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61年年僅31歲的咸豐皇帝去世,由6歲的兒子同治繼位,最后實際掌權人就落到了慈禧太后。慈禧掌權之初,也是勤于朝政,慈禧雖然在治國上尤如白癡,但是在政治上卻是高手。她能平衡與駕馭四大名臣,并且能很好的運用了潘國藩的湘軍力量平了太平天國,保存了大清朝。在咸豐去世的四年后,慈禧代表的朝廷,派出曾國藩的湘軍攻占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國消亡于歷史。當時清政府還指望著湘軍攻下天京后,能在太平天國的圣庫上狠狠的撈一把金銀財寶。
說起圣庫,那得從太平天國的發家開始說。在1851年初,以洪秀全為首的六人組,開啟了反清的起義,歷經了14年,從農民起義到建立了天太天國,定都于天京(即如今的南京),后被消滅。太平天國的起義,源于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封建及無能。當鴉片戰爭失敗后,為了賠錢,清朝政府加大了對老百姓的搜刮,又有官府、土豪、惡霸不斷向百姓施壓收取,外加國外資本家的進入,使當時的百姓都快要活不下去了。在全國各地開始暴亂起義運動。
所以洪秀全在這樣的背景下,一觸即發,以神仙的名義,打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口號,團結了民農。發動了全世界最大的農民起義,一路浩浩蕩蕩所向披靡,攻城略地,積攢財富。洪秀全非常明白,打仗需要金錢,所以當時洪秀全建筑一個太平天國的國庫,命名為:圣庫。洪秀全還下旨:一切斬妖殺怪所得的財物,必須全數上繳圣庫,不得私藏,否則按叛逆罪處置。在這樣的制度下,洪秀全的圣庫一定藏著無數的金銀珠寶、價值連城的寶物、大批的財寶。對于這樣的寶庫,窮瘋了的清政府也是垂涎欲滴的。
當時帶領湘軍攻占天京的主將是曾國藩九弟曾國荃,當攻占天京后經得曾國藩的同意,打開了太平天國的圣庫。當打開之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傻眼了,龐大的圣庫里竟然空空的,一個星子都沒有。大家都在驚奇之時,曾國荃猛然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說道:這次完了,我命休矣。立刻匯報給了哥哥,曾國藩聽后也嚇了一大跳。這樣該如何上報給朝廷呢?誰會相信呢?慈禧信嗎?可能朝廷的人都會認為是湘軍私吞了這批珍寶,這可是滅門的死罪啊!
無奈之下,曾國藩權衡利弊之下,決定如實上報給慈禧,讓她慈禧來權衡判斷。慈禧接到上報之后,也是一個燙手山芋,一邊面對群臣的不相信要處死曾國藩,一邊面對曾國潘平太平天國有功,還得顧忌曾國藩在湘軍的影響力。這時真正考驗著慈禧的政治智慧,一邊力壓群臣的議論,一邊要裝著相信湘軍并犒賞。處理結果是,湘軍的犒賞封賞,全部一律打八折,一來平衡了群臣,二來也告訴湘軍朝廷對圣庫也是有看法的,三來也平衡了曾國藩有功有勞也有賞但是也有看法,這不得不佩服慈禧當時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