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臨近六月,中考季,高考季。
陸續收到家長和朋友的咨詢,說遭遇孩子青春期問題,如遭遇人生滑鐵盧,生活一地雞毛,內心波瀾迭起。孩子起伏不定,作業不想做,學習看情緒。自己管不了孩子,后悔以前太嬌慣溺愛孩子,每天堵心生氣,苦不勘言。
我非常理解正處于孩子青春期煩惱的母親。作為一名老師,也是剛剛從青春期戰場奔赴回來的母親,對這些留言很多是感同身受。孩子的青春期,每個家長頭上都懸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危機重重;每個孩子都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家長小心翼翼的維持關系,吵架和斗智斗勇成為青春期解決家庭問題的常態。論爭吵,倒是家長永遠贏不過孩子。換言之,你能把孩子怎么樣呢?打、罵還是罰?無論哪種都只會兩敗俱傷。
朋友舉過身邊一個家長的例子,家長和孩子斗智斗勇到了每天看電表數字,計算出孩子不在家這段時間的燈、冰箱的耗電量,然后推算孩子是否在家玩電腦和看電視。這樣的戰爭,是不是和諜戰片一樣,充滿樂趣又遍布無奈?
但斗智斗勇的結果也是很無奈的,孩子依然不會積極主動學習,甚至不會和家長談自己的想法,有時可能適得其反,親子關系變得狼狽不堪,偶爾會有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故發生。
自己現在回頭再看那段歷程,說起來盡管已經云淡風輕,當年卻不見得那么輕松和容易。那些流過的淚和著過的急,想起來還恍如昨日。雖然無非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日子當初卻過得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我現在會鄭重地告訴來咨詢的朋友,這個階段千萬不能急躁。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其實完全不必劍拔弩張。因為殺敵一千,必然自損八百。何況孩子也不是敵人,是每個家長的心頭肉。
所以,許多時候,沉默或者婉轉相對,少說話,多陪伴,是平穩度過特殊時期的權益之計。
02
清晨醒來,看到兒子發來的短信:媽,一模成績出來了,總分……,全市排名……,我分析成績還有許多不該丟的分,還有30分的提升余地,爭取……,到高考沖刺……。
見字如面。孩子考多少分已經不重要,欣慰的是孩子對自己有客觀清晰的認知,并且踏踏實實按照自己確定的方向,一直以奔跑的姿勢,向前沖。
我給兒子回復:兒子,爸爸媽媽相信你。真棒!加油!這一個多月很關鍵,做好總結反思,有效地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在大題上摸索規律,一定會再上一個臺階。兒子,穩扎穩打,你一定行!另外要有意識地抓書寫了,很關鍵呢。加油,兒子!
短信發出后,我在記事本上寫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八個字。
孩子,你不是一個人在賽場上孤軍奮戰。
媽媽就站在你的身后,給你勇氣,給你力量,助你披荊斬棘。
03
初三陪伴孩子一年的生活,跌宕轉折,足以寫一部驚險小說。兒子乖巧,小學我基本不用費心,孩子在師大院里跑著跑著,就畢業了。兒子說,小學時光絕對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上了初中,壓力就像小山一樣到來。任誰都明白初中生活的重要性,進入一所好的高中,就像提前邁進了優秀高校的門檻。
兒子的入學區摸底成績是年級14名,班級11名。那次成績,也成為他升入初中后最好的成績。初始兩年,孩子狀態良好,在班里位居中游。沒見幾分努力,每天打著籃球,踢著足球,身體像拔節一樣長個兒,突然長成178的大小伙子。
青春期的逆反在初二下學期像洪水猛獸一樣襲來,打得我措手不及。兒子開始迷戀小說,從蠻荒記,到龍族,一讀不可收拾。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深陷其中,成績就像打滑梯一樣,從50名滑到100多名。那時已是初三的寒假考了。
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糾結落淚,那種無奈和痛苦,足以摧垮一個人。和孩子老班溝通,感謝老班給了我很多有益的指導和建議;和孩子的語文老師溝通,撞上孩子青春期的我,雖然焦頭爛額,卻還是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的語文成績小學時非常棒,上初中后他也最欽佩語文老師。老師設計了一個方案,和我商量。和老師達成一致意見后,我耐心等待結果。
老師把兒子叫到辦公室,說你愛看小說吧。兒子點了點頭。老師說是不是上課也想偷著看或者還在想小說中的情節?兒子驚詫:老師,你怎么知道?老師說,告訴你,你干的這些事我上學時都干過。你想瞞天過海,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老師告訴他,她那會兒癡迷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時還會把桌子摳個小洞,把書藏在桌斗里,自習課上偷看。兒子佩服地五體投地,眼里冒出金光來。后來,老師說,是她的老師給她談心了,告訴她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兒。她在畢業考的那一年,嚴格遵守了自己的承諾,沒有再看,把看書的時間留到了中考后。中考成績很優異,后來大學也選擇了中文系,畢業后一直教著自己喜愛的語文,看書的時間俯拾皆是。
特別感激孩子的老師們。孩子逐漸約束自己,在初三的下學期,慢慢從自己的興趣里拔出腳來,以超越的姿態前進。有時會在要求的時間內看會兒,但到時間就回到學習中。雖然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在最后一個學期熬夜到12點,作息非常規律,每天十點準點睡覺,中午按時午睡。月考時,基本以每次20名左右的速度超越,最后一次模擬考,成績跨越到年級40。
中考成績出來,兒子成為年級一匹小黑馬,成績進入年級20多名,依然保持上升的姿勢。入學和畢業時的成績,成為兒子在初中階段最好的記錄。
兒子對我說,媽媽,你兒子還可以吧?!
當然,當然可以啦。
04
復現兒子中考前的逆襲,內心依然充滿激動。
前文提過,兒子初一時年級最好的名次,就是十幾名吧,初三上學期的期末下降到了一百名左右。
作為母親的我,焦躁感爆棚。甚至有幾次,和兒子談著談著話,眼淚都出來了,委屈極了。自己做了半輩子老師,管理不好自己的孩子,應該是最糟糕的老師了吧。怎么面對自己的學生啊。好無奈和沮喪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了。
當時,也和孩子吵過。吵的結果就是你生氣,他也生氣,甚至他比你更生氣。作業干脆不做了,回自己房間睡覺去了。家里充滿了火藥味兒,那種氛圍,令人窒息。
后來,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當然也得到了朋友和長輩的建議,要讓自己先靜下來,不要每天帶著挑剔的眼光去面對成長中的孩子。
自己有了需要和孩子溝通的想法,就先用筆記本記下來,自己的一些情緒,也通過書寫來弱化。著急的時候情緒過于激動,說出來的話自然就不會好聽,母子沖突就成為常態。采用記錄的方式以后,我要噴發的火焰山,在文字的疏解中逐漸平復下來。
這個發明讓我感到很興奮。
在家人的提醒下,給孩子也嘗試這個方式,幫助孩子重新樹立自信。在百日誓師后,我送給兒子一個漂亮的筆記本,讓兒子每天記錄自己的收獲。
比如兒子有這樣的記錄:
體育中考30分,滿分,狀態較為踏實。聽課更認真了。理綜小分丟得有點多,下次注意。
歷史仍需多做題,培養答題思路。數學大題有進步。英語詞匯量差,要多背單詞。物理電學有進步。
數學題過程完整,但計算還需加強。語文分析閱讀較為細致,有進步。化學有進步。文綜對史實的分析還不夠細致,要深入并結合課本。
……
我每天在兒子的記事本上簡單地做些批注,主要是以鼓勵的方式。這樣踏踏實實地堅持了一百天。通過堅持寫幾句話,兒子發現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自信心增強。中考出榜,兒子一路逆襲,笑在了中考的賽場后。
三年過去。即將面對高考的時候,我相信,兒子,雖然不在我的眼前,他已經學會,每天梳理自己的心態,以良好的備戰狀態,勇敢地走在迎接新挑戰的征途中。
孩子只要每天都在進步,我們還懼怕什么呢。
而且,孩子知道,媽媽一直站在他的身后。
附錄:兒子臨近中考前的記錄和點評:
5月29日:心踏實下來了,總體上感覺一直在進步。離中考還有23天,就差最后這一哆嗦了。我要把槍磨得再亮、更亮,去登上戰場,最后,展開沖刺吧!把所有所學全部都沉淀下來,溫習、掌控再到爐火純青!加油。
評語:這是一個強者應該的聲音。所謂強者,就是不管走過多少彎路,經歷過多少失敗,但是總會有勇氣和信心爬起來再往前沖,直至成功!
6月3日:學習熱情高漲,正在主攻數學、文綜,爭取將這兩科提到110;語文學習需要扎實基礎,緊跟老師,中考至少達優。
評語:再好好過一遍基礎知識。考卷的大部分分數在基礎知識上。難題的分值不會太高。所以現在摳難題已無實際意義。中考會考出好成績的,拭目以待!
6月5日:理綜有顯著提升,化學實驗很是得心應手。需加強文綜練習力度,多過知識點。英語要多背詞匯。
評語:認識自己才有針對性,盲目將無從下手。做到針對性、計劃性、求實性,絕對避免自欺欺人。化學需要背的,沒太多規律。語文英語短時間內不會提升太多,數理化可以快速提升,只要復習方法正確。
05
小伙子,以嶄新的面貌開始塑造自己的高中生活。
高一時。兒子打來電話,給爸爸說幾句,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接。是告訴我家長會取消了,兒子有些小遺憾呢。周測兒子成績不錯,年級第二。兒子反應靈敏,周測涉及的知識面窄,考試時間短。他答題速度快,所以每次周測的成績都挺好。月考涉及范圍廣,時間長,那些平時特別肯下功夫的同學時間也都夠用,他就落后了。
每次都會有一些遺憾。但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發現問題的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我一直鼓勵孩子,來日方長,發現問題就好,下次避免就ok了。得知家長會推遲到下月,我趁機說,你穩當些,爭取下次再讓媽媽嘚瑟一回哈。
每次回來,都滿嘴滿心地講班里學霸和學神的故事。那神色里,是敬佩和向往,也有羨慕和期待。期望上光榮榜,適應期過后,便有了質的飛躍,幾千學子,躋身前列,應該有多么不易。我每每給孩子減壓,保持前幾百就ok,高三沖刺時再拼。
兒子挎著我的臂膀,堅定地說:老媽,優秀是需要再次證明的。這孩子,很堅定。
兒子高中老班對兒子的評價是:孩子正直,善良,聰明,有愛心,我很喜歡他。我很欣慰,這就足夠了。面對挑戰,孩子不恐懼,不焦慮,不回避,對人對事,都能積極以對。孩子的順利成長,就是我能感受到的最大幸福。
每次放月假回家,鍋里的牛肉燉得恰到好處,餃子熱氣騰騰地出鍋。兒子貪婪地吃,說:真好吃,是家的味道。
短暫的休整之后,把洗過澡換了衣的兒子干干凈凈地送回去,雖然不舍,人家進門之后給一個手勢,就一閃身決絕地不再回頭。那個手勢媽媽懂,叫做加油。
兒子,加油!我就站在孩子身后,做力量補給的源頭。
三年拼搏,打磨高考之劍。硝煙彌漫,是一場沒有槍聲的戰爭。每個孩子的資質稟賦各異,孩子只要盡力,能在自己的基礎上不斷進步,不斷超越,就是奏響的凱歌。
兒子,在人生的旅程中,總有一些戰爭是需要一個人戰斗的,誰也沒辦法幫忙,所以,要更加地努力,更加地堅強,用最驕傲的姿勢走過這段旅程。
兒子懂得,沒有什么可以懼怕。
因為,他知道,媽媽始終站在他的身后。
06
朋友清晨打來電話,說和孩子吵起來了。孩子吵得整個樓道都能聽到。她氣得落淚,孩子爸爸氣急,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情緒激動,局面不可收拾,只能搬我這個救兵了。
烈火烹油的青春,各自的委屈和難過。孩子覺得自己對得不容置疑,劍拔弩張地相對,忽略彼此的感受。戰火頻起,缺少的卻不是愛,而是寬容、耐心和等待。
我告訴她,不妨試試我的方法,用書寫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互動,緩解情緒,溫和處理。斯賓塞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溫暖尊重地對待孩子,理解孩子,孩子自然也能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慢慢長大,是一條何其漫長的路途。馬馬虎虎和粗枝大葉,都需要徐徐修正和完善。成長沒有奇跡,所有的奇跡都是一步一步發生的,需要時間和摸索。只是人們往往忽略過程,更關注最后那一步的收益。
想想自己當年征戰高考的日子,覺得苦海無邊,漸近崩潰的日子,每天在日記本上給自己寫下一句話,鼓勵自己,給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浮躁、不安的情緒在文字里漸漸變得穩定。該來的總會來,讓已經做好準備的自己去以筆為戎,戮戰疆場,終得金榜題名。
那里有淚,有痛,有疼。日常里有多少個不眠之夜,依然被自己考場遲到、試卷丟題、鋼筆無墨的沉重夢魘糾纏,經年重復,擺脫不去。那時,自己走得好艱難。
現在,我要和我的孩子,并肩同行,跋山涉水,鋪路架橋。孩子強大時,我要祝福孩子;孩子弱小時,我要傾心助力。
陪伴是孩子最大的底氣和力量,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路跋山涉水,變成更好的自己。
我在今天的記事本上,寫下這樣幾句話:
當媽媽一直陪伴孩子,當內心充滿祥和,當內心充滿智慧,當放下心中的挑剔,面對和陪伴自己的孩子,那么你相逢的一切,都是美好。
希望我的孩子和您的孩子,一切祥和,如沐春風。
一個愛讀書的人
怎么能不關注直隸尚書房呢
五月疏朗經典回顧
青春,只有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