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石油企業如何規避財務風險?

文|李軍航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改革管理部處長


1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必要性

1.1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國家財經法規及監管制度的要求

財政部2006年頒布的《企業財務通則》第十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按照風險與收益均衡、不相容職務分離等原則,控制財務風險;第六十三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財務預警機制,自行確定財務危機警戒標準。財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第三十七條規定,企業應當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明確風險預警標準。

國資委2006年發布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將財務風險確定為企業五大類風險之一。其中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應建立重大風險預警制度,對重大風險進行持續不斷地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制定應急預案,并根據情況變化調整控制措施。

以上財經法規及監管制度,均要求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企業應嚴格按照規定,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1.2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企業加強風險管理的內在需要

通常,風險被定義為“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企業內外部環境中的各種“不確定性”,直接或間接誘發企業財務風險。如:市場低迷,應收賬款升高,壞賬損失風險加大;貨幣政策緊縮,企業融資成本提高,現金流風險加大;企業資產結構不合理,儲備資金過高,流動性風險加大;資本結構不合理,容易引發償債風險,或資本成本升高風險等。

眾多的潛在風險,要求企業必須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動態監控預警各類風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損失,獲取風險收益。

2 財務指標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在企業日常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分析是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通過財務指標對比分析,評價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效率和效果,預測、評價企業面臨的各類財務風險。常用的財務分析指標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等。

2.1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即企業資金或資本的增值能力,是企業成本控制能力、營銷能力、現金收取能力等的綜合體現。盈利能力指標是反映企業價值的重要指標。良好的盈利能力,能為企業帶來充足的現金流,獲得較低的資金成本,是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表征。

盈利能力指標包括: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已占用資本回報率(ROCE)等。上市公司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標還包括: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凈資產等。

2.2 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風險主要是指企業由于營運資本不足或缺乏流動性,不能如期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是狹義的財務風險,償債能力不足,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最終導致企業破產、倒閉。21世紀初發生的三九集團3.74億元銀行貸款無力償還事件,以及上海華源集團由于資金鏈斷裂而被迫重組等事件,都是典型的企業償債能力風險案例。

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及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等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2.3 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運用各類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營運能力主要表現為企業的資產周轉速度及變現能力,反映企業資金運營、周轉情況和流動性,最終影響企業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是企業主要的財務風險因素之一。

常用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

2.4 發展能力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風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發布的《亞洲競爭力2011年度報告》顯示:亞洲企業在基礎能力和盈利能力兩個方面整體表現較好,而在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兩個方面整體表現相對較差。國務院研究中心專家隆國強曾指出:不發展是最大的風險。能否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同時又能有效規避風險,是當今企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因此,從長遠計,發展能力風險是企業包括財務管理在內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必須面對的風險。企業常用的發展能力指標有:銷售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

3 傳統財務指標風險預警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3.1 主要問題

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企業通過定期開展財務分析,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揭示、預測財務風險。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是缺乏統一、完整的指標體系。如前所述,財務分析指標種類繁多,如何取舍,往往依賴分析者個人判斷,選取不同的指標,往往會得出不同的評價結論。部分指標的計算公式、取值標準等也不盡相同。導致財務分析的人為因素較多,對財務風險的預測和評價缺乏全面性、客觀性及公允性。

如分別運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或現金比率評價企業償債能力,得出的評價結論可能會完全不同。單獨使用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評價企業的營運能力,其結果均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等。

二是缺乏充分的數據信息支持。常規的財務分析,主要是通過計算分析各項財務指標,并通過對比預算、上期、同期等口徑,得出評價結果。對比評價所參照的數據及信息,主要局限于本企業及其近期范圍之內,較少考慮宏觀環境因素及行業周期特征,對財務風險的評價缺乏客觀性及準確性。

三是缺乏動態監控預警機制。風險的動態性特征要求企業隨時跟蹤監控各類風險因素,及時預警、應對各類風險。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由于缺乏風險預警機制,對各類潛在風險的識別和應對滯后,很難做到風險管理的常態化,對提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構成制約。

3.2 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綜合運用全面風險管理、系統論、數理統計、回歸分析等理論和方法,全面梳理、分析各類財務指標的內涵及特征,合理配置財務指標,形成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科學設置指標權重,充分收集有關歷史數據信息,建立財務指標風險信息數據庫。

結合行業特征、企業發展階段、財務戰略、風險偏好等因素,確定企業風險容忍度,據此設置各項指標的風險預警值(通常稱閾值),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動態預警管理。

4 建立財務指標風險預警體系的方法

建立財務指標風險預警體系包括3個主要環節,即建立指標體系、分配指標權重和設置指標閾值。

4.1 建立指標體系

結合企業常規財務分析方法,財務指標風險預警體系總體上可由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四類指標構成。以此為框架,本著“簡單有效、把握關鍵、兼顧全面”的原則,全面梳理分析各類指標中的單項指標,統籌配置形成預警指標體系。

對償債能力指標,可從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方面進行分析配置。在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中,速動比率剔除了變現能力較弱的存貨,以及不具備償債能力的待攤費用等因素,較流動比率更能客觀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現金比率反映企業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償付的流動負債能力,更能體現企業對短期負債的償付能力。在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中,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在清算時對各類負債的償付能力。

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企業經營收益對債務利息的保障程度,不僅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同時也是企業舉債經營的重要參考依據。以上4個指標實用性較強,且基本覆蓋了企業短期、長期償債能力,可確定為企業償債能力風險指標組合。

營運能力指標可確定為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4個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可選配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已占用資本回報率等5個指標。發展能力指標可配置銷售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等4個指標。

4.2 分配指標權重

不同指標揭示的財務風險各異。根據各項指標的風險大小,合理分配權重,體現財務風險的差異化管理,為企業總體財務風險預警和評價奠定基礎。各類、各項指標的權重設置,可采取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專題討論法等方法確定。

其中,應用德爾菲法效果較好。該方法首先是確定20名以上財務風險管理專家,形成專家組。然后將以上指標體系及其相關說明、要求等文字材料,分別發送各專家,征詢各位專家對指標權重設置的意見。

回收匯總后,將匯總結果再次反饋各位專家進一步征詢意見。各位專家參照匯總結果,對其原設置意見進行適當調整。經過3~4輪的反復對比和調整,最終取得基本一致或相對接近的指標權重設置意見。通過德爾菲法,確定指標權重分配 “權重”欄目。

4.3 設置指標閾值

通過以充分的歷史數據信息為參考,研究確定指標閾值,并借助數學模型或開發利用程序軟件等進行動態計算、監控指標實際值,當指標實際值達到或超過閾值時,發出預警提示。

4.3.1 信息收集

為有效設置指標閾值,需充分收集各類指標歷史數據、相關風險案例等信息。收集范圍包括本企業和一定數量的對標企業(國內外同行業,其他行業先進企業等)。對本企業,收集指標相關所有歷史數據信息;對標企業,盡可能收集10年以上的歷史數據信息,從而建立起指標數據信息庫。

需要強調的是,各類歷史數據信息的收集應盡可能充分。特別是具有周期性特征的企業,指標信息的收集區間應至少涵蓋一個周期以上時間跨度,以利于企業針對不同的周期階段,制定相應的財務戰略及風險管理策略,設置指標閾值,提高風險預警的準確性。

4.3.2 閾值設置

全面分析研究指標歷史數據及相關風險案例等信息,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及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戰略、財務戰略等因素,確定各類指標風險的風險承受度。在此基礎上,設置指標閾值。

如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企業實施穩健的財務戰略,通過分析研究歷史數據信息,可設置速動比率指標閾值為1,以保障企業較強的短期債務償付能力;設置利息保障倍數指標閾值為2,保障企業較強的長期債務償付能力;設置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閾值為3,表明企業關注營運能力,嚴格控制壞賬風險。

5 財務指標風險預警體系的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上述體系建立方法及其指標體系為參考,通過對指標體系的本地化處理,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常態化預警管理。

5.1 體系本地化

企業可結合實際,通過分析、測試各項指標及其閾值,對指標體系進行本地化處理。建立適合本企業的財務指標風險預警體系。

5.1.1 指標本地化

結合企業行業特征及管理實際,對指標體系中的大類及單項指標進行適當調整。如:在大類指標方面,石油石化企業可根據生產企業成本風險控制的需要,在原有四類指標的基礎上,增加“成本控制風險”大類指標。“成本控制風險” 大類指標項下設置“油氣單位現金操作成本”、“煉油單位現金操作費用”、“銷售噸油現金操作費用”等單項指標;而銷售企業可根據管理需要,增加“銷售能力風險”、“控制能力風險”等大類指標。在單項指標設置方面,上市公司可在“盈利能力風險”大類指標項下,增設“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單項指標。

5.1.2 權重及閾值本地化

不同企業,以及同一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其發展戰略、財務戰略以及面臨的財務風險各不相同,指標權重及閾值的設置,應充分反映這一特征。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根據需要,通過經驗判斷、線性回歸分析等方法,全面測試、驗證各項指標權重及閾值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進而研究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及閾值,建立適合企業管理需要的風險預警體系。

5.2 建立預警機制

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建立財務風險預警信息系統,與企業ERP系統,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相關信息系統有效銜接,實時抽取相關數據,動態計算各項財務指標實際值。當指標實際值達到或超過閾值時,系統自動預警提示。財務管理者根據預警提示,深入分析預警指標的風險成因,及時研究制定風險控制策略和措施,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和監控。

例如,企業設置“資產負債率”指標閾值為60%,當某期實際“資產負債率”指標達到或超過60%時,系統自動發出預警提示。財務管理者結合企業財務戰略,制定“增加權益資本”的風險管理策略。通過直接融資等措施,優化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償債能力風險。

另外,在預警設置方面,企業可根據需要,設定單一閾值。也可劃分區間,設置兩個以上閾值,針對不同的閾值區間,分別設置“黃燈”預警或“紅燈”預警,以區別不同的預警等級。如,“資產負債率”指標可設置60%和70%,兩個閾值,當指標實際值達到60%~70%時,發出“黃燈”預警;70%以上發出“紅燈”預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企業財務安全的警告與風險防范
企業發展之危機管理
中小企業健誠股份有限公司的現金流量管理
什么是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償債能力指標?(干貨分享)
企業集團財務警告體系及其輔助警告--商業會計
企業老總如何看會計報表(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江永县| 武邑县| 海丰县| 那坡县| 连城县| 弥勒县| 阜城县| 吴忠市| 兴城市| 黔江区| 扶风县| 枞阳县| 民勤县| 济宁市| 宣化县| 怀来县| 巩留县| 桦甸市| 甘泉县| 建湖县| 兴业县| 黔南| 鄂伦春自治旗| 鸡西市| 苏尼特左旗| 南宫市| 古交市| 湖口县| 昌邑市| 岐山县| 敦煌市| 桂平市| 镇康县| 太仆寺旗| 台中县| 宜宾县| 彭山县| 长垣县| 英吉沙县|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