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又到了一年一度曬“成績單”的時刻了,雖說現在不再以GDP論英雄,但“去GDP指揮棒”絕不等于“不要GDP”。那么,去年我省18個省轄市的表現如何呢?昨日,省
統計局發布“2014年全省18個省轄市現價生產總值及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鄭州、洛陽、南陽的生產總值連續多年居“前三”,鶴壁的GDP增速出乎意料地跑了個第一。
發布
2014年全省18個省轄市現價生產總值及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
城市
生產總值
增速
1.鶴壁市682.20億元增長10.1%
2.濮陽市1253.61億元增長10.0%
3.濟源市480.46億元增長10.0%
4.鄭州市6782.98億元增長9.5%
5.開封市1492.06億元增長9.5%
6.許昌市2108.00億元增長9.3%
7.新鄉市1918.00億元增長9.3%
8.商丘市1697.58億元增長9.2%
9.漯河市952.28億元增長9.2%
10.周口市1992.08億元增長9.1%
11.三門峽市1240.13億元增長9.1%
12.洛陽市3284.57億元增長9.0%
13.信陽市1757.34億元增長8.9%
14.焦作市1846.32億元增長8.8%
15.安陽市1791.89億元增長8.7%
16.南陽市2676.88億元增長8.6%
17.駐馬店市1691.30億元增長8.4%
18.平頂山市1637.13億元增長8.1%
(以GDP增速排名,增速相同的,以生產總值排序)
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評價結果及排名
城市
分值
1.鄭州94.567
2.洛陽79.975
3.許昌78.853
4.南陽76.753
5.焦作76.727
6.新鄉76.251
7.周口75.071
8.漯河73.405
9.安陽72.516
10.開封72.429
11.駐馬店72.102
12.平頂山71.720
13.濮陽71.652
14.三門峽71.124
15.商丘70.487
16.濟源70.315
17.信陽70.021
18.鶴壁68.339
解讀
【關鍵詞】1正副班長
鄭州仍是龍頭,老二洛陽的GDP僅是鄭州一半
記者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的《2014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獲悉,從2010年起,鄭州的生產總值已連續五年位居第一,洛陽、南陽也多年保持第二、第三的位置。
但若以GDP增速排序,洛陽排倒數第七,南陽排倒數第三。與2013年GDP增速排倒數第二相比,洛陽這個老工業城市的轉型邁出了艱難的步伐。但由于洛陽現有產業體系存在種種問題,如傳統優勢產業增長和盈利能力雙雙下滑;戰略性
新興產業總量太小,且主要處于低端環節;生產性服務業支撐能力弱,
旅游缺乏活力;產業布局不完善等,導致它的2014年生產總值僅是鄭州的一半。
這個差距從兩市工業競爭力評價結果中也得到了印證。省社科院的《河南工業發展報告(2015)》根據規模、效率、創新、生態、信息化和結構轉換等六項指標,對18個省轄市的工業競爭力進行了排名。洛陽與鄭州相差14.592分,差距顯而易見。那么,“差”在哪里?記者發現,在工業規模、創新、信息化這三方面,鄭州拉開了與洛陽的距離。
有專家指出,無論從經濟總量、增速、工業發展水平等多方面評價,鄭州龍頭地位依然突出,單項指標尚具提升空間。
【關鍵詞】2老牌強隊
洛陽、南陽等仍是支撐河南經濟的第二梯隊無論是從國民生產總值、還是從工業競爭力對比,洛陽、南陽、許昌、焦作和新鄉等“老牌強隊”仍是支撐河南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
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認為,這些城市普遍擁有較好的經濟、工業發展基礎,經濟總規模比較大,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方面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
分析指出,洛陽的“弱項”在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慢,與其大型企業轉型升級步履維艱相關;南陽的劣勢集中體現在效率競爭力和信息化競爭力兩個方面;許昌在互聯網普及率、外貿依存度、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和產業集聚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
【關鍵詞】3閃亮新星
鶴壁GDP增速跑在了全省第一
兩張“成績單”交出之后,有兩個城市的表現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鶴壁市和周口市。
2014年,鶴壁的GDP增速跑在了全省第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排全省第7位。有專家指出,在鶴壁調研時發現,煤化一體化、食品、汽車及零部件作為鶴壁的三個主導產業,正努力向產業鏈的中高端邁進,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耦合的特色產業鏈;電子信息、金屬鎂精深加工作為兩個先導產業,鶴壁提出“以技術引領、高端突破”為重點做大做強,并提高產業層次。
而周口作為傳統農區的黃淮四市之一,被認為“近年來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亮點”。周口在生態競爭力和結構轉換競爭力兩方面居全省第1位,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同時,產業集聚度也很高,在產業承接中展示了承接中輕工業發展較快的特點。
相關鏈接
2014年,“10小龍”超出全省0.3個百分點
昨日,省統計局公布了10個省直管縣(市)的“2014成績單”,從中可以看出,“10小龍”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全省10個省直管縣(市)合計按可比價格計算的生產總值增長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鞏義生產總值第一的位置常年保持,永城奮力追隨,但差距不小。但從發展角度來說,蘭考增速最快,得益于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10個省直管縣(市)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排名
直管縣
生產總值
增速
1.蘭考縣213.95億元增長11.1%
2.長垣縣250.52億元增長10.8%
3.永城市412.29億元增長10.0%
4.鹿邑縣245.47億元增長9.9%
5.鞏義市613.56億元增長9.2%
6.固始縣255.85億元增長9.1%
7.鄧州市329.79億元增長9.0%
8.滑縣198.70億元增長8.9%
9.新蔡縣150.38億元增長8.0%
10.汝州市347.80億元增長7.1%
(以GDP增速排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