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多次提到過,孩子越早教育越好,因為人的潛能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退化,但是有的家長對此理解比較片面,結果誤入早教的陷阱,成天讓孩子參加各類的培訓班,訓練營,益智書籍,益智玩具,益智游戲,將孩子團團包圍,讓孩子身心疲憊,這是和我們的本意背道而弛的,我們提倡的早教永遠是啟發性的,引導性的,而不是強制的,一切教育都要順從孩子的天性,順勢而為才有效果,否則會適得其反,在孩童時期我們只是要激活孩子的某些潛能,不讓其退化,并不是非要孩子立即具備和運用這些能力,過早讓孩子具備與其年齡不相稱的能力并不是好事,所謂的神童很多都是犧牲孩子童年的快樂為代價的,其實并不是孩子本身所需要的,所以,父母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思想,做父母最終希望的是孩子能幸福,其次才是所謂的出人頭地之類。
何況孩子成年之后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控制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即所謂的情商來決定,過早地開發孩子的智力,情商教育自然會減弱,因為情商教育最佳時期是童年,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足夠的愛,順孩子的天性,多陪孩子玩,如果成天只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一副虎爸虎媽的樣子,渴盼成龍成鳳的面孔,這樣,你的威嚴和期盼不只給孩子壓力,而且對孩子的情緒造成致命的損傷,這種損傷是很難在孩子成人之后得到修補恢復的,直接導致孩子未來的情商低,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弱,適應多變而復雜的社會的能力就差。
孩子早期的教育主要是情感的投入,而不是金錢的投入,千萬不要弄反了,有些家長在孩子身上是舍得花錢,認為那就是對孩子的愛,其實這種愛是不健康的,片面的,并不是孩子真心需要的,孩子需要是你投入的感情,孩童時期父母投入感情越多,孩子身上所蘊藏的能量就越多,孩子將來的爆發力就越大。因些最好最有效的家教就是多陪伴孩子,多關心孩子,多觀察孩子,多了解孩子,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掌握自己孩子的品性,能力,從而啟發,引導孩子按正確的方向發展,身心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