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來多項研究發(fā)現強化降壓對預后有不良影響,當前高血壓降壓目標趨于寬松化,JNC8甚至建議≥60歲的一般高血壓患者收縮壓降低<150 mmHg,包括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患者在內高危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目標值均定為140/90 mmHg。
然而,由美國NIH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SPRINT研究(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結果可能要顛覆目前的高血壓指南了。
SPRINT研究卻發(fā)現,心血管病風險增加或合并慢性腎臟病的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中,與收縮壓降壓目標<140 mmHg者相比,降壓目標<120 mmHg者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大約1/3,死亡風險降低約1/4。
SPRINT研究的入選了年齡≥50歲的高血壓患者,為心血管高危患者,至少包括其中一項:除卒中外的心血管病或亞臨床疾病、慢性腎病(eGFR 20 ~ 59 ml/min/1.73m2)、弗明漢評分≥15%和年齡>75歲。不包括合并糖尿病、既往有卒中或多囊腎病史的患者。
NIH主任認為,這項研究會影響未來循證臨床指南的更新。
許多大樣本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血壓水平愈高,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危險愈大。收縮壓每升高10 ~ 12 mmHg 或舒張壓每升高 5 ~ 6 mmHg,腦卒中危險就增加 30% ~ 40%。即使非高血壓人群中,通常的血壓升高與心腦血管事件之間仍然存在著連續(xù)的相關性,而并沒有一個明顯的最低閾值。
之前強化降壓飽受詬病。比如INVEST研究(冠心病患者)、ONTARGET試驗(高危患者,主要是冠心病患者)、VALUE研究(高危患者)和TNT試驗(冠心病患者)的事后分析均支持,最適收縮壓水平在130 ~ 140 mmHg左右,進一步降低則有風險。ACCORD試驗則表明,對于高危患者,強化降壓不但不能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反而增加了嚴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圖1 INVEST、ONTARGET、VALUE研究和TNT試驗表明,最適收縮壓為130mmHg左右
但這幾項研究是事后分析,而SPRINT研究為預設樣本量的比較不同降壓目標值的隨機對照研究,究竟情況如何,還要等公布試驗結果之后才可知曉。
SPRINT研究即使公布,也并不意味著對收縮壓較高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可以毫無顧忌,也要警惕當舒張期降低超過臨界點時,心血管風險的增加。
SPRINT研究納入9300多例5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2010-2013年,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收縮壓目標值<140 mmHg,平均吃2種降壓藥,另一組收縮壓目標值<120 mmH,平均服用3種不同的降壓藥。
由于初步研究結果非常明顯,這項研究被提前終止。據悉,這一研究結果將在數月內正式發(fā)表。
來源: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Landmark NIH study shows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may save lives. September 11, 2015.
2.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2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