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這樣一位寶媽,她跟我說了一個她和自己8歲孩子的故事。這件事,作為一個同樣有孩子的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天,她跟我說她孩子的精神狀態最近不是很好,總是有些睡不好覺,這位媽媽就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她一開始覺得這個問題并沒有多大,等在醫院檢查之后,醫生告訴她說是性早熟的時候,這位媽媽才意識到孩子問題的嚴重性。
在經過醫生的再三詢問下,才發現了問題的原因。
原來,這位寶媽因為自己從小一個人睡覺,造成童年心理陰影,總是覺得自己孤單,也害怕孩子有這種孤單的心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也產生這種童年陰影,就從孩子一出生開始,一直陪伴著孩子,陪伴他入睡。
通過醫生的講解才知道,孩子在6、7歲成長的階段,就是需要自己獨立的,應該分床睡覺。但是現在,自己的孩子已經成長到8歲,再分床睡覺,已經有些晚了。
醫生這樣說之后,這位媽媽十分的困惑,如果真的到了7,8歲的年紀,還一起睡覺的話,就會造成性早熟嗎?
相信大家也會有疑問,自己和孩子一起睡覺,怎么會造成性早熟呢?
通過咨詢有關育兒專家,得到的答案是并非有一個明確的年齡界限,不是說到了6歲,或到了7歲就必須分床睡。
但是過晚的分床睡覺,確實對孩子不好,這種風險有以下三點。
1、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產生性別意識。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在學習,不斷的在認識、了解自己,這個時候,他對于性別的認知也會逐步建立,產生性別意識。而我們常說的性別意識,就是男女之間的性別區別,是一種自然條件下產生的,如果出現性格偏差,也是需要父母去引導的。
我們作為父母的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出您的孩子是不是產生性別意識了,如果您發現您的孩子已經開始逐漸產生性別意識了,那么,恭喜您,您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分床睡覺了。
比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您會發現孩子開始出現隱私意識,開始要求要自己洗澡,在上廁所時,開始不需要父母陪同,不希望父母站在邊上等等。
2、孩子開始要上學了
如果上面說的這種性別意識,您沒有發現,那么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時間點,就是孩子要步入校園,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了的時間。
因為從這一刻開始,他的年齡已經證明他有了能夠獨立的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也要開始有個人的私人空間了。他需要一個人開始上學了。我們作為父母的就要去尊重和保護孩子的這個小小的私人空間,那么,我們就要與孩子分床睡覺了。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愿意,或者不能夠獨立睡覺,那么也是需要我們寶爸寶媽去引導的,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
3、孩子產生過分的依賴性
如果在您和孩子的平時互動中,您發現您的孩子對于您,有比其他的孩子對于父母的依賴性更強的傾向,那么您也要注意了,這個時候,也是到了您跟孩子分床睡覺的時間了。
下面,我作為一名寶媽,就給大家介紹下幾種比較實用的方法,讓還在想辦法讓自己孩子能夠自己睡覺的您解決煩惱。這些辦法,讓孩子可以變得更加獨立。
1、 在孩子不愿意獨立睡覺時,家長哄孩子入睡。
在孩子剛開始獨自睡覺的時候,他會產生焦慮感,會產生不安定的感覺,這個時候,就需要您以講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入睡。給孩子多買些書,在與孩子一起閱讀增大孩子的視野的同時,更好的培養您與孩子的感情。等孩子睡著了,您再回您的屋子睡覺。
2、 引導孩子獨立意識
培養孩子獨立睡覺,需要逐步引導,因為一下子與父母分開睡覺,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感,更不想去獨立,不愿意自己睡覺。這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大家可以采用先分床,讓孩子睡旁邊,再分房睡覺的方法。
3、不要'因私廢公,前功盡棄'
要想培養孩子更好的獨立,其實并不容易,這是一個相對辛苦的過程,這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要知道和明確的,萬萬不能'因私廢公',因為心疼孩子而放棄讓孩子自己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