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3日,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鼻祖、電影《美麗心靈》的原型約翰·納什逝世,享年86歲。納什在事業一帆風順時罹患精神分裂癥,面對只能好轉、無法治愈的疾病,他在妻子的陪伴下不懈努力,完全通過意志力工作,最終戰勝心魔,并登上科研的巔峰。他的一生,在得與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巨星隕落
△約翰·納什夫婦生前照片
2015年5月23日,美國新澤西州高速公路上發生一宗車禍。車上一男一女兩名乘客被甩出車外,傷重不治。他們正是約翰·納什與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納什。
巨星隕落了。
約翰·納什:瘋狂的偉大
約翰·納什(1928年6月13日~2015年5月23日),經濟學家、博弈論創始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電影《美麗心靈》男主角原型。
1928年,約翰·納什出生在美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學時他的成績不好,在數學上的非常規解題方法備受老師批評,然而納什的母親對他充滿信心,后來的事實也證明,這種另辟蹊徑恰恰是納什數學才華的體現。
△童年納什
后來,納什進入卡耐基梅隆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1950年,22歲的納什博士畢業,僅僅27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也就是后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
24歲的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同事們說他:“孤僻,傲慢,無情,幽靈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隱秘世界。”
△青年時期的納什
1957年,他和自己的學生艾麗西亞結婚。就在事業愛情雙雙得意時,納什精神失常的癥狀顯露出來。他曾一身嬰兒打扮出現在新年晚會上,并對人們宣稱,他正通過手里的報紙接收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到1960年,他病情更加嚴重,目光呆滯,蓬頭垢面,長發披肩,胡子猶如叢生的雜草,在街頭上光著腳丫子晃悠。
△納什與艾麗西亞的結婚照
幾年后,納什和艾麗西亞離婚了。但艾麗西亞并沒有放棄納什,她依靠自己作為電腦程序員的微薄收入,繼續照料前夫30年多年。漫長的瘋癲歲月里,人們已經忘記納什,或者認為他已經死了。
70年代納什輾轉幾家精神病醫院,病情逐漸穩定。80年代末,納什漸漸康復,從瘋癲中蘇醒。
納什的蘇醒似乎是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納什獲得諾貝爾獎
2001年,艾麗西亞與納什復婚了。事實上,幾十年里艾麗西亞從來沒有離開過納什。這位偉大的女性用一生與命運進行博弈,終于取得了勝利。而納什,也在得與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重溫《美麗心靈》的經典臺詞
電影《美麗心靈》以約翰·納什的故事為原型,打動了無數觀眾,在2002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以下動圖來自電影《美麗心靈》
“你想想,精神分裂癥患者,是分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納什在幻覺中被“撕裂”
“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間意識到那些對你很重要的地方,人,甚至那些最珍貴的時刻,他們沒有離去,沒有消失。但,更糟糕的是,他們從沒有出現過。”
艾麗西亞:“我經常想的就是義務,或者我如果就這樣離開的負罪感。他又變成了我生命中深愛的人,他現在只是病了,我想象著他變成了我深愛的那個他,我自己也成了那個深愛著他的我。”
納什鼓起勇氣和心魔戰斗,他對揮之不去的幻象說:“你曾經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最好的朋友。”
他告別想象中的女孩:“但我不會再跟你說話了。我真的不能了,再見。”
盡管幻覺不曾放過他,但他決心用意志力拯救自己:“他們是我的過去,其實每個人都被過去所纏繞,只是我已經習慣不理會他們了。”
納什終于贏了:“你可能從夢幻中醒來的部分,不是在腦海里,而是在心上。”
“我需要證明,我們能永遠在一起,你有嗎?那我問你宇宙多大?無限大。為什么?因為所有資料都這樣顯示。那它們被證明了嗎?沒有。那為什么你還說是無限大。因為相信。是啊,我們的愛也如此。”
納什的諾獎感言:《你就是我的真理》
納什于1994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獲獎感言《You are all my reasons》,感謝他的妻子艾麗西亞。
我一直相信數字、方程式和邏輯關系。因為它們總是為我指引真理。但在追求了一生的真理之后,我問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邏輯關系?真理又是有誰來決定?對于這些問題的思索,讓我經歷了從生理上到精神上再到幻覺上的洗禮。最終,我還是回到了現實中。
我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在愛的支持下,任何邏輯關系和真理都會被發掘。今晚,我能站在這里領獎都是因為你,你不離不棄的陪伴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你就是我的真理。
“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博弈均衡”:同一時間內,每個參與人的策略是對其他參與人策略的最優反應。
以價格大戰為例:在對方不改變價格的條件下,既不能提價,否則會進一步喪失市場;也不能降價,因為會出現賠本甩賣。于是兩家公司可以改變原先的利益格局,通過談判尋求新的方案。
現今,納什均衡應用在許多領域:經濟學家用它分析人們如何做出有關金錢的決策;生物學家用它來建立假說以解釋適者生存原理和利他主義的起源;人類學家使用它來研究原始文化,說明人性的多樣化……
14年前,央視專訪約翰·納什
2002年9月,約翰·納什在北京出席世界數學家大會。大會前夕,納什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水均益的專訪。
以下為采訪實錄片段
“我們始終熱愛生活”
博弈論是一種發現,而不是發明。
水均益:您是博弈理論的專家,您能用您的話簡要談談“納什均衡理論”嗎?
納什:均衡理論是一種自然觀念,它實際上是一種發現,而不是發明。博弈理論在軍事、經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是有勝負之分的。
△記者送給納什一份禮物,中國的對弈游戲——麻將。
而博弈理論也可以應用于沒有勝負得失的情況中。也就是說,對于對峙雙方而言,一方得益并不代表另一方的損失。我的博弈理論把這種情況歸類于沒有得失的情況中,或是有任意多參加者的情況中。任何幾個人都能玩這個游戲。你想在這一定的方式中的他們的行為,都是相互獨立的,他們之間實際上不是在相互合作,不會組成隊伍,他們都是獨立在玩。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非常多,幾乎天天都有。
這不過是延遲的欣賞,就像酒越陳越香。
水均益:當您榮獲諾貝爾獎的時候,您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您馬上給艾麗西亞說了嗎?
納什:在大獎宣布的頭一天,我得知了這個消息。而艾麗西亞從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消息靈通人士那里知道得更早。
水均益:那幾乎是在您發表了您的數學論文后的40多年后。為什么人們會用這么長的時間去接受和承認您的論文的價值和美感呢?
納什:這只不過是一種延遲的欣賞,這在數學的其他領域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其實也不一定要立即欣賞,延遲一點也沒什么。有時候就像釀酒,有的酒釀出來是為了立即就品嘗,而有的酒釀出來是為了以后再喝的。我聽說中國也有上百年的皮蛋,對吧?
艾麗西亞:我從未有遺憾,一直愛他。
水均益: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究竟是什么一直在鼓勵您堅持下去,并且堅信他仍然是您很愛的人。
艾麗西亞: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有的人在婚姻中得到幸福,而有的人則不是。當你結婚的時候,不管怎樣,尤其當你還有孩子時,順其自然吧。
水均益:當你們的婚姻終止的時候,就在那樣的一個特殊的情況下,您還是依舊地去看他、照顧他、保護他,究竟是什么讓您這么做呢?
艾麗西亞:當有人需要你,需要幫助時,你就會去照顧他。
納什:電影中演的是我在從事“黎曼猜想”的研究。事實上,當時我的精神上有點毛病,我和艾麗西亞住在那一所房子里,所以我就在那里寫呀、算呀…
水均益:那是一個非常美的愛情故事,您也這么認為嗎?
納什:是的,很美。
水均益:你們倆在2001年又重新走到一起了,究竟是什么讓你們倆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艾麗西亞:我們都漸漸變老了,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像社會保險,退休補助,醫療補助什么的。如果你們沒有一個很正式的關系,要處理起來就很麻煩。再說我們本來就很親密,復婚就顯得很自然,也很實際。
水均益:您是否萌發過這樣的念頭:跟納什相愛,生活在一起,您是否感到過遺憾?
艾麗西亞:沒有。
水均益:從來沒有,是嗎?你仍然愛著他?
艾麗西亞:一向都是如此。
我們始終熱愛生活,如今惟愿和她繼續漫步人生。
水均益:70年后,當您回想起在您的生命中有艱難,有成功,您作出了很大成就,還獲得了諾貝爾獎。當您面對艾麗西亞,回想一生,您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納什: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人們想說什么都行。我已經走過了這么多年,希望和艾麗西亞一起能多過幾年好日子。我沒有什么藝術性的話要說,我只有一個簡單的祝福,祝愿每一個人都能夠活到我這么大歲數。
水均益:那您對今后還有什么大的期待嗎?或者還有什么研究計劃?
納什:我也是不清楚,我不知道干我們這行有沒有退休這一說。很多年里,我沒有工作,和退休的狀態差不多,現在我能重新作為一個數學家發揮自己的作用。我覺得能盡自己的所能去工作是件很好的事情。盡管我已經過了最好的工作年齡,我已經不再年輕,但我仍覺得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水均益:您現在和艾麗西亞過得很幸福吧。
納什:我們始終都很熱愛生活,這不是很容易。盡管遇到了很多事情,但生活仍然給我了很多歡樂的時光。
△2002年9月8日《東方時空》視頻
采訪后記:
在兩位老人不時地相互尋找的目光中,我們感受到他們共同走過的那段不同一般的生命道路,那里面包含著相互理解、相互依戀、相互扶助。
納什的命運經歷是一個無法進行“全面嚴格優勢選擇”的博弈,但是,他依然幸運,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摘到了智慧的金蘋果,感受到了人間美麗心靈。
猜你喜歡
本期監制/楊繼紅 主編/李浙 編輯/孫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