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又是大白菜的天下了。
可別瞧不起大白菜哈,如今在某國可是50塊一顆呢,純屬奢侈品裊!!
上周末買了一顆大白菜,本打算做東北酸菜的,把家里的貝太一翻——
悻悻地翻過兩頁,正好瞅見辣白菜了,基本材料俺家都有,蠻好,就它了。
做辣白菜,不需要多高級復雜的配料,也不需要什么很高深的烹飪手法,只是利用咱們家里最普通的食材,和調料,然后需要一點時間來自然發酵。我覺得唯一珍貴的,也許就是腌制過程中的細心和耐心吧。每一盤好吃的辣白菜,后面一定有一雙不算柔嫩的雙手,和一顆溫暖的沉靜的心。
自制辣白菜
【主料】大白菜(去外表葉子后,凈重約1350g)
【配料一】鹽100g,白砂糖60g,辣椒粉110g,魚露15g (如果有泡菜鹽,更好)
【配料二】梨1個,蘋果1個,胡蘿卜1個,老姜1塊,蒜1頭
【做法】 步驟拍得很細,一步一步來
1.將大白菜最外層、不新鮮的葉片擇去不要。用流動的水將整棵白菜沖洗干凈,然后瀝干多余水分。
——感謝羊先生犧牲寶貴的周末休息時間,給俺當手模配合拍照。
2. 如上圖,將白菜的底部從中間破開,然后用手把白菜掰成兩半。
——之所以用手掰開,而不用刀切開,目的是使成品的葉片看起來更舒展,自然。(沒有完美強迫癥的,可以過濾掉此步驟,自由發揮)
3. 在掰開的兩半白菜根部,各切一刀,再用手撕開,分成四部分。
4. 用鹽。將白菜葉一片片掀開,均勻抹上鹽。
我這次腌完整棵白菜,用了約80g鹽,剩余的鹽留著,后面還會用到的。
——新鮮的菜葉很脆,非常容易折斷,所以動作務必輕柔一些。
5. 把抹上鹽的白菜放置在大盆里,腌制8-10小時。
白菜會漸漸變軟,并出水。只有使白菜的水分充分滲出,在下一步腌漬的過程中菜葉才能與醬料融合得更充分。
6. 完成步驟5后,將白菜滲出的水倒掉不用。
接下來,用流動的水沖洗白菜。洗完后輕輕擠出多余的水分,并靜置著瀝一瀝。
——盡量多沖洗幾遍,三四遍差不多,洗去菜葉上附著的多余鹽分,這樣菜才不會咸得打死賣鹽的。
7. 瀝白菜的時候,我們來準備配料。
胡蘿卜、梨、蘋果均去皮,用擦絲器擦成絲或末,用大碗盛裝。
——梨和蘋果是制作辣白菜的重要配料,水果可以豐富辣白菜的口感,并促進發酵。
8. 蒜和姜去皮,也擦成蒜泥姜末。
——蒜和姜是主要的調味料,不可缺少。如果喜歡韭菜蔥白的,也可以適量添加進去。
9. 將步驟7、步驟8中的配料,和辣椒粉、白砂糖、15g魚露、剩余的20g鹽混合。
10. 攪拌均勻,靜置一刻鐘左右。
——梨和蘋果會出一部分水,使各種配料融合在一起,所以不用另外添加水。
11. 將瀝干的大白菜平鋪在砧板上,用紙巾洗去葉片上殘留的水分。
——這樣做也是為了使醬料充分滲透進白菜里。要是嫌麻煩,也就算了。
12. 將白菜放置在一個大的容器內——我用的炒菜的平底鍋。鍋要洗得賊干凈哈,跟做泡菜一樣,腌菜的全程都要保證無油。
將菜葉平鋪。
13. 舀上1勺醬料,用手均勻地抹在菜葉上。
——可以帶上一次性手套,避免辣椒刺激皮膚。
14. 一層層地給菜葉涂抹上醬料。白菜的根部,質地比較厚,可以多抹一些醬料。
——完美的辣白菜,外形都很完整,所以我們的動作也要輕柔一些。
15. 待每一片菜葉都均勻地抹上醬料后,將大白菜從根部朝尾端,向內卷起。
16. 準備一個干凈、無油、可密封的保鮮盒。
將卷好的大白菜,碼入保鮮盒中。
17. 將大碗和平底鍋中剩余的醬料倒入保鮮盒中,覆蓋在白菜上。
蓋上蓋兒,室溫下放一天自然發酵,再放入冰箱冷藏,三天左右即可食用。
原方子的比例是:一顆大白菜,鹽120g,白砂糖60g,辣椒粉150g,胡蘿卜1根,蘋果1個,梨1個,韭菜1束,大蒜2頭,老姜1塊,大蔥白3根。大家根據自己口味,靈活運用哈。
書上說,在2-7度,自然發酵2-3周味道最佳。
但我等不及,四天后就打開來。上圖就是發酵四天后的照片。這時候的吃起來不是很酸,有點脆,我做了什么吃呢?下周揭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