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前朋友就說到到云南就是扶貧,我理解其中含義,下定決心出資奉獻愛心,但必須有限度,帶了2000元準備做貢獻,這已經超出了我的預計范圍。出錢是小事,出去為的是玩個好心情,掃蕩好久以來的郁悶,因為早聽說云南氣候宜人,景色優美,猶如人間仙境,趁著暑假的大好時光,和一個同學相約隨散客到這個“最后的桃花源”過一把神仙癮。 一路走來對人的稱呼經常搞錯。由于是少數民族地區,走一個地方換一個稱呼,為尊重對方必須記得稱呼。在云南男孩為阿黑哥,稱呼女孩為阿詩瑪,到大理就叫阿鵬、金花,在麗江是胖金哥、胖金妹,西雙版納稱“貓的里”和“騷得利”,如此稱呼對方是肯定他和她是帥氣和美麗的。
8月1日,雨下個不停,我們查閱了昆明的天氣,一周的陣雨,后悔選擇這個時候去昆明,無奈行程已定,依然出發了。同學請朋友開車把我倆送到鄭州坐飛機坐22:40的飛機,因晚點,到了云南經了2個多小時的飛行,雙腳終于在8月2日凌晨3點踏上了昆明的土地,這里竟然沒下雨,慶幸!出站口當地的導游早已在那里等候,見了面,打過招呼,寒暄了幾句,便不由分說地把我推上了車,到賓館休息。
第二天,顧不得旅途上的顛簸,6點一早起來便又登上了旅游大巴趕赴大理。導游基本介紹了一路,佩服導游的責任心和耐心,途經蒼山洱海,洱海雖稱海,可嚴格上來講,只能算作是湖,云南人有俗諺“十八怪”:小小湖泊也叫海,指的就是這里。這是導游說的,我因勞累暈車什么也不想看。忽然聽導游說:有些人旅游沒品位: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回來問啥啥不知道。感覺像說自己,想坐好了聽和看,一陣惡心,急忙要個塑料袋嘔吐,不管你說什么,我要睡覺!累!!!汽車顛簸了1個多小時終于到了恐龍谷,世界恐龍谷景區位于“中國恐龍原鄉”云南祿豐境內,占地1 平方公里,我們觀看了世界級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各種恐龍化石,看了科幻片,好像走進恐龍王國、穿越侏羅紀世界、 解讀地球生靈的興衰演變,又像親眼目睹留存億萬年世界奇觀。緊接著又坐車3個多小時到大理古城,在車上地導又滔滔不絕的話語,向我們介紹悠久的歷史及大理“風花雪月”風景。從唐代南詔國到宋代大理國,這里都曾作為云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盛及一時。到了大理古城,,郁郁蔥蔥的樹木,到處都有古井、古石、古樹,往事悠悠,歷史好象在這里也停滯了。這里遇到了又一怪:“這邊下雨那邊嗮”,太陽出來很熱 ,幾分鐘又大雨瓢盆,氣溫驟然降低,所以人們同時穿吊帶、夾衣、羽絨衣就見怪不怪了,最好的辦法就買個披肩,穿脫方便。但進到古城卻是另一番景象,整條街都被外地商人租用賣東西,好不熱鬧,逛了一個小時,同學買了幾件衣服,我對衣服不太感興趣什么也沒買。我們還要趕往麗江,于是就被催上了車。此后便是枯燥難耐的行車,麗江雖然讓我心馳神往,但卻未料到要經歷旅途的的顛簸折磨。整個下午的行程幾乎都是在盤旋蜿蜒的山道上行駛,同游的好心人給我幾粒暈車藥,稍微好受點,好不容易到了麗江地界。由于地方的保護,昆明的方導暫時把我們交給了另一個地導:一個摩梭人,方導介紹說他姓劉,同學熱情地叫"劉導",他不太高興,說叫小劉就行。莫名其妙!“干飯”,云南叫吃飯都這樣,干完飯,這個摩梭人導游把我們帶到了別墅,實際也是當地人居住的房子,他說,當地人把麗江古城的房子都以每年幾十萬的價格租給外地商人,自己則在新城蓋了別墅,別墅也很便宜,每平米1000多,一般人都可在這人間仙境有買上這樣的房子,誰要買他會幫忙,便宜。驚呼!
第三天,到玉龍雪山。路上小劉才和我們解釋他的稱呼,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摩梭人,叫塔龍......,名字很長,我記不得。為方便起見,請高僧起名劉XX,劉導的稱呼他不愛聽,讓大家叫他塔龍或小劉都可以。小伙子幽默詼諧,也是個盡心盡責的導游,他介紹說,麗江人有一個其他地方見所未見的特性:“慢”,曾經有位法國人到麗江搞研究,住在當地人家里,他看到這家人上午8、9點起床,帶孩子出去,下午5點多慢悠慢悠回來,很是休閑,每天如此,就驚奇:“老人家,您就這樣耗費時間啊?”老人家說“人從呱呱落地開始,都奔著一個地方去,你急什么?”一語驚人,道出人生真諦。法國人從此移居麗江城,享受這份樸實和慵懶。又介紹了摩梭人是迄今為止唯一的母系社會,走婚族,男不娶女不嫁,沒有財產和經濟糾紛,男人不養自己的孩子,卻盡心盡力養著姐妹的孩子等等,塔龍作為摩梭人很自豪,至今他們還沒有進入56個民族之列,國家也特優惠他們,高考會降低30分,其他少數民族只降低15分的哦。還開玩笑說:“我們是身份證上寫的是民族:"摩梭人" ,我們是人,你們連人都不是,是族哦!”我暈!還講了好多好多。到了雪山腳下,我們每人交了50元的電瓶車和纜車的錢,上了玉龍雪山。下了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抬頭望天,高原的天空的確與我們那里有著天壤之別,那么湛藍,那么清澈,讓你覺得自己與天空是如此的接近.展示了云彩之南的秀麗景色。游覽的人排起了長龍,幸虧導游讓起得早,還能搞個特殊,不需要排隊,但能搞特殊的人也不少,在特殊隊伍還得排隊,一會又忽降大雨,塔龍告知需要租用防寒防雨的衣服,同學掏30元租了件,我則套上了自己帶的長袖衣服和褲子,基本能遮擋風雨。
“玉龍雪山天下絕”的詠吟并非言過其實,玉龍雪山的確是造物主畫就的山川杰作。它有世界北緯最南端的現代海洋性冰川,終年積雪不化的主峰由南朝北綿延30多公里,猶如一條蜿蜒騰飛的玉龍。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為三棱體,不論從什么角度看,都像一扇打開的扇面。因地勢險峻,它從來沒有被人征服過,主峰西側,連綿陡峭的山崖臥在雪原中,峰峰之間白雪皚皚,黑白交錯中突出了一幅馬鹿跌倒圖,當地人稱之為“鹿跌崖”。主峰東側,幾座高峻如削的雪峰,跌宕排列,一線傾斜,形成一道道萬丈絕壁。“鹿跌崖”與“扇子陡”的下緣,有一個三面雪峰環抱的巨大雪谷,像個“雪倉”。這里積雪經年,雪倉容積有增有減之間,唯獨無融盡之時。據說,玉龍雪山4600米以終年積雪,那里的積雪堅硬而晶瑩,自洪荒以來從無人類觸摸過,俗稱“太古雪”。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資料。
從山下乘索道來到山腰的云杉坪,人們就有一種天更高山更綠的清爽感。在這塊海拔3400米的兩平方公里的綠茵坪上,云杉環抱,郁郁蔥蔥,近在眼前的玉龍雪山熠熠生輝,置身于此,宛若進入遍地碎銀白玉的夢幻世界。遍地的花草爭奇斗艷,五彩繽紛,像仙中花園。園中綠樹婆娑,鳥語花香,園外玉屏矗立,雪山碧空一線,景致瑰麗多姿。當地人對云杉坪這個人間天堂十分向往,它是傳說中的“殉情之鄉”。舊時相愛中的納西族青年男女,若因家庭阻攔而不能締結婚姻者,便悄悄相約至此,穿上節日盛裝,撥弦歌唱,互訴衷腸,然后雙雙殉情,傳說,若就此死去,就可到達“玉龍第三國”即理想天國,找到人間得不到的幸福,現在則是重情男女許愿的地方。我即興花20元穿民族服裝照了幾張相。 隨后下來游覽了藍月谷,水在上游是白水,在下面則成了藍瑩瑩的,我們在白水河洗手三次,在藍月灣清洗了雙眼,不知道對身體好還只是一種風俗,洗完后感覺滑溜溜、清爽爽,倒很舒服。回來在海拔3100米,世界上最高的甘海子藍月谷劇場觀看了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整個演出以雪山為背景,以民俗文化為載體,有納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10個少數民族的500名普通黝黑皮膚的農民,這些非專業演員,用他們最原生的動作,最質樸的歌聲,最滾燙的汗水,與天地共舞,與自然同聲,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和感動。“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天天答應,叫地地答應......我們在這里虔誠地為你祈愿,等你再來。”
這是一場看不見任何藝術修飾的演出,決無諂媚。如同從未長過花的土地,曝露在烈日下的巖石,被流水沖刷過的河床一般裸露而直白。這里我印象最深,感受最真,也是我此行的初衷,可惜沒看開頭部分,我倆一直惋惜,直到歸來。 下午我們來到具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觀看了古城門口的石雕,大水車和玉泉河,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后垂楊柳”的詩畫圖。順水而下,城里居所和大理石一樣出租給外地商人,城里商業氣息太濃,只買了兩把犀牛角梳子,無心久留,逆水而回。但古樹、小橋、流水、人家是它的獨特之處。聽導游說大型民族舞蹈《麗水金沙》最值得一看,旅游人多門票難搞,只因塔龍關系廣、朋友多,我們走后門搞到了A座,價格180元。懷著期待急急進到演播廳。其實晚會也就是擇取其中8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現了麗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里面有納西族的棒棒會、彝族的火把節、摩梭人的走婚,還有為了追求自由愛情的殉情。看后很沮喪,大呼上當。晚會編排失去了少數民族的純樸和真實,太舞臺藝術化了,太注重技能技巧,忽略了名族風情的再現,180元花的不值得哦,建議沒必要看的。7點多出來,感覺全身困乏,回賓館休息了。出租車司機很驚奇我倆為啥不逛夜市,他說古城四方街是最繁華的地方,有小吃一條街,酒吧一條街,酒吧一條街更是車水馬龍,到了晚上11點,耳邊都是小河兩邊酒吧內外的人在對山歌,要是山歌對的好,讓胖金妹們喜歡上了,就可以“摩梭”一把的哦。顧不了那么多了,累!!睡覺!!!
8月4日,怕同行者和導游因等待延誤時間而有情緒,我倆5點20就起床,也因為今天要返回大理楚雄,路途遙遠,得搶個靠前的位置,減緩暈車。今天又換回了昆明的方導——我們的金牌導游,可以說他是個文化底蘊很厚的導游,幾個小時的路程他基本津津樂道,滔滔不絕,時不時還埋怨游客的漫不經心,也為我們無求知欲而郁悶。他介紹了云南四大家族,寸家銀飾最為有名,我們到寸家銀莊購物,因方導說窮家戴銀,富家佩玉,使用餐具卻可以清毒,故打消了給孩子買銀鐲子的想法,餐具又太貴,只好作罷。嚴家是喜洲著名的民族資本家,嚴子珍于1919年建造嚴家院,在抗日戰爭時期嚴家捐獻巨資支援國民黨打日本,解放后嚴家怕共產黨共產共妻,逃到國外,后把嚴家大院捐獻給云南政府, 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白族民居建筑之一 ,在那里我們品嘗了白族三道茶,觀看了白族的婚禮儀式。
隨后坐車到崇圣寺,又名大理三塔,樸素寧靜,背靠蒼山,面朝洱海,十九座山峰成了一個半圓形的避風港,擋住了遠處玉龍雪山凜冽的雪風,形成一個四季如春的小氣候,崇圣寺穩坐其中。遠望洱海,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看起來極為悅目。寺中三塔像三支巨筆鼎足矗立著,成為大理古城最古老的標志建筑 。對于寺廟里其他我不太感興趣,寥寥觀看就坐下歇息,等待同行者的參觀和祭拜。今日歸來,我品嘗了楚雄的火鍋燉三菌,味道還可以,賓館也是這幾天來最舒服的,但越是舒服越睡不著,奇怪!
8月5日,導游說為了讓我們能購到頭彩貨,早早出發到七彩云南,路上講解了識別翡翠的方法,介紹說七彩云南有百年老店“慶灃祥”茶莊 ,還有各類購物館:銀飾、玉器、土特產、中藥材等。在那里,商品明碼標價,貨真價實,開具發票。我們先到七彩云南翡翠店購物,里面琳瑯滿目的翡翠頗具誘惑,導游告訴我們來遲了有些柜組是擠不進去的,果然轉了不到半個小時,游客蜂擁而至,有些地方好像在搶購,我很驚奇,現在人真的富裕啊,幾千幾萬出手大方且基本毫不猶豫。此時的我還沒有購物欲,站在門口等待,深知黃金有價玉無價,既然不懂翡翠沒必要去觸碰。后經過1個多小時的行程后,就到達了啊詩瑪的故鄉__石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參觀完大石林后,導游安排我們來參觀小石林。小石林比大石林秀氣多了。而且在小石林的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石像――阿詩瑪。阿詩瑪是彝族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現在每天還有好多的人來到阿詩瑪的雕像前來參觀留影,以此來表達對美好生活,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回憶。
在下午返回昆明的路上導游表情沮喪,說自己業績在公司暫排倒數,要我們加油,導游業績不好要游客加油?第一次聽。知道玩了幾天,導游要收工資了,可這也太直白了吧。我們在反感中又回到七彩云南。品嘗了茶藝表演,為了方導我的奉獻開始了,買普洱茶,買精油,買特產,管他呢,為了挽救方導豁出去了。一天下來合算同車人購買總額達十余萬,可最終也沒買來金牌方導笑臉,估計今天他只得銀牌了。沒必要啊!方導,再黑的臉我們也不會替你清洗了,來日方長,就此拜別吧,拜拜了您吶 !
干完晚飯我們就各奔東西了。幸運的是同車的太原同鄉7人和我倆飛往西雙版納。一路感嘆云南對少數民族的開發如此之深,把一個民族的飲食、服飾、語言等文化開發成旅游產品,把民族純粹商品化運作,發展當地的經濟,有獨到之處,但游客總覺著也是最大的遺憾。福兮?禍兮?未知!
不去西雙版納云南之行對我來說就太郁悶了,只有到西雙版納才真正續寫了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夢中的云南神秘、古老、多情,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少數民族獨特的樂器、歌聲、相愛,還有那悠揚的葫蘆笙聲、糯米茶香、鳳尾竹掩映的傣家竹樓。走進版納才真正解開這個情結。
8月5日晚上坐飛機就到了西雙版納,剛下飛機熱熱的氣流撲面而來,仿佛從春走到了夏,這才意識到我們來到了熱帶地區。找到接待我們的人,又碰到另一班飛機的太原同鄉,可幸還和我們一個團,車先接他們到賓館,我倆等待,樹下蚊子真多啊,不停拍打著,直到坐進車里,到賓館又快1點了,我倆倒頭便睡。第二天(8月6日)我被一陣雞鳴豬叫聲吵醒,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生養我的山野小村。拉開窗簾:后面一片池塘,池塘上漂著幾座房子,里面估計養著各種家禽和家畜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飄過來,急忙關住窗戶,下樓吃飯,才知道我們并未住在偏僻地方,而是就在版納市區。清晨雨還下得不小,早飯就是門口的地攤飯,但吃到了真正云南過橋米線,就著咸菜饅頭和包子,很簡單,但味道很不錯。負責來接我們的地導是個矮矮胖胖、黑黑健壯的傣族姑娘,安排我們上車,繼續接人。汽車行駛在版納的大街上,我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一幢幢鱗次櫛比的傣家小樓,卻似泰國的建筑,讓人有一種走在了異國他鄉的新鮮和神秘感。干凈的街道兩旁種著椰子樹、棕櫚樹、檳榔樹(真假都有)、芭蕉樹,鳳尾竹等等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錯落有致地林立著,歡迎我們的到來。看著掛滿果子的樹木,讓人垂涎三尺,真想摘來一品為快。導游熱情、爽朗,樸實、大方、雖然不是十分的漂亮,卻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但由于昆明導游最后給我們的不良影響,我們對導游產生了一種戒備心理,在她介紹有償消費項目時,游客自然而生的反感情緒占據了上風,大家紛紛譴責云南導游的導購作風,并夾雜著對本地導游的警告,面對一路走來神似疲憊的近20位游客抗拒欺詐的口氣,“騷得利”導游并沒有生氣,略帶尷尬的臉上總是微笑著,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介紹本地的風土人情、旅游景點特色、推薦應該參加消費的活動,應答所有旅客的不同要求。(因為我們是散團,大家需求不同),我用欣賞眼光看著眼前這位姑娘,聆聽她津津樂道的介紹,心情甚好。我隨大流參加160元的“多歌*水*篝火*美食晚會”觀賞,舍棄了有償消費項目----瀾滄江漂流和‘孟巴拉娜西“晚會表演欣賞。天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大家擔心晚上篝火晚會玩不成,導游卻肯定地說晚上一定是好天氣,版納就是這樣,且常夏無冬,一雨成秋,但一年中晚上只有5天左右的雨天。白天陰晴不定,天氣預報卻從未準過,為此氣象臺局長最難當,有人開玩笑說每天的預報就是正副局長擲骰子誰贏誰說了算的。
我們來到距離景洪35公里的野象谷,又換了一個小騷得利導游,她介紹說中國的野象,目前僅存在于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之中。而西雙版納野象谷,是野象活動最為集中、頻繁的地方,但我們一般是看不到的。我們懷疑野象是否已經這里絕跡,她說絕對沒有,當地居民最痛恨野象,經常吃會吃掉他們的橡膠樹的。但我們在野象谷十有八九看不到野象,能看到它們的足跡。如果真正碰上,怕生命都會受到危險,聽這樣說,我們心里矛盾起來,還有人祈禱不要讓我遇到野象呢。但在這里我們欣賞到了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山路并不難走,因景區為游客鋪設了6里長小路。導游告誡我們不要隨便觸碰和采摘植物果實,以防不測。鉆進雨林,盡管下著雨,卻很悶熱,導游說這還是好的,如果遇上晴天有人會悶喘氣都困難。這里植物品種繁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植物的生長習性也是千奇百怪,令人大開眼界。森林中植物的生存競爭的殘酷程度并不亞于動物界。比如:弱小的植物攀緣在大樹身上,爭取到高處去接受陽光;螺旋式的植物攀附在別的樹上,吸收它的營養,直至里邊的樹被絞殺;還有的植物寄生在大樹樹干上找一個落腳點,扎根生長;有的植物將根散布出去,占領足夠大的地盤,獲取生存空間;許多植物為爭取陽光,盡量長高,根系變得寬厚露出地表支撐樹干,看起來象樹干一樣。有的植物無法爭取到陽光,練就了耐陰的本領。只要一點點光就可以生存的,千萬種植物就這樣盤根錯節在一起,可謂是優勝劣汰,我不禁感慨植物界的神秘、殘忍及安靜、和諧了。到了山頂坐索道返回,6里的索道,上上下下,好不壯觀,鳥瞰大森林,更有一番景象,穿越樹頂,不同顏色的葉子、五彩繽紛的花兒引來了色彩斑斕的蝴蝶,天逐漸放晴了,高原的太陽格外的亮,我被大自然震撼了,不由大聲呼喊,游人前后呼應,釋放了幾天來的疲憊和郁悶。快到山下,忽然發現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子,不禁垂涎三尺。我們下來便紛紛爭買了水果;菠蘿蜜、芒果、椰子、菠蘿、芭蕉等先嘗嘗鮮,新鮮的果肉味道是極好的。然后觀看了鳥語林鸚鵡的表演,大象表演、參觀了蝴蝶館。下午幾位游客到瀾滄江漂流,我們在江邊稍作停留,就例行公事一樣到翡翠店、普爾茶館購物,版納導游并不強迫我們買東西,但她說按公司規定必須到購物點呆夠時間,我們也給親人購買了些許禮物。晚上7點準時參加了篝火晚會,第一個活動;品嘗西雙版納的小吃,主要是燒烤。第二個活動是觀看民族舞蹈表演晚會,晚會現場熱鬧非凡,幽默風趣的主持、互動的游戲讓人捧腹大笑,我們也真正領略到了哈尼、布朗、基諾、拉祜、佤、傣族等少數民族的風俗和風情。最后是篝火晚會,我們和當地人一起載歌載舞,享受這民族大團結的熱鬧氣氛,好不愜意。晚會到11點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興奮情緒延續到了凌晨2點多,好開心的一天。
8月7日, 我們先來到傣家寨,這里一戶戶的鮮花、芭蕉樹、鳳尾竹盡顯傣家風情,這里沒有了游人的喧囂與繁雜,原始的傣家村寨在碧綠的田野間仿佛就這樣靜靜佇立了千百年,景色也是一年四季的青翠,一年四季的悠然和平靜,襯托著傣家人善良而甜蜜的笑容,風情畫卷,正如這里四季不變的陽光,溫柔而甜美。
到西雙版納不進傣家是很遺憾的,我們到了一個很普通的未經旅游包裝的家庭, 主婦很年輕漢話講得很流利,還特別漂亮,身材苗條。傣家的房子是木頭吊腳樓,木板樓卻四處透風,抬頭可以看到天的,難道下雨不怕漏?主婦卻說一點都不漏,這樣的樓房還能防洪呢。里邊很寬敞,沒有什么家具,屋子有火塘。但也有電視機和DVD。傣家人是熱情的,卻有著很多你所不了解的禁忌。整個屋子里不允許拍照,說怕把魂給拍走了。全家人共用一間臥室,各人的鋪位用蚊帳隔離。客人只能睡在臥室門外,頭的朝向均有講究。臥室門緊閉,不讓外人看,據說這里是傣家最神圣的地方。到傣家竹樓中做客,家樓里客廳內有三根柱子,臥室中的兩根,靠外的一根是“吉祥柱”,靠里的一根是人逝后靠在這根柱子上沐浴、穿衣和裹尸用的,稱為“升天柱”,最后的一根在火塘旁邊,是傣家的“頂天柱”。“升天柱”和“頂天柱”是絕對不許觸摸的,而屋內的火塘不能用腳跨過,不能隨意移動火塘里支鍋用的鐵三角架;還有就是未經主人允許不能看主人的臥室,否則你有可能會被留下來當三年苦工哦,若是男人看了,傣家人還可能會要求他入贅當女婿呢。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一段時間,在佛寺內學習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識。人們認為只有入寺做過和尚的人,才算有教化。因此,只有當過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歲入佛寺,三、五年后還俗。當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吹吹打打,在眾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便自豪地認為已經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能長大成材了。然后他們剃去頭發,披上袈裟,開始平靜地誦讀經書,學習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現在,因為9年義務教育,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讀完中學,大學畢業之后參加工作,然后再請一周或一個月的假,入寺學習。回家后仍然算是“康朗”,即還俗的僧人。女孩只學漢文化,不懂傣族語的,但在傣家女孩卻是家中寶,男嫁女娶,男孩都是賠錢貨哦,傣族男子嫁人時必須帶陪嫁,最少也得300棵橡膠樹,在求婚階段要為女方家做三年的苦力,種地、淘金、砍柴、運輸……,通不過考驗的就別想娶親,通過的結婚后就可以享福了,可謂完成“從奴隸到將軍”的歷程。女方就反過來從將軍變奴隸了。傣漢也通婚,傣族人看重的是漢人的聰明才智,所以戴眼鏡的漢人會受到優待,嫁過去只做3個月的苦力哦。
然后我們就到原始森林公園,先看了孔雀園,穿著盛裝的傣族姑娘一聲哨響,孔雀東南飛開始了,園內成群的孔雀展開“美麗”的尾屏向我們飛來,場面非常壯觀,但孔雀長期如此,美麗的尾屏掉了三分之二,說實話很心疼它們,但數百只孔雀也互相爭艷媲美,實在讓人感嘆。公園里還棲息著許多的動物,我們隨后又觀看了馴獸表演,黑熊、老虎、猴子等輪番上場,精彩的表演引來游客熱烈掌聲。還有獨具特色民族風情表演,參與少數民族的舞蹈活動、跳竹竿,傣族的潑水活動,體驗了滿足風情。最后我們到原始森林熱帶瀕危植物園,版納是“植物王國”,雨林里有高聳入云的望天樹,還有十多人合圍的巨大板根,有兩棵樹纏在一起的絞殺樹,還有繁衍了一百萬年的天料木......進森林并不用像探險家那樣去鉆深山老林,都有鋪設的小路,不過走竹板路還是挺費勁的, 在版納游覽,一路上都是連綿不斷的大山、森林,滿眼都是化不開的濃綠。還有就是對各種植物都有充分說明,例如金庸武俠小說里寫的見血封喉———劍毒木,絕對讓你無法相信眼前那株不起眼的小樹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而紅光樹、云南肉豆蔻、鐵力木、羯布羅香、版納青梅、婆羅雙等眾多珍貴樹種,有些竟然是侏羅紀時代的老古董呢!而老莖生花、神秘果、跳舞草和豬油瓜等等物種,俱是西雙版納的珍貴植物。看的人眼花繚亂,卻心曠神怡。
西雙版納其實是云南最富饒的地區, 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民族,其中傣族85萬, 漢族25萬,其他民族25萬。與老撾、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069公里。這里還保留著大片的熱帶原始森林,土地肥沃,奔騰洶涌的瀾滄江來到西雙版納就變得寬闊而溫和,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當年知青來到這里,燒山墾荒,種植橡膠樹,毀掉好多原始森林啊!好在橡膠樹也是大樹,沒有把山變成禿頂,如今擁有橡膠樹的多少成了財富值的標桿。也許只有專家才能點評這里的利弊得失。我對版納印象總體很好,離開它時我好想把這個美麗的人美麗的景裝進包里帶回去,版納人美景美,她是一曲山水融情、親情不斷的歌。但我覺得那里的商品不能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