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當市場開始還原它最真實的機遇、收益和風險。你應該盡量去追求大概率的小成功,而不要想著'畢其功于一役'。
在周一的文章《85后看過來!兩個小測試,Get你的投資屬性!》里,我們通過兩個小測試,讓各位菜友對自己的投資智商和投資屬性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相信有些菜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啥要特別關注85后人群呢?
在進入今天的正題之前,菜導先給大家分享一些數(shù)據(jù):
建國以后,中國出現(xiàn)過兩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一次是在1962年到1970年,這一代人是60后,另一次是在1985年到1990年,這一代人就是85后。
這兩代人的年均出生人數(shù)都在2000萬以上。
而1990年之后,年均出生人口一直在1300萬到1600萬之間徘徊,再沒有出現(xiàn)過超2000萬的情況。
可以看到,85后這一代人之尬,在于前有基數(shù)龐大的老一輩需要贍養(yǎng),而后無充足的新一代為其接力。
如今,85后們都已過而立之年,作為家庭和社會的'夾心餅干',他們的中年危機感,前所未有的強烈。
01
在寫這兩篇關于85后的文章之前,菜導也做過一些小范圍的調研,發(fā)現(xiàn)很多85后工薪族手頭可用于投資的流動資金,普遍在10-20萬左右。
這個資金區(qū)間,其實也導致了85后理財?shù)挠忠淮髮擂巍?/p>
一方面,這點錢不多,但也不算少,夠得上很多理財渠道的門檻,卻又遠遠達不到'配置'這樣的層面。
另一方面,這些流動資金也會很容易因為某些決策或突發(fā)性事件而快速消耗掉。比如看中了一臺新車、投資一套新房,或是生了一場大病。
眼看著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要想讓手中的錢跑贏通貨膨脹,不被變相貶值,就只有學會理財,學會投資。
但自從理財投資進入'去剛兌'時代之后,對于投資者個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背景下,所謂理財,是在欲望無限而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根據(jù)人生階段、風險屬性、理財目標,按輕重緩急比例,對錢進行不同的打理。
比如說,對于月光階段而言,當務之急的理財目標就是擺脫月光族,努力搬磚,精打細算,存下人生第一桶金。
對于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的85后,熬過了剛工作的月光階段,生活初步穩(wěn)定下來,手頭上也攢了點閑錢。
但逐漸老去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兒女和瓶頸初現(xiàn)的職場,都開始全方位地給85后們施加壓力。
這時候,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02
過去的二十年,以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成長為背景,資本市場、實體經(jīng)濟、房地產均為投資人提供了極好的投資機會,如把握得好則回報率是非常高,且基本零風險的。
如今,盛宴已無法持續(xù),市場開始還原它最真實的機遇、收益和風險。
對于已經(jīng)被'寵壞'了的中國投資者來說,一時之間確實也難以接受這樣的變化。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如果你能盡早明確自我理財屬性的認知,并建立自己的投資理財?shù)男?套路',還是能繼續(xù)穩(wěn)健前行的。
菜導今天分享的三座金字塔,一方面是幫助大家明確投資理財?shù)奶茁罚硪环矫嬉彩敲恳晃?5后們都應該自我檢視并馬上行動起來的資產布局。
第一座金字塔,是投資目標的金字塔。
投資目標的設定也不是越高越好,巴菲特曾經(jīng)忠告過:一定要在自己理解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這一點菜導是非常認同的。投資是為了讓自己的資產更好地保值增值,而不是一場莽然的冒險游戲。
不同的理財目標決定購買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要想清楚購買理財產品是為了獲取短期高收益還是長期的穩(wěn)健回報。
對于85后們來說,投資的目標大多是為了子女教育和養(yǎng)老儲備。這就更需要匹配相對穩(wěn)妥、長期且收益還算不錯的產品。
第二座金字塔,是投資風險的金字塔。
金融市場的根本邏輯,就是伴隨著對于風險的經(jīng)營來產生收益,而個人和機構一樣,都需要在預期的收益和合適的風險之間進行權衡。
保守型的投資者,關心的更多是本金的安全;穩(wěn)健型的投資者,本金和收益都想要,而且最好別太低;激進型的投資者,一開始就做好了損失部分本金的心理準備,因為他們明白,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定概率博取更高的收益。
只不過,把時間放寬到10年左右的周期來看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投資理財是一場馬拉松,一次或幾次的沖刺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同一資產類別階段性的超額高回報,意味著后一段時間的低回報。因為任何一類資產的回報率長期而言就是一個均值。
如果過于迷戀高風險高收益的危險游戲,前期或許能賺得開開心心,但保不準后期就得還債。
第三座金字塔,是很多菜友此前肯定都有所了解的'資產配置金字塔'。
無論你是保守的投資者、穩(wěn)健的投資者還是喜歡追求刺激的投資者,在菜導看來,都應當遵照這個配置的邏輯,來分配自己的資產。
當然,根據(jù)個人偏好的不同,各自的配置比例可以進行調整。
比如對于激進的投資者來說,投資賬戶和現(xiàn)金賬戶的占比應當超過6成,才能確保獲得自己想要的收益,且能隨時保持充足的'子彈'。
投資理財沒有一招鮮。不同投資屬性的人,適合不同的理財產品。
所以運用這三座金字塔的邏輯,是在明確自己的投資屬性和偏好之后,先確定自己的目標,再適配相應的投資方式和產品,最后完成合理的資產搭配。
這個次序,輕易不要打亂。
03
最后,在這三座金字塔之外,菜導還要給85后們的一個建議是:盡量去追求大概率的小成功,而不要想著'畢其功于一役'。
對于99%的85后們來說,投資理財?shù)氖滓繕耸琴Y產的保值增值。
如果你的資產能夠跑贏通脹,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致富的這種想法,很難通過投資理財來實現(xiàn),或者說很難通過常規(guī)的投資來實現(xiàn)。
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能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突破自己的職場壁壘和能力瓶頸,才是'賺錢'的關鍵。
人過30,除了要有明確的規(guī)劃、目標和執(zhí)行,還應建立起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
我沒本事去戰(zhàn)勝市場,我也沒有可能去打聽確鑿消息。在投資理財上,我不能比專家更有優(yōu)勢,綜合來看,我自己的能耐,和其他人并沒有什么兩樣。
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才能在投資中克服貪婪和恐懼,最終贏得這場考驗定力的人生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