
只是諸多出版商中,有一家叫“讀客文化”的團隊特別鍥而不舍,前前后后“磨”了陳磊大概近一年的時間。2017年,經過幾輪洽談,陳磊決定讓“讀客文化”來出自己的書,定名為《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系列。
陳磊對當時洽談的一個細節印象很深:“讀客文化”團隊的一個負責人向他拍胸脯:
“混子哥,你放心,你這個系列只要面市,我覺得賣到20萬冊是有把握的。”
陳磊后來才知道,這個負責人出門后就被自己的同事埋怨了:
“大哥,你把目標說得太高了吧?萬一我們賣不到怎么辦?”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作為“半小時”系列漫畫的第一本,在2017年4月上市。截止到2021年4月,在短短四年的時間里,整個“半小時”系列漫畫的發行量,是2000萬冊。
其中,光第一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就賣掉了221萬冊。
四年2000萬冊,哪怕是放到整個中國出版界,這個數字都堪稱是一個奇跡。
很快,以“半小時”為標識的系列書籍開始出現在全中國幾乎所有城市的各類書店的書架上,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是陳磊和他的團隊寫的,是屬于其他作者和其他出版社的跟風之作。由陳磊“認證”的“半小時”系列目前一共有22冊,涵蓋科技,經濟,歷史,唐詩……其中二混子親自操刀的是“中國史”系列和“世界史”系列,其他都是由他的“混知”團隊完成的。
沒錯,當初的“混子”團隊在做大之后,改了一次名字,改成了“混知”。
一個“混”字,一個“知”字,其實基本上已經昭示了陳磊接下來想做的事:做和教育有關,尤其是和K12教育有關的事。
而他現在也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去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了。
7
陳磊當初的那個三人小團隊,早就擴建了。
目前陳磊的團隊大概80人左右,其中近三分之一是畫手,他們嚴格按照陳磊培訓的畫風進行繪畫,而主題、方向、思路、框架和邏輯,都是由一個編輯團隊共同完成的——當然,陳磊是作為主要的策劃者。
除了一些場面上的必要應酬之外,陳磊希望自己能完全不過問行政管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他對自己也有個清醒的認知:
“我其實不太適合創業,我比較喜歡自己創作。”
但作為一個創業團隊,尤其是當團隊人數接近百人規模的時候,是不可能沒有管理者的。為此,他專門招來了一個合伙人——應該說是請來的。這位合伙人,就是當年對他照顧有加的那位師兄。那位師兄本來已經在上海通用做到了部門經理的職位,但陳磊說服了他,于是,他成為了陳磊“混知”團隊的“大管家”。陳磊說這位師兄對他而言是“大哥一般的存在”,組織管理能力極強,承擔了團隊的主要管理工作。
陳磊還有幾個初始團隊的小伙伴,他認為這些小伙伴很有才華,又聰明,能很好理解自己的創作理念和方法。但是在內容創作方面,陳磊還是有自己的焦慮。有一次凌晨2點,陳磊看了一篇稿子覺得很不滿意,立刻在群里留言,要求大家明天要開會重新討論。
“其實我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焦慮,有時候覺得團隊隨時就會垮了,畢竟那么多人跟著我,我壓力很大。”
陳磊和同事在一起開會討論
但其實在公司財務上,陳磊其實完全沒有焦慮的理由。
隨著陳磊團隊的擴大以及“半小時”系列的熱銷,另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是:陳磊是不是發財了?
也是,也不是。
在2019年的作家版稅收入榜上,陳磊以1200萬元的版稅排在全中國作家的第五位,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沒有榜單公布,但陳磊的版稅收入只多不少——寫書能賺這么多錢,這是包括陳磊自己在內的很多人之前都沒想到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所有的版稅并不進陳磊自己的腰包,而是統一進公司的賬戶,哪怕《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系列完全是由陳磊獨自創作的。
“我覺得這沒什么,大家都是一個團隊的,大家都是跟你一起打拼的,你要對人家交待。”
陳磊自己現在是領工資的。最初拿到投資的時候,他給自己開的是7500元的月薪,后來覺得日子過得確實有些捉襟見肘,于是經公司董事會同意,提了自己的工資,但其實也就是和世界500強外企的中層管理人員差不多的收入。
當然,陳磊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他手里有最多的股份。“混知”團隊目前融到A+輪,估值3.8億元。也曾有身邊的朋友勸陳磊不妨放出一點手里的股份,換取一些現金,但陳磊拒絕了:
“我又不缺錢,也沒什么可以花錢的地方。”
陳磊的好友“顧爺”和“王左中右”都一致評價他:
“這個人,是我們見過的最能延遲滿足感的人。”
但事實上,陳磊只是覺得自己能從其他地方獲得滿足感而已。
8
陳磊的最大滿足感,自然是來自于畫畫。
但隨著讀者越來越多,他也會有一些其他的成就感。2019年的時候,陳磊去西安簽售,一位男讀者專門跑來感謝他,說自己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是“半小時”系列漫畫鼓舞了他,讓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那一刻,陳磊覺得自己能做的事比原先想象得還要多。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苦惱:
“按我原先的想法,'半小時’系列漫畫針對的對象應該都是年輕白領,但后來去簽售了才知道,我的最大讀者群是孩子。”
陳磊在簽售會上
不管成人還是孩子,陳磊的“半小時”系列漫畫還在繼續,而他的“K12”教育系列已經出了第一本書:《混知漫畫·小學必背詩詞》。
目前陳磊的作息時間,大概是早上9點起床,去公司,一般上午都是處理各種行政性事務,下午如果沒有特別的事,他會找一家咖啡館,呆在一個角落里開始創作,“因為在辦公室里寫不出東西。”
晚上7點半下班后,陳磊基本上都會用來陪老婆,陪孩子。當到10點孩子上床睡覺后,他會選擇看看電影,“一般喜歡看懸疑片,恐怖片,比較能釋放壓力”。
雙休日,他一般拒絕任何應酬,全都用來陪家人。
問他覺得現在自己的東西能留下來了嗎?他想了想,點了點頭。
問他還有什么心愿或理想嗎?
他說,想有了錢后,買一所大房子,帶草坪的那種。停頓了一會,他又補充了一句:
“全家人要都住在一起。”
(全文完)
最后,我很樂意為混子同學推廣一下他的代表作:
“半小時漫畫歷史系列”(共7冊,包含5冊中國史和2冊世界史)
通過漫畫手繪和爆笑段子,幫你快速理清古今中外歷史大脈絡,
從春秋戰國笑到宋元明清,從四大文明古國笑到歐洲、日本、美國。讓你在哈哈大笑中輕松讀懂歷史!
這套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瑋,以及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向榮、歐陽曉莉審校把關,是非常嚴謹的極簡中國史和極簡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