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面包制作——手工揉面全過程(含5款吐司配方)
bada小美頭 銜:高級廚神二級(
?)
總積分:
519加為好友 發悄悄話 日期:2009-11-26
票數 (5) 評論 (13) 點擊 (15613)
進入bada小美的個人空間查看更多網友原創DIY菜譜地區:
北京市 西城一直念叨停博期間做了無數款吐司面包,可前幾次更新連張吐司的照片都沒上,看看今天的圖片和文字就明白了吧,光整理這些我就花了不少時間,雖說都不是近期制作的,但這樣長篇大論也得費不少功夫才能完成,今天先整理出一部分,就是面包制作第一步~揉面過程,以后還有發酵、整形及烘烤篇及中種法等。
頭圖中的吐司面包分別是
第一排從左至右:洛神花蜜豆吐司、玉米鮮奶吐司、栗子吐司
第二排從左至右:鮮奶油吐司、白吐司、草莓吐司
第三排從左至右:紫薯大理石吐司、香芋小吐司、黑麥芝麻吐司
“如何揉面”問我的童鞋不是一位兩位了,說實話實在不好意思拿出來說教,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揉面的手法也很隨意,只是我平時最常用到的手法和自己總結的一些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并討論。
TIPS:
1.“泡面法”并非我個人的發明創造,我也是從慢慢和小刀那里學來了,一般我用金像面粉或是金像面粉比較大時才會用到,因為金像面粉韌性很高,直接操作相當不好揉,但靜止放置一會再操作會容易許多,如果用其他面粉的童鞋可以忽略這步,直接將除黃油的所有面團材料混合揉勻即可。
2.我用的酵母是耐高糖的高活性酵母,無需提前溶解,如果用普通的酵母建議提前用溫水溶解。至于酵母與鹽混合會造成脫水的現象我并沒見過,也沒特意嘗試過,不太了解,遵照前輩的做法每次我都是將糖、鹽先融入一部分液體中,待完全溶解在與面粉、酵母和剩余液體混合揉勻。
TIPS:
面團含水量的多少取決于面粉的吸水性和季節差異,一般手工揉面要比機器揉面多20%左右的水份,我經常看有些童鞋揉面總是一點點的加水,然后揉勻面團再一個勁的猛摔,當然我開始做面包時也是如此,可揉到最后就會發現面團越來越干,導致還沒到擴展階段呢就摔不下去了,所以我覺得初次加水量很關鍵,初次加水不能一下就加滿,但也不能少量多次的加入,首次加水大概在80%左右,然后根據面團的軟硬度來調整,我個人覺得剛開始面團要像爛泥巴一樣,但能從盆中取出就證明水量合適。只要面團一開始操作最好就不要再繼續加水或粉了,那樣面團配比會發生變化,而且完全失去操作的手感。
TIPS:
在與慢慢聊天時也談論過黃油的投入時間,大部分人習慣面團起筋或是剛開始光滑就加入黃油,起初我也是這樣做的,但加入黃油后面團到達擴展階段很容易,再到完全階段卻很難,面團筋度過高摔起來也更加困難,在聊天中聽說小刀加入黃油的時機,我也隨著改變了下,面團大概接近擴展在加效果很好,這樣會更快到達完全階段。當然如果做的是一般的甜面包,應在面團光滑后就立刻后加入黃油,畢竟甜面團不要求揉至完全階段。
因圖片量太大,這次先上5款吐司的配方,另幾款日后送上,后面的幾款吐司的做法與白吐司相似,只是用料上稍有不同,所以這里只詳細寫白吐司的制作過程,其他幾款只寫配方和制作流程。
這款白吐司是前天做的,讓我恨透了冬天揉面,面團揉了好幾個,不太成功的我都直接拿去做披薩了,冬天揉面水含量我實在是掌握不好,雖然加了240克水,但揉到后面加入黃油還是出了問題,面團太涼,本來軟化的黃油加入后卻凝固了,費了半天勁才揉勻,因為我家烤箱溫度最近偏高不太穩定,所以我是150度開烤的,結果50分鐘取出后除了頂部輕微上色外,其他部分那叫一個白啊~還好沒出現收腰現象,放回模內又繼續烤了10分鐘,結果發現在烤箱內回縮了,本來13cm的身高變成了12cm,惱火~
除了白吐司是近期剛做的,其他幾款都是休息期間完成的,共9款,除鮮奶油吐司、黑麥芝麻吐司外其他每款我都做了很多次,總共算起來也做了小20款了,但仍都稍有瑕疵,至今我還在不斷鉆研中,想做出來100%完美的吐司面包還真不是件容易事,不過我就喜歡這感覺,畢竟只有看到失敗才能進步,如果什么事都能做到完美,也沒有繼續研究的必要了,我想這也就是烘焙的魅力。
版權聲明:請尊重原創作品,轉載時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及作者信息。[
說明]
[作者:
bada小美 出處:
http://food.poco.cn/foodiaryDetail-htx-id-4041731.s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