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對【色是刮骨鋼刀】深有體會,一旦過度沉迷情色,就會迷失心智,以至于感嘆自己的身體被掏空了。不過,今人要比古人幸運多了,畢竟還有匯仁腎寶。
玩笑歸玩笑,問題還是非常嚴肅的。古人用“刮骨鋼刀”來形容情欲對人精神和肉體的消極影響,是十分有道理的。古往今來,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尋常百姓,凡是沾了色字,下場終究不會太樂觀。
而至于后半句【無色人斷路稀】顯然是【無色路斷人稀】的誤寫,強調的是雖然情色會消磨人的意志,但如果沒有了陰陽交合之事,就會使得人類的生息繁衍受到影響,導致人口下降,連道理都會隨之荒蕪斷絕。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乃是出自宋代的《酒色財氣歌》,原文笨作: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
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
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這首《酒色財氣歌》是宋代出現的,據說是由四位文人游玩時相互應和所作詩歌凝練而成,而四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蘇東坡、佛印、王安石和宋神宗。
關于他們四人彼此唱和的故事,我在今天的另一篇回答中已經提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之所以不再另行闡釋,主要是覺得故事應該是后人附會的,與當事人的關系并不是很大。
盡管詩歌的作者較難考證,但其中闡釋的道理卻十分有益。它以辯證的思維來告誡人們,要理性地對待酒色財氣,既不能一概棒殺,也不能沉迷不拔。
《酒色財氣詩》出現后,在后人常引用其中的某些句子。比如在清末民初的小說家、歷史學家蔡東藩所著《元史演義》中,便有“酒是穿腸毒藥,色如刮骨鋼刀,人非金石,怎禁得這般剝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