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國為穩定國內大米價格而限制出口的舉措影響到了其他依賴泰國米的亞洲地區。
擔心米價上漲的香港人到超市搶購大米,菲律賓的消費者則紛紛將政府補貼的定量配給米搶購一空。由于越南爆發了蟲災,泰國米因此變得炙手可熱。泰國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越南位居第二。與此同時,亞洲各國政府的稻米儲備都在不斷減少。
在泰國,雖然目前尚未出現恐慌跡象,但為了防止人們囤積大米,一些超市限制個人消費者的大米購買量。不過嚴重依賴泰國米的周邊國家已經感覺到了無米之痛。在這些國家,泰國中級米的價格已較年初漲了一倍多,并且泰國政府的一位官員最近還預測價格會繼續上漲。
從中國到印度尼西亞,食品價格上漲都導致了高通膨和通貨膨脹預期,瑞士銀行(UBS AG)將2008年印度尼西亞的通貨膨脹預期從6.3%上調至7.4%。該行的經濟學家Chiou Yi Chang周四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食品供應短缺造成的通膨壓力是導致最近通貨膨脹大幅上漲的罪魁禍首。不過,印尼首都雅加達的物價在今年早些時候發生暴漲之后,最近幾天似乎已有所回落。
過去兩周里,菲律賓國有水稻經銷商國家糧食局(National Food Authority)一直在馬尼拉總部出售有大幅補貼的大米。政府官員表示,成百上千的人過來買越南和美國大米,政府規定每人每天只限買4公斤(合8.8磅)這種低價配給米。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的稻米進口國,該國9,100萬人的用糧仰賴從越南、泰國和美國進口的大米。
馬尼拉的一位出租車司機Gaudencio Parado抱怨道,在郊區的市場里,米價已經從每公斤23比索漲到了31比索(合75美分)。
現年34歲的Parado有三個孩子。他開車到市中心買政府補貼的低價大米。他說,我們家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公斤大米只夠吃兩天,所以為了減少大米的消耗,我們還吃紅薯。
現年40歲的Elive Dagdaga說,由于米價上漲,她撫養10個孩子越來越感困難。她需要買政府補貼米,否則就得開始吃方便面了。
在香港,連鎖超市百佳(Park ‘N Shop)尚未提高米價。該超市發言人Jeremy Lau說,雖然我們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是公司將盡力穩定零售價格。
不過,周四中午還是有位男子沖進當地超市,買了兩袋泰國金鳳凰大米。這位自稱姓王的先生說,這是給老板買的,他住的地方已經沒有米賣了,所以讓王先生過來給他家買點米。在香港,泰國香米的消費量約占大米總消費量的90%。
本周早些時候,香港政府的一位官員警告公眾不要囤積大米。就連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感覺到有必要就此事發表看法。據國有媒體《中國日報》報導,溫家寶周一表示,請公眾放心,因為中國稻米供應充足。他還說,政府將保證香港和澳門有充足的大米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