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逛書店時,偶然看到了廣西師大出版社的《內證觀察筆記——真圖本中醫解剖學綱目》,看了版權頁才發現,2009年8月就已經出版發行了,只是最近逛書店較少,才看到而已。
書名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幸虧拿起來翻閱了一下,否則真會望文生義地認為是哪位中醫執刀持剪的要跟西醫比試一番解剖學呢。這是一本從中醫視角談人體奧秘的書,通過作者的內視,解說并圖示了中醫臟腑、經絡與宇宙星象進行能量、信息交流的獨特方式和通道。
作者也很有意思,署名“無名氏”,這在很多人打破頭借錢都想編本書充充門面的今天來說,算是很另類了。通電話時,作者解釋說,這樣署名,一是認為自己的確只能算是初學者,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收很多無聊的騷擾。對第一個理由,深表敬佩;第二個理由,深表理解。
讀過此書,突出感受之一是對古人言不離口的“天人合一”有了更深刻、更直觀的認識。人是自然的產物,受自然的影響與制約——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對“天人合一”的理解還停留在這樣一個不能說不正確的粗略層面上。而這本書卻用作者自身的體驗翔實地描繪出了人與自然是如何須臾不可離的。他以浩瀚宇宙為實驗室、以自身為實驗對象,用直截了當、不乏幽默的語言和圖畫,娓娓道出了他“看”到的人體奧秘。
一、對五運六氣的觀察
2008年春節,大年初一早上八時多,觀察到春天的東方之氣已經來臨,氣為綠色。較冬天時氣機要粗大得多。氣來自東方。因為當時是胃經旺相,東方春氣從胃經上的太乙穴位進入人體,太乙穴旺相。這也是我們老祖宗為什么偏偏給胃經上這個穴位起名叫太乙的原因吧。太乙者,位于東方,古代的經典認為,太乙是無上的意思。來自東方的春氣,經太乙穴的轉輸,分三個入口進入肝藏,給肝輸氣。春天肝藏值日并旺相。《黃帝內經》的規律,五千年來,仍然在繼續。春天的東方木氣較冬天時觀察到的東方木氣要粗,約為其兩倍以上。
東方春氣給肝輸氣數分鐘后,一方面東方春氣繼續輸入人體,另一方面人體的肝藏也經過太乙穴給東方木氣回傳兩道氣,這兩道氣,是人的真氣,把東方木氣夾在中間。這真是奇怪的氣交方式。
可見,宇宙給了,星宿給了,人體就會用自己的五行運化器官——五藏,去接收運化五行真氣,再衍生出新的真氣等物質,供給人體,使人的生命正常運作。當然,人的生命,既然是宇宙的精華,萬物之靈長,人也會把自己的真氣供給宇宙和星辰。
二、關于中藥的內證觀察
①自制附子湯
一患者,2008年12月,約晚上9時左右,感受風寒,頭痛,時當冬天,利用家中的現有中藥,配制下方,熬成湯劑服用。
藥方:附子3克、杜仲3克、首烏3克、花椒3粒、鮮生姜30克、朝天椒1根、紅糖少許、老豆腐20克、連花白菜葉手掌大一片。
水煎15分鐘后服下100毫升。服下后出汗休息。中藥馬上在人體中產生作用,具體觀察如下:
大腦督脈和任脈通,神庭穴位一帶,真氣跳動旺相。
接著大腦中九宮旺相。
命門產生一種特殊的旺相。觀察到左右腎上的四個穴位真氣旋轉運動。這是中藥的功勞了。
然后,有心腎交通。心藏所有的72候穴顯現,穴門打開。
患者出汗,休息一會后,風寒頭痛痊愈。在這一觀察中,發現這樣一劑簡單的中藥,竟然同時啟動了人體如此復雜的無物質器官工作,特此記錄,可見中藥的神奇。
②黃花菜
2007年9月9日,用約十根黃花菜干品熬成湯,服湯100毫升,觀察如下:
服下后,黃花菜的真氣從心藏入位,鼓動心氣旋轉數分鐘,然后,心氣下降。下降的真氣仍然為黃色之氣,可以確定是本草之氣。
真氣從心藏直接下降過了膽,然后黃氣以一個數學上拓撲式的奇特漂亮的姿態回轉向上,入膽,通膽囊及膽管,鼓蕩膽氣。
膽氣足后,一支從回轉處入人體深處,入命門。另一支,入臍上二同身寸處。入命門處深隱不見,入臍上處,向上通任脈,不下臍。
人體中的膀胱經旺相,通太陽穴。
然后,臍上的真氣固定在臍上約三同身寸任脈上,成一點,鼓蕩。
脾氣動。脾氣下降,到臍上任脈三同身寸處,兩種真氣匯合。
該處運動加劇,出現黑洞式的旋轉。
該處氣機運動一共持續了約15到20分鐘,然后,入隱形通道回歸恥骨,朝元。
三、關于西藥的內證觀察
一個成年男性患者,2007年5月12日、13日、14日共三天分三次靜脈注射青霉素。注射某醫藥集團制藥總廠生產的160萬單位注射用青霉素鈉,每次五支,共計800萬單位。第一次注射時,加了地塞米松一支,5克,每次用氯化鈉注射溶液250毫升。對地塞米松和氯化鈉注射液觀察到的情況,在此不述,我只講對青霉素的觀察。
在內證觀察中,青霉素是屬于中醫所講的純陰性物質,就是陰符。因為是靜脈注射,用的量大,所以對人體刺激也很大,特別是第一次注射,氣血運動極大。下面是第一次觀察后我寫的記錄:
第一、青霉素的陰物質是以一種純結構符號的、陰的形式在人體主要區域彌漫式分布。在涌泉、勞宮等穴位和膽、肝、心、脾等藏腑平均分布。人體中重要的藏腑和主要穴位部位幾乎都有青霉素這種陰物質平均、穩定的存在。
第二、青霉素在人體中所呈現的這種陰性的陰符結構具有穩定性特征。通常人體中具體的陰陽結構,多是以球態、氣態的方式呈現和運動的,便于人體接受和排出,而青霉素在人體中的這種結構比較穩定、劑量大的普遍存在,和一般單一中藥或者平常的普通復方中藥在人體中的表現,差異較大。
中藥是有固定運動區域和運動時間的,有準確具體的靶矢的,會循經尋找病灶所在而歸位,分布比較小。好的中藥,會順乎人體的經氣運動。而青霉素不管三七二十一,平均分布人體,對人體中普遍存在的病癥是有直接的、大面積的殺傷作用的。
以上這些都是直接從書中大段的摘錄。更多引人入勝的描述,還是自己找本書看更直接。
“不僅僅中草藥歸經,連宇宙中的星星,也是按真氣的性質歸經入位的。”作者認為,六經一是包括人體小宇宙的六經實體,主要是經絡、皮部、經筋和藏腑;二是包括與人體六經共氣的天上的星宿、空間,這個就是大宇宙中的六經了,也是六經之氣的主要來源。“六經真氣所對應的星宿,所謂天上的六經,應當看作是人體六經重要的、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為天上的星宿,特別是七政,對人體生命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大到我們現在還無法完全理解。”“所以中醫的‘六經’,是人的大宇宙與人的小宇宙天人合一的概念。一個普通的中醫大夫號脈,切的是病人的寸、關、尺,以查患者的六經氣象。而患者六經之氣的另一端,可能遠在數萬、數百萬光年之外。”作者的這個說法,也許是對五運六氣的一個最恰當的詮釋。
誠如作者自謙所言,書中的一些見解未必都對,也許更多的還是走在路上之語。但這些知識,對一個博古通今的博學之士來說,引經摘句也許不會太難,而像作者這樣,完全從自身體驗中得來或在實踐中驗證后再表達出來,這就難了——這也是我很推崇這本書的原因所在。
http://bjcwj.blog.sohu.com/14271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