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總結幾個顯而易見的技巧
1色彩
—
調色是最常見的數字后期,通常也是最重要的。因為色彩不僅奠定了作品的美學基調,更是起到了烘托氛圍、表達內涵的作用。
▲俄羅斯莫斯科攝影師garmonique的攝影作品,簡潔的構圖,沉悶的色彩,充滿感性視覺的獨特魅力...
▲悉尼攝影師Daniel Shipp的“植物調查”系列就像油畫一樣,Daniel Shipp以戲劇性的畫面和凝重的色調表現與我們的現代世界共生的植物。
▲“The Nothingness of Amelie” 攝影師Sydney Sie的項目,看著這些舒適的顏色,像躺在柔軟的云里。(http://cargocollective.com/sydneysie)
▲攝影師 marilyn mugot 鏡頭下的重慶之夜,迷幻的色彩呈現出賽博朋克般的別樣氣質。(ins:mary_wolf)
▲生活在維也納的奧地利攝影師David Schermann(ins:davidschermann)。這組作品用瑰麗的異化色調講述了一個迷失在遙遠星球的孤獨宇航員的故事。
▲Hansol Choi 是一位首爾攝影師,她的后期技巧和用色,讓我們看到波普藝術的影子。(http://choihansol.com)
2減少
—
照片元素雜亂或者構圖有硬傷是常見的毛病,通過數字后期裁剪或抹去一些元素,或者將你需要的元素抽離、孤立,你將得到更簡潔、更有沖擊力的畫面。
▲波蘭攝影師Micha? Karcz(出生于1977年),恍若神跡的超現實數字影像作品《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
▲“對稱城市” 匈牙利藝術家和攝影師 Zsolt Hlinka 運用數字手段合成的布達佩斯城市建筑。(http://behance.net/hlinka)
▲“孤獨的房子” sejkko 葡萄牙(instagram:sejkko)
▲“Minimal Pure”土耳其的數字藝術家和藝術總監 Feridun Akgüng?r 創造了這個簡潔清新的系列。(http://behance.net/elmomaclroy)
3堆砌
—
多數情況下,越少越好。但堆砌元素也能創造奇跡,關鍵在于你想表達什么。
▲遠征:驚人的超現實景觀,由比利時藝術家Catherine Nelson用數以百計的照片合成。
▲當代藝術家楊泳梁,1980年出生于上海嘉定。他的作品通過攝影、多媒體視頻、裝置藝術等形式呈現,由成千上萬的城市景觀堆砌而成,對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美學的融入渾然天成,視覺效果極為震撼,更因涉及環境問題的思考而廣受關注...(http://www.yangyongliang.com)
▲“中國景觀” 系列是攝影師姚璐(1967年生于北京)的成名作,為他贏得了久負盛名的BMW巴黎攝影獎,以及PrixPictet 2009年度世界環保攝影大獎。看似賞心悅目的青山綠水,仔細觀察卻觸目驚心,這些山水畫一般的風景居然全是由建筑和生活垃圾堆組成的。
4拼貼
—
數字拼貼脫胎于傳統拼貼藝術。傳統拼貼是通過剪貼印刷品、布料等綜合材料進行創作,所以數字拼貼不追求合成效果的逼真和細膩程度,而追求一種粗糙的拼貼感,技術難度低,但要做出好作品并不容易。
▲藝術家 Eugenia Loli 的精彩拼貼藝術~(http://eugenialoli.tumblr.com)
▲英國設計師 Guy Catling 的數字拼貼作品。
▲Merve Ozaslan 的黑白老照片數字拼貼作品。(http://merveozaslan.com)
▲來自紐約設計師WITCHORIA的數字圖像作品。
▲由兩張獨立照片拼接而成的創意影像,來自攝影師Stephen McMennamy(instagram:smcmennamy)。
5異化
—
生物對異化的同類總是保有本能的排斥,人類當然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人類總能從這種排斥里得到更多東西,藝術作品常常利用人們對異化的排斥。這正是數字后期的拿手好戲,但要合成出色的效果,技術門檻卻是極高的。
▲Oleg Dou,俄羅斯攝影師。1983年生于莫斯科,2005年開始從事攝影與設計行業,被Fine art評為年度職業攝影師。他以細膩驚人的數字后期創造獨特的人像作品,簡潔、蒼白、病態的美感,視覺的力量被放大,直達內心世界…
▲極具感染力的攝影與數字后期,俄羅斯攝影師和視覺藝術家Alexei facebook.com/sovertkovphotography)
▲荷蘭藝術家 Ingrid Baars 的攝影與數字后期作品所呈現出的美學體驗令人興奮,這種驚艷與不安交織的美妙經驗,讓人欲罷不能。這些美妙而又神秘的肖像,是她一直在專研的“非洲”系列,靈感源自非洲藝術和文化,幾年來她的作品越來越趨近于完美。(http://ingridbaars.com)
▲攝影師柳迪,1985年生于陜西,200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Flóra Borsi是來自匈牙利年輕攝影師,他通過數字后期處理創作了這些驚人的作品,表現主義名畫中比例扭曲的模特變成了真人。
6雙重曝光
—
雙重曝光(Double Exposure)指在同一張底片上進行多次曝光,是膠片時代迷人的拍攝技巧。要用數字后期去模擬它是容易的,所以多重曝光效果非常泛濫,但如果用得好,的確能帶來驚人的視覺效果和表現力。
▲美國攝影師 Brandon Kidwell 的數字影像作品~
▲動物與它們的家園~ 挪威視覺藝術家 Andreas Lie 的這組雙重曝光效果影像作品美得令人感動。(http://artbylie.tumblr.com)
▲一組多重曝光效果數字影像,來自Omerika。
▲“動物家園” 這組海報作品由來自 Grabarz & Partner 廣告代理機構的設計師 Surachai Puthikulangkura 為德國 Robin Wood 環保組織設計,采用了流行的雙重曝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