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海爾為什么越來越沒有存在感?

曾幾何時,只要一說起家電,國人首先想到的形象就是“海爾兄弟”的廣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海爾品牌的聲勢和存在感,已經越來越被美的、格力等同行所蓋過,現在甚至連海爾的廣告都很少見到了。我們不禁要問,海爾到底怎么了?

海爾并不成功的“人單合一”轉型

在璽哥印象中,海爾最早出名于張瑞敏在創業初期,一把鐵錘砸爛幾十臺質量不合格的冰箱,塑造了“質量第一”的形象。后得益于國內家電市場的爆炸式增長,海爾抓住時機快速發展,成了當時國內市場最有影響力的白電品牌。

但是,隨著家電市場的發展,格力、美的等同行的迅速崛起,給海爾造成了巨大壓力。在競爭對手的壓力之下,張瑞敏開始了帶領海爾進行“互聯網轉型”。現在來看,海爾的轉型并不成功。

撇開智能制造4.0、平臺化等純概念式的宣傳,海爾這些年在轉型方面真正做的事情,就是“小微化”、以及“人單合一”。

所謂小微化,就是把企業從生產、研發到財務、行政各部門,統統打散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核算單位,每一個單位都以“交易”的方式與公司其他部分發生關系。張瑞敏此舉的目的,是想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刺激所有人的積極性,提升整體效率。

而人單合一,從概念上說就是把每個員工的利益,與業務實際產生的效益、而不是所做的事情聯系在一起。這個政策的目標是克服“過度分工”導致的各自為政和官僚化,并提升員工創造力、積極性。

理想很美好,但效果卻并不好看。小微化在實際運作中,將員工、部門、企業間的關系變成了由考核指標主導的“利益關系”。部門間做事不再是從公司整體效益出發,而是從各自小單位的利益出發來做打算。具體表現為大家把大量時間精力放在“做數字”上,而且互相之間斤斤計較數字的算法和“解釋”。同時,部門間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對立,在配合工作中不再把做成一件事為目標,而是把如何避開難題、讓自己工作好做為第一考量。

而“人單合一”的概念說起來很高大上,但落實到日常運營中,卻變成了用層層考核、嚴苛的指標體系。大量員工的實際感受是,整天為“數字”而忙碌,實際的工作卻沒做多少,考核與匯報浪費了大量精力,拿到手的收入卻并不讓人滿意。企業文化、企業形象在這些內耗中,也受到了極大傷害。

試問,海爾的平臺化轉型究竟發掘、培育了幾個業界聞名的產品、品牌?璽哥記憶中大概就數“雷神”比較有名一點,不過也偏小眾。其他,海爾的平臺化戰略成績還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產品?當然,為海爾營收貢獻了不少的“物流”并不能算,因為那個可以算是一個附加產物,并不能算是“創新”的產物。

事實證明,經過這么多年的運轉,海爾的“小微化”、以及“人單合一”只是在局部起到了一些作用,提升了用戶的積極性,激活了員工的創造力。員工的整體積極性并沒有得到實質提升,企業整體創新能力并沒有被激活。

海爾缺乏核心技術

據海爾集團上周發布的2018年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2661億元,同比增長10%。

海爾這個成績看似還不錯,但與同行對手們比較就相形見拙了。從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海爾集團的營收僅有美的集團的60%左右,凈利潤甚至只有美的、格力等對手的40%不到。海爾給人的感覺就是“老了”。

造成海爾沒落的原因,璽哥認為除了在經營轉型上的不成功外,更重要的問題是缺乏核心技術。在目前的家電市場上,只要提起空調,人們首先就會想起格力的“掌握核心科技”。說起電視,人們會想起海信的4K顯示技術。與它們相比,海爾雖然在本世紀初已經在規模上成為國內家電業的巨頭,但卻沒有在哪一個品類上形成難以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其原因就在于海爾缺乏真正的核心技術。在璽哥看來,海爾之所以會形成這個現狀,根源就是企業過于注重外延擴張,而缺乏靜下心來投入核心技術的定力。

上世紀末,海爾制定了要實現“海外建廠銷售占3分之一、國內生產海外銷售占3分之一、國內生產國內銷售占3分之一”的“3個3分之一”國際化戰略,并依此開始了大規模海外擴張,同時在國內市場也進行了品類上的延展。

“3個3分之一”國際化戰略的實施,提升了海爾的國際聲譽,擴大了海爾的產品類別,這對海爾來說無疑是好事。

但從實際運營效果來看,海外的大規模擴張雖然給海爾帶來了一定的國際“聲譽”,但卻拖累了公司盈利能力。海爾1999年開始建設的美國工業區,在長達近9年的時間里持續虧損。在海外業務的拖累下,到2006年,海爾總的凈利潤比2001年下降了一半。而從產品線方面來看,龐雜的品類讓海爾無法在任何一個單一品種上集中力量,研發生產資源的分攤讓海爾的產品看似品類齊全,但卻都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

2018年,競爭對手格力集團90%以上的營收來自于空調,美的則有48%以上的營收來自空調,資源的集中配置讓這兩家企業在空調領域里游刃有余,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反觀海爾,企業營收中只有不到22%的收入來自于空調,資源配置的分散,直接造成了海爾空調產品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這一態勢也充分表現在市場份額上:據中怡康時代公布的《2018家用空調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海爾空調的線下零售份額不到美的品牌的一半,連格力的3分之一都沒有(格力、美的、海爾分別為37.6%、24.5%和11.5%)。

過于注重外延擴張、資源配置分散、對技術研發的重視不足,都導致海爾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與競爭對手漸漸拉開距離,也使得海爾的市場話語權加速流失。

格力、美的等競爭對手一直在快速成長

這些年來,海爾忙于“概念創新”、企業內部陷入小微化帶來的內耗,而外部則受困于過于漫長的產品線,資源配置過于分散、以至于在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上漸漸失去領先優勢。與此同時,格力、美的等競爭對手卻在快速崛起,并沒有停下腳步等待海爾。

在2005年之前,格力還是處于沒有核心技術、只能在外觀、材料上下功夫的階段。但在2005年后,董明珠帶領格力迅速走上了“掌握核心科技”的道路。他們將資源集中配置,組建了自己的研發隊伍從頭開始科技攻關,其關鍵的“三缸雙級變容****”獲得國際發明家協會最佳發明獎,從2016年開始,格力進入精密模具、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從空調企業轉型為智能裝備企業,已經發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空調生產企業。

美的的情況也很類似。從2013年開始,美的摒棄了“營銷驅動”的舊策略,確立了“技術驅動”的宗旨。企業制定了推動科技創新的硬性指標:旗下每個產品事業部都將收入的3%投入研發;每個事業部有一位技術副總經理親自抓科技創新,并被賦予極大權力,推動產品力提升。

據2018年中報的數據,美的集團上半年就實現了營收1426.24億元,凈利潤129.37億元;而格力集團上半年營收909.76億元,凈利潤128.06億元;青島海爾上半年營收885.92億元,凈利潤48.59億元。在最關鍵的凈利潤指標上,美的、格力都達到了海爾的250%以上,企業的經營效益差距明顯。

無論從員工、合作伙伴、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消費者、市場的眼光來觀察,海爾當前的情況都很難用“理想”二字來描述。并不成功的“人單合一”轉型,過于龐雜的產品線、太注重外延擴張而忽視核心技術、以及那備受詬病的企業文化,都讓人感覺海爾越發暮氣。

越發暮氣的海爾,缺少核心技術的海爾,沒了大聲呼喊的力氣,也沒了大聲呼喊的底氣,自然就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今年上半年哪家白電企業最抗跌
用數據分析看家電三巨頭(美的 海爾 格力)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格力的空調獨木橋與美的的全品類陽關道
從單打冠軍淪為白電老三,格力的路在何方?
格力業績回落3年前 還債之后渠道神話或將破滅
中國家電“利潤王”:一年凈賺272億元,營收甩開格力1100多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平舆县| 建昌县| 太谷县| 德兴市| 公安县| 汽车| 潼南县| 綦江县| 天气| 乐清市| 山阳县| 吉安县| 黄陵县| 鄱阳县| 连州市| 巴彦淖尔市| 芒康县| 阜南县| 阿尔山市| 开江县| 寿阳县| 葫芦岛市| 县级市| 沧州市| 苍南县| 莲花县| 揭东县| 佛冈县| 防城港市| 托里县| 宜章县| 习水县| 陇西县| 固阳县| 穆棱市| 内黄县| 株洲县| 蕲春县| 崇州市|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