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不必要是一個技術專家,不必要是一個操作能手,也不必要是一個全才,但一定要是一個管理“人”的高手.要把手下人緊密團結在自己的周圍,要調動每一個人的一切積極性和創造性,要讓別人的知識、智慧為我所用,過去的資本家、現在的企業家,實際上都是充分榨取員工的剩余價值,而管理者就是要充分榨取員工的智慧;一句話,就是要充分發揮你的人格魅力。到底怎樣做好一個管理者呢?我們一起來探討:
怎樣做好一個管理者
管理者的素質涵養管理者的素質與涵養往往與他在學校中學習的內容有著密切關系,然后在進入到工作狀態后,就會將在學校期間的良好習慣自然而然的帶到工作中去,同時也會把學習的許多知識潛移默化的融入到工作中來。因此,當在工作過程中,將良好的習慣與完善過硬的知識結構以及后天的工作能力結合起來后,就會勢不可擋的派生出做管理者的素質與涵養來。而這些素質與涵養是管理者平時的高標準與嚴要求養成的非常良好的習慣,到了最后,他們的這些良好的習慣、素養也會成為管理者在實際的管理運用中最大的受益者。我所認為的則是管理者贏得響亮掌聲所獲取的必要的素養,可以從以下幾條中得到印證:多做自我批評,并要經得住批評和不公平待遇,正確對待所有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能看到后天。要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困難時,一定要正面去想問題,順利時一定要反面去考慮問題,面對解決問題時,不要死鉆牛角尖,鉆牛角尖只會損壞你個人的形象。決不能和自己管轄范圍內的異性下屬有任何不正當的男女關系,男女有外情,永遠拎不清。要能聽進和接受下屬的批評和不同意見,光說“同意'和“好'的下屬,往往不是弱智就是別有用心,全部說你好的下屬不是一個好下屬,全部說你壞的下屬不一定是一個壞下屬。
管理者的為人處世管理者的為人處世風格,也常常會影響他的管理風格,有些管理者風格是雷厲風行的,有些則是慢條斯理的;有些提倡人性化,有些主張制度化;有些管理者圓滑,有些管理者實在;有些管理者張揚,有些管理者內斂;有些管理者喜歡阿諛奉承,有些管理者喜歡實事求是等等。不論屬于哪一類,但管理者為人處世則不能丟棄心中的一把尺度與準繩——那就是喪失良知,要以大局為重。 這也說明了管理者的寬容大度與身先士足不能總是掛在嘴上,而是要付諸于行動之中。要知道,作為一名管理者,多少雙眼睛盯著你的所作所為。不能抱有絲毫的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作為管理者,作為團隊的領導就可以搞特殊化,并且有些紀律或制度偶爾犯上一兩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管理者,沖鋒在先,享受在后是理所應當的,大氣魄、大智慧才會孕育出一個受人尊敬,擁有無數掌聲與鮮花的管理者。 團結友愛,多想別人的困難,再想自己的難處,寧讓別人負我一生,決不讓我負別人一寸。 寧吃虧,敢于吃虧,但吃虧絕對不是為了以后占便宜,不打個人小算盤,盡量去為自己領導的這個集體和協助自己的同事多謀取正當的利益。做人先要舍,才能有得,要是先得后舍,有難沒人幫你忙,只有先舍后得,必然在你最困難時有人會報答你。人一定要有禮貌,見了長輩要先讓路,見了比你大的長者要主動微笑打招呼,見了同事更要點頭、禮節性目視十秒鐘,在公眾場合要絕對保持對領導的尊重,不能對領導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在公眾場合進行指責、反駁等,有事在單獨時進行溝通。
管理者的能力水平管理者在許多時候需要不斷的否定自己,需要豁達大度的態度和虛懷若谷的胸懷。但光有這些還遠遠達不到一位真正管理者的要求與標準。在現實的團隊中,需要的還是管理者的能力與水平的體現。也就是他們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翻越困難和追加個人管理魅力砝碼的能力。管理者既是一個團隊的主導者,也同時是一個徹底的執行者。而在執行過程中就需要落實到細節,這些細節的處理就會象水滴印襯出整個太陽一樣是管理者能力與水平的充分體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只獅子領著一群綿羊的團隊,是完全可以戰勝被一只綿羊領導著的一群獅子的團隊',從中說明了團隊中管理者領導力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本身能力與水平的重要性。
學會管理自己
一個管理不好自己的人,如何管理別人?一個每天上班不守時的人,下屬會守時嗎?一個書都不翻一下的人,下屬會熱愛學習、追求進步?一個上班魂不守舍的人,下屬會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工作?一個承諾經常不兌現的人,你能要求下屬以誠待人、誠信服務?
相反,一個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準時上班的上司,他的下屬很少遲到早退!一個天天學習、不斷進取的上司,他的下屬如不努力就會被淘汰!一個嚴于律已的上司,他的下屬也不敢造次!一個對客戶畢恭畢敬、真誠服務的上司,他的下屬必定會受到用戶的好評!一個管理不好自己的人,他的部門怎么管也不會有起色。
嚴于律己,是管理自己的心態人之初,性本懶,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區,是人的本性。磨滅斗志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保持最舒服、最喜歡的感覺。這種人,碰到困難,選擇退縮,而不是挑戰 ;可是,要成為成功的管理者,哪里有舒適、平坦的道路?!成功的正道是坎途!真正有智慧的人士,會選擇自己一直處于艱難、危機的狀況中,臥薪嘗膽,保持自己的意志。對自己嚴格要求,才能管理自己!管理自己,就是讓自己知難而上,熱愛挑戰!其實,大多數人都懂得正確的道理,能夠行動的只是少數。原因在于,普通人對自己不夠嚴格,只懂得率性而為,隨波逐流。記住:對自己不嚴格,社會就會對你嚴格!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已經驗證了的真理。
言出必踐,加強執行力,是管理自己的結果成功是一種習慣,誠信形成領導力!領導力來自好多方面,可是一個言而無信、信口雌黃的人,是沒有領導力的!領導和管理,都要做到令行禁止!管理自己,兌現承諾,應該是一個領導者必備的習慣!如果在下屬面前,言出必踐,那非常不容易。但是假如長期如此,必將鑄就個人的誠信,形成強大的領導力。上司注意自己的承諾,下屬如何敢信口開河說不負責任的話、做不負責任的事?
不斷學習,是管理自己的內容如何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什么事情?這個問題,要靠不斷學習去填充答案。我們不可能天生就懂得各種知識,即便你經過辛勤努力早已拿到了本科或研究生的畢業文憑,但它僅僅證明過去你的學習經歷而已,并不代表你現在說擁有的知識與水平,學歷的高低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程度的高與低,更何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之快,可以使任何最新的知識變陳舊。這就要求我們廣大管理者必須緊緊把握好時代的脈搏,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自覺接受科學文化知識和先進思想的洗禮,做一名與時俱進的學習型管理者。
比如:學習銷售技巧。我們知道,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要觀念正確、方法正確、還要比人快、比人努力,才能創造出輝煌業績。懂得這些道理和技巧不難,但是做到位,就很難。這里,就要靠管理自己,對自己嚴要求!讓自己不畏困難,不畏挑戰,充滿熱情地去做,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真正變成能力,并改變我們的人生。而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比如:學習時間管理,可以幫助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情緒管理,可以幫助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學習,讓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21世紀,競爭就是比賽誰學得更多、更好、更快!一個不斷學習的人,絕對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強的人。一個不需要別人管理的人,一定成為管理別人的人!
結合多年管理感受談幾管理人觀點
管理者的授權觀念管理者的授權觀念是企業、部門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體現在:一是管理者要充分的理解工作中授權的意義,消除認為授權是削弱自身權利,培育奪權人的思想,而應理解為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員工競爭意識,有效的調動員工認真學習,認真工作,同時授權的意義還向員工傳遞著管理者對他們的關心、信任,讓員工從心理感受自己的重要和得到的尊重、肯定,這樣無形的將推動他們努力學習,努力爭取,也是管理者對今后調整管理人員,晉升管理人員一個重要的培養過程和考核人才的試金石。二是準確掌握授權的范圍,授權的范圍大小,適度是提高管理者水平和考驗管理者水平的重要標尺,這要求管理者必須在工作中認清每一次目標的重要性,平時細微的了解、認知部屬的特點、能力。當然這也是充分考核管理者全局觀念的重要依據。
人際關系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處理是一門復雜而又奧妙的課題,這對任何管理者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一定要強調溝通和激勵,管理者在此方面必須要做好,做深。溝通、激勵是管理者走向卓越的橋梁,溝通、激勵是管理者藝術想象力、創造力的綜合體現,管理者在角色中必須清楚了解對方在想什么,想做什么,什么樣的心態,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追求的理想,而且要提前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緒、態度、語言,處理事務采取的方式,去應對。應對中一定要表現出對屬下工作的肯定與否定,這是原則性,但應對中又必須表現出成功與失敗、獎勵與懲罰、鼓勵與批評的和諧性和兩者相互的牽制性,讓人高興地接受好與壞的結果。當然目的是充分的將管理者的理念:“訴諸于法,誘之以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德服人”灌輸和深入對方的心中,從而敬重你、配合你、學習你。
管理者自身問題其實規范的管理是從管理者自身開始的,管理者存在的問題是管理中非常要命的問題,因為一個企業、一個部門的作風、意志是這個管理者充分的體現。這就要求管理者一是要認清自己的職位,角色;二是不要越級管理,不要認為自身業務水平高而指手劃腳,甚至干預部屬的工作,要做到眼不見,重效能的思路;三是要尊重、團結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不要蔑視;四是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動,去感染、激勵身邊的每一個人,要把自己看成他們中的一員,不要放松自己、認為自己就是法;五是忘掉自己是優秀,平凡的去做好每一天的事,實現從優秀轉變為卓越的飛躍;六是要善于傾聽不同的意見,敢于、勇于承認錯誤,發現錯誤,善于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和改善工作中的不足。
一個管理者需具備的四大要素
(1)積極的觀念
(2)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
(3)持續的學習力
(4)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為一位管理者,大多是企業的中層角色,是團隊中的中堅力量。管理既然管理者是主角,一般員工是配角,那么作為團隊或團隊之外與之相關的人就是所謂的“觀眾',他們就要看到管理者比別人付出更多,更賣力的去表演。并且帶領好你的團隊,使之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一定努力去完成好自己的任務目標。這樣以來,如果管理者在想贏得掌聲時,別人也不會毫不吝惜的將最響亮的掌聲送給管理者。否則,一切的辛苦與努力將會化作水中月和鏡中花。從“管理者十六條素質修養誠示'里面更能從內心深處涌出對管理的最新注解與其博大內涵的重新思考。從而不會將它簡單的看作是兩三個字而隨便說說和隨便就能夠做到這樣簡單。通過“管理者十六條素質修養'仔細深入的研讀與推敲,也使管理者能夠從高層次和深境界得到一次次心靈的洗滌。
其它注意事項
要當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同樣需要多種素質的聚合。根據美國某研究機構對全國企業成功人士的一次問卷調查統計,在個人素質一欄,人們普遍看好以下五條內容:
第一、健全的思維(CommonSense) 美國得克薩斯州一位工商界巨頭說,“成功的關鍵要素是簡單化,無論是開會還是同外界打交道,用三言兩語將一個復雜問題還原出來的能力很重要”。
第二、專業知識(KnowingOne’sField) 美國田納科董事會主席PhilipOxley把他的成功歸功于現場經驗(On-the-jobExperience),他就說自己喜歡“坐在油井口旁,觀察(bird-dogging)正在進行地震勘測員工們的工作”,這樣可以獲得生產技術的第一手資料。“如果要當好一名好經理,你必須實際懂得行業里的專業知識”。
第三、自信(Self-Reliance) 自信與其說是自我感覺怎么好,不如說要有設法使事情進入你事業軌道的進取精神,它包括耐心(willpower)和設定目標的能力。
一位財務公司老總說,我在這個領域成功的經驗是,“我不僅喜歡我的事業,而且有勇氣、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去不斷地向目標沖擊”。
第四、理解判斷能力(GeneralIntelligence) 要取得突出的成就,一個人應當具有快速理解、透徹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當然包括日常所說的智商(IQ),但還應包括豐富的詞匯、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喜歡探索的大腦加上廣泛的興趣也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第五、執行能力(AbilityToGetThingsDone) 執行能力至少包括三方面:組織能力、良好工作習慣和勤奮。 其他也有不少人選擇了“領導力、創造性、與人相處的關系、運氣”等內容,但相比之下,以上五個方面的得票率最高,看來可以列為經理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然而應該具備和實際具備之際是有距離縫隙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借用古典繪畫大師安格兒的話來說就是,“嚴格地說,希臘雕像之所以超越造化本身,只是由于它凝聚了各個局部之美,而自然本身卻很少能把這些美集大成于一體。”
在現實企業生活中,每個人的管理特長不完全一樣,有的人專業技術能力較強;有的人熱情似火,充滿自信;有的人做事情不怕費勁,能“耐煩”。這些都難能可貴,不過我倒更看好“健全的思維”和“理解判斷能力”兩條,竊以為是基礎中的基礎。
說一千道一萬,“管理的精髓不在知而在行,它的考驗不在邏輯而在于成果”(德魯克語),管理者的素質也不在書本的學習,而在于通過長期磨煉去領悟,那樣得來的素質才是真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