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8月13日消息 據報道,近日,全國各地悄然出現了“借錢”的新型騙術,通過發送微信語音消息向好友借錢。
目前,在武漢生活的田智(化名)就遇到了這類騙局。8月2號晚上,他收到了來自同學的微信消息,稱需要300元應急。為了取得信任,騙子還特意發了兩遍“是我本人”的語音消息。在聽到“同學”的語音后,田智正準備向對方進行轉賬,這時接到了其真正的同學的電話,才知借錢的是騙子。
隨后,他看到班級微信群,看到同學們都在討論這件事了。大家都認為是同學可能在某個平臺發送語音驗證時,信息被盜用了。
據報道,相似的騙局近期內已經在全國發生過多起,多名網友在微博上爆出了各自的遭遇。
那么,騙子是怎么得到他人的語音消息進行詐騙的呢?
大家都知道,目前微信官方發行的版本中,是不支持語音轉發的。但是,騙子在得到他人的微信語音之后,可以通過對相關語音文件進行提取,或者使用所謂的“增強版微信”,都能達到“轉發語音”的效果。
據悉,微信語音消息其實是以“AMR”格式的音頻文件存儲在指定文件夾中。當用戶找到相關文件,再通過其他設備進行播放,同時在微信上進行“說話”操作,就可以實現“語音轉發”。
此外,在不少網絡平臺上,都有銷售一種“增強版微信”,通過這可以實現直接轉發語音消息功能,并且和轉發文字信息無異。
對于此類騙局,網絡安全專家建議,最好能夠通過電話或者視頻確認。當不能馬上確定好友身份時,可以將到賬時間設置為“2小時到賬”或“24小時到賬”,以便預留處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