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氧吧牯牛降——綠色自然博物院
安徽省石臺縣牯牛降景區,是1988年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被生態學者稱為“綠色自然博物院”。2010年被授予國家4A級景區。
牯牛降以雄、奇、險著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古稱“西黃山”,山岳風光秀美綺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其主峰海拔1727.6米,為安徽省南部的第三高峰,因其山形酷似一頭牯牛從天而降,故名牯牛降。
牯牛降總面積6700公頃,其地層古老,氣候優越,山高林密,人跡罕至,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天然森林植被,是我國東部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的重要典型地區之一。這里,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生物種類繁多,區系成分復雜,生態關系協調;同時區內險峰深壑,奇松怪石,煙云飛瀑,自然景觀十分瑰麗……
石臺牯牛降共有四大景區:
靈山景區——最生態的休閑度假勝地
——中國第一個“碳中和”度假村
雙龍谷景區——最有趣的科普教育基地
——全面生物多樣性解說體驗系統
牯牛峰景區——最經典的戶外運動基地
——探索神秘、登頂牛峰
龍門景區——最原始的旅游觀光勝地
——大尺度的原始山景、水景
目前已開發開放的龍門景區,主要景點有嚴家古村、情人谷、四疊飛瀑、龍門潭、龍門峽谷、隱月池、天作迷宮等。
嚴家古村
這里居住著東漢著名隱士嚴子陵的后裔,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保存完好,村中有老磨房、古祠堂和寫著紅軍北上抗日直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各個時期標語的“標語墻”,自然人文景觀俱佳。
龍門潭
潭水青碧,峽谷幽深,怪石遍布,古木如蓋,有百丈巖、滾石灘、棲賢洞、隱月池、南國小長城等景點。
龍門潭兩山對峙,可望而不可及,其形如門,相傳是牯牛降里的龍王出入之所,所以稱“龍門”。龍門高88米,寬20多米,兩山夾峙的峽谷就叫龍門峽,縱深100多米。腳下流淌的水便是龍門潭,河谷中巨石翻滾蜿蜒千米,又被稱為滾石灘,游客穿行巨石之間,可以走近細看形態各異的石頭和奔流于巨石叢中的清泉。其中有三塊隔河相望的巨石,當地人叫“三隱笑談石”。相傳古代有不少讀書人看不慣人間冷暖和江湖的險惡,不愿隨波逐流,于是寄情山水,其中就有三位隱士經常分坐在這三塊巨石之上,“笑談古今事”,這石頭也因此得名。
四疊飛瀑
四疊瀑布的水來自主峰和奇峰,水流終年不斷,遠看像一匹碩大的四疊白練直掛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環,似從天來。
情人谷
這里環境優美,是情侶眷屬的好去處。情人谷中有情人床、殉情崖,之所以叫情人谷,是因為此處曾演繹過一幕愛情悲劇。
很久以前,嚴家村里住的大都是嚴、唐兩姓,嚴家事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而唐家一直以務農為生,嚴家定出一條族規,禁止和唐家通婚。偏有嚴家的姑娘和唐家的普通小伙因兩情相悅而私定終身,不顧嚴家人的多番阻攔,躲進了情人谷,想在深谷里長相廝守。嚴家派人追進了山谷,要捉他們到祠堂嚴懲。小伙子為心愛的人的幸福著想,從崖頂跳了下來。不料,姑娘也是一個重情之人,愛人已去,不愿獨留,也從小伙子跳崖之處縱身躍下,以身殉情。不過如今居住在這里的嚴、唐兩家早已結好。
嚴氏宗祠
嚴氏宗祠位于嚴家村,建于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祠堂里有塊匾,叫“富春堂”,嚴家村人是東漢時著名隱士嚴光的后裔。
風水林
風水林位于嚴家村口的一片蒼天古樹。因為是風水林,很久以來,嚴家村人是不允許隨意砍伐這里的樹木,否則會受到族規的嚴懲,因此風水林至今保存完好。這里的樹種很多,主要是樟樹和銀杏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