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浩按:2009年12月30日上午,應長城網的邀請,作為《婚前性行為》節目的訪談嘉賓,因為電動車出現故障,遲到了15分鐘。2009年12月31日,由本人進行整理,內容略有差異,文字也有所增刪)
主持人:我們歡迎謝老師,謝老師剛考完試,很辛苦很感謝。我正在和王老師探討,就是婚前性行為是進步,還是什么?因為這個是一件與傳統相悖的事,很多老人看不慣這個事。
謝老師:這個在古代沒有出現。現在有一種觀點,比方說李銀河覺得就是社會的進步,我也覺得這是社會進步,體現在哪里呢?比方說大學生同居的話題,主要是體現在,對這個問題社會所體現的寬容度。潘綏銘先生,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的所長,他與李銀河女士,號稱性社會學領域的學術超男和學術超女,他們的理念有相通和相近的地方,他們對待婚前性行為,都是非常開明非常自由的態度。
■當時我就說,性不能輕易說是一種進步,為什么呢?傳統社會對這個東西非常禁錮,那個時候哪有什么婚前性行為啊?除非就是說受到了不好的事情,再一個,那個時候結婚年齡小,劉巧兒結婚早,沒有現在的婚姻法女生20男生22歲,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中古時期的社會風俗,確實相對來說,比較禁錮。
■談到胡適先生,他非常有意思,他從美國回來,蔡元培已經聘用他當教授了。盡管他在美國有一個女友——葦蓮絲,后來老媽給他找好了——江冬秀,后來,胡適娶她。胡適回來到村里去看她,見到了小舅子大舅子,見到了丈母娘家中很多人,就是沒有見到準新娘。胡適本來與葦蓮絲的感情很好,后來,人家葦蓮絲終身未婚,等于說等了胡適一輩子。
■胡適說:怎么辦呢?我體諒我媽媽,爸爸死的早。新文化運動的那一代人,他們很多人都孝敬,不像郭沫若見一個愛一個。胡適就特別孝順,沒有最孝順只有更孝順。看以后的愛人,以后的媳婦,他拿著禮單,拿著很多東西,最后大舅子給妹妹做工作,江冬秀,死活就是不見。
■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現在聽來似乎有些浪漫色彩。
中古的文化,也是保持一種矜持。好像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中古時期,都有這種矜持。大舅子已經急了:對不起了胡先生,這個閨女就是這么擰,就是躲在帳子里不見。
■最后結婚的時候再見。我若沒記錯的話,是1917年12月30號,也就是九十二年前的今天,那天還是胡適的一個陰歷生日。別說婚前性行為了,他們在結婚之前根本是不見面的。在中古時期對人的規范特別多。
■在文明史上遠古時期,類似于原始社會,那個時候在這個方面非常開放的。
謝老師:再比如說楊二車娜姆,快樂男生的評委,她說喜歡誰晚上就可以直接開房,把編導嚇了一跳,她就在大庭廣眾之下說。
謝老師:你問娶了這樣的太太是否有安全感?這樣的人,如果成了我太太,我沒有魅力,當然就沒有安全感。
■我們知道,楊二來自瀘沽湖,那里不僅自然生態沒有污染,關鍵是人文生態,也那么天真爛漫。男女生見到了就可以唱歌,比方說我喜歡你,晚上就可以來到女生的竹樓,我要不喜歡你的話,唱多少歌,也沒用。
■證明人類有這么一個反彈。他們組成的部落,是一個文化活化石,沒有經過我們所走的歷史階段,比方說專制傳統,他們就沒有經過這個階段。
■人是文化的產物,人在這個地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個社會,那一方水土在養育著他,他的行為,要符合社會的風俗習慣。
主持人:為什么老人們都看不慣婚前性行為,以前是不存在婚前的性行為的,現在的婚前性這么多,其實是社會寬容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人性的一種反彈是嗎?
謝老師:到了近代時期有一個文藝復興,上次我也提到過,意大利,人的發現,意大利人發現,沒有那么多的規矩束縛他們,所有那些規矩,都是人加上去的。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也非常亂,也就突破了以前的道德和習俗。
■人類遠古時期的天真爛漫,中古時期有了禁錮,近代又好像給脫了好幾件衣服,又開始從道德上重新來進行。這種情況,是文明史的反彈,也可以說遠古時期人性天真爛漫的回歸。
謝老師:我和王老師有所不同的觀點。潘綏銘先生調查中國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他從91年就開始跟蹤調查,1995年、1997年又有兩次調查。這三次,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基本上都保持在10%左右。跨世紀之后做了兩次,2001年、2006年作了兩次,2001年突破了10%,可能現在要到20%左右了。
■李銀河女士,在廣州曾經講過,根據廣州調查結果,廣州現在婚前性行為居然達到86%,連廣州人都嚇了一跳,
■網上調查,大部分接受調查的是白領,有自己的一套生活。難免有以偏概全的傾向。
甚至就是香港的性教育基金會的先生,到了廣州之后,覺得不得了啊,居然廣州比香港還要開放。怎么會這樣呢?原來香港的青少年,受英國文化影響很深,很多人都信基督教,這就對他們有一個約束。
■西方有一個性解放運動,即使如此,性解放者也要受良心的引導。大哲康德不是說過嗎,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會引起我們有加無已的敬畏。基督教對性的約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北歐婚前性行為達到90%多,這些國家女性非常勇敢,非常坦誠的。不像現在的中國是一個轉型,有種行為的很多,但是,你要他說出來,他就覺得不好意思,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做都做了,就是說不得。這是我對中國調查數據不大認同的理由,也就是,中國有婚前性行為的人,要比調查數據,要高得多。
謝老師:北歐的確是這個樣子的,是不是北歐國家就亂的非常厲害,不是這樣的。是不是有了婚前性行為就對生活不負責任了,是不是沒有婚前性行為就對婚后的生活負責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婚前性行為,沒有辦法,用道德進行約束。婚前性行為,只要兩個人你情我愿就可以。兩個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家的程度,真正的應對了我們這句話叫做婚前性行為。還有是不以結婚為目的的,這些確實令人不好接受的。但是,只要兩個人是自由意愿,社會并沒有必要進行干預。
謝老師:我覺得我們既不應該是獸性,也不應該是神性,我們是人性。
■因為獸本來就沒有羞辱感,人如果沒有羞辱,那和動物有什么區別?進行比較當中,一定要注意預設的時間段,當時說的這個問題,的確是中國和西方的一個時間段。中國是不發達國家,在有些方面確實比較落后,這是毋庸諱言的。
■如果涉及到社會習俗方面,就不要輕易說落后。文明是可以比較的,文化比較,沒有意義。
李銀河老師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潘綏銘老師也曾經在美國進修訪學。潘綏銘老師進行社會學的調查,使用的方法,是國際社會通行的標準。
謝老師:至于婚前性行為,不因為謝志浩接受了,就說謝志浩是勇敢的,也不因謝志浩沒有采納,就說謝志浩是怯懦了。婚前性行為,人家當事人你情我愿的私人空間,不是公權力干預的領域。
■中國哪些人,婚前性行為,比例比較大?既不是傳統農村的,也不是城市的,而是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的打工妹、打工仔。這些打工仔、打工妹,他們的婚前性行為,是非常自由的。他們從農村來到城市,擺脫了農村習俗對他們的束縛,也就是脫離了原來的生活軌道。
主持人:女孩子可能在被動的情況下和男孩子發生關系,現在這樣的情況多嗎?
謝老師:這個恐怕不能這么說,我覺得男人可能不是只發于情,可能就是性,女人發于情的時候為多,這是男女有別的地方。但是,要說在婚前性行為當中,女人再被動,也要以個人自由意愿為前提吧!
謝老師:有時候性和情是有交集的,但是有的時候性就是性,情就是情。“一夜情”就是“一夜性”,兩個人都有需要,一拍即合,第二天早晨來到茫茫人海當中,各走各的路。
主持人:如果婚前發生性關系之后,男方對女方的態度會不會特別熱烈?
謝老師:我覺得也不一定,如果兩個人性協欲望都非常高,兩個人生活有可能非常協調;如果兩個人都性冷淡,生活也可能比較協調;如果一方性欲特別強,一方特別弱,可能就會去外面進行彌補了。
謝老師:在80年代,中國有一些博士,80年代初才恢復了高等學位,博士和夫人多年沒有孩子,說老婆身體有問題,要求離婚。離婚的時候,通過體檢,才發現老婆居然是處女。這就是我們的社會,1949年之后,實行性禁錮的一個后果。現在可以同居,可以婚前性行為,
社會性禁錮期間,絕對是匪夷所思。
■女生背后看不出是女生,那是不正常的。文化大革命,還是一場精神圣潔活動,可以說是精神圣戰,中國人學雷鋒,你發現雷鋒沒有女朋友,劉胡蘭沒有男朋友。《紅燈記》里面,
這個奶奶不是親奶奶,爹也不是親爹,無情無性。
■我們是人啊,那是忍受不了的,那時候偷食禁果的人也是非常多的。
■文化大革命,這個時候,公社書記這些占有強勢地位的人,就非要占有那些有求于他們的女知青。社會表面上是非常禁錮的,其實占有權利的人是人欲橫流的。
主持人:原來的男生都比較保守,現在的男生們還那么看中處女情節嗎?
謝老師:原來連吻都不行,試想一下。我們單位有一對,老頭還有媳婦,反正當著別人不能特別親近,甚至還故意鬧些別扭,我們覺得司空見慣。兩位老師,一位去年退休,一位今年退休。這就是共和國的一代,性禁錮給他們打上的烙印。
主持人:小雷,男性的處女情節還濃嗎?
小
謝老師:現在有修復技術,包括處女膜修復。男人也要尋求心理平衡,技術方面,假做真時真亦假,但是他們還是樂此不疲的。
主持人:可以說東方人比較傳統?
謝老師:不能籠統地說。同樣作為東方人,日本人在性方面是非常瘋狂的,如果讀日本的幾本社會風俗方面的書,就知道了,很多人男女是可以在一起洗澡的。
■少數民族,相對來說比較天真爛漫,沒有經過這么多的積累,也不像漢族,那么變態。
主持人:尊重對方的同時也要尊重自己,謝老師怎么看?
謝老師:既然是一個人,人有人性,就不要把更多的動物性,獸性來進行展示。人生有一個不斷地成長的過程,不斷地留下生命的印記。當然主持人例舉的這個女生,家庭環境和氛圍不是那么健全。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直到現在我覺得我們大陸比較悲哀的事情,沒有充分的,能夠自由表達的充分的性教育。
■潘綏銘老師是東北師范大學的,歷史系的研究生。1985年,他自愿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性社會學》,當時很多女生接受不了,認為這個老師是流氓,他的同事也接收不了,覺得潘綏銘嗎?他整天就想性這個事,其實潘綏銘先生是非常紳士的。藹理斯先生他是英國人,寫有《性心理學》,弗洛伊德是德國人,認為世界很多東西都是性的象征。兩位可以說是20世紀性社會學領域的雙壁。他們研究的問題讓人感覺非常不正常,但他們都很紳士。現代西方社會,可以坦誠探討這個問題,進行充分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沒有這一課,只能偷偷摸摸自修,最后出偏了,心理受到傷害了,才進行心理輔導。我們沒有這一課,如果要求小女孩受的家庭教育非常充分,那是不可能的。
■從我小時候來說,我問我媽媽,我從哪里來的。媽媽回答:有一個白胡子老頭把你放到村邊了,之后把你抱回來。中國人老覺得自己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性教育只能通過自己自修。
■沒辦法只有自己自修,沒有引導,沒有知識的導游,不出偏是不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出偏是常態,不出偏是變態。
謝老師:我們那時候多么壓抑呀,沒有黃片。社會對待這個問題,所秉持的態度,應該是疏而不是堵。關鍵是都“堵”慣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產生這個是非常不幸的。
主持人:您看您一直在說社會缺乏性教育方面的支持體系。有一個這樣的新聞啊,有一個大學在開一個婚前守貞的課,跟您的觀點有相悖之處嗎?
謝老師:關于這個事,我還是知道一點,浙江大學的老師開的這個課程,來到這個課程聽講的一部分是同學們,再有一部分是年輕老師。李銀河老師覺得,這需要充分的性教育。但是,這種辦法,我并不覺得是好辦法。中國的事情,真是難以打理,要么就沒有軌道,要么一上軌道,就傾斜了。
■大陸社會,充分的性教育,長期沒有氛圍。我對浙江大學老師的工作,報以同情和理解。他們的團隊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外教。這位外教曾經在婚前守貞培訓課程上說過:為什么要進行婚前守貞?在一個饑餓困擾了黑非洲。性特別亂,好幾個國家都有這樣的情況,所以,他們的艾滋病發病率非常非常高。這些國家的人都說ABC,他們首先是A,是一種對于自己事情的能力,B,是一種忠誠,C就是避孕套,這是老的ABC。馬來西亞外教接著說,能不能把C改成品質,改成品德。改了以后發生了很大變化,烏干達艾滋病減少了70%。
謝老師:因為他們太亂了,他亂到沒有基本的人文秩序了。我們發現戰亂的時候,總有人離開秩序的軌道。
主持人:其實我在想,就是說很多人對婚前性行為不以為然也好,很普遍也好,我在擔心,他們將激情提前透支了,會不會影響婚姻的質量。
謝老師:今天花明天的錢,在基本的人生態度上,是轉型時代難免會出現的事情。我是不是以欲望為類型的,王老師是倫理為類型的?婚姻合適不合適,只有兩個人最清楚,就像鞋里面的腳,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最合適。我覺得也未必沒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社會統計當中,我們不能把很多話說絕。正好兩個人通過婚前性行為,他們很有這種建造了愛的基石,建造一個容器,說不定他們的生態和心態都會非常好。生態,性生活非常協調,心態,兩個人非常和諧。所說的和諧家庭,首先是性生活的和諧。那個小女孩很早就當了媽媽,我覺得和環境有很大影響。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是很無辜的,很無助的,沒有人去引導,而且家庭不給她這樣的機會,有他自己的獨立空間。
謝老師:中國家長,習慣于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全面的掌控,孩子寫日記把抽屜打開,看寫了什么,看夢中情人是誰?
主持人:您這樣做過嗎?
謝老師:我家的一把手代勞了,就不用我了。我遠遠的觀望著,撕心裂肺的觀望著,我女兒的情況不以我的意愿為轉移。如果過度對孩子掌控的話,就容易造成心理逆反。如果不掌控,老板和農民工不掌控,出現的問題,我們發現,留守兒童婚前性行為就比其他人群要高。
主持人:剛才我和謝老師在探討這樣的話題,現代婚前性行為已經很頻繁了,會不會影響婚姻以后的質量,怎么樣不影響以后婚姻的質量,有什么好的方面嗎?
謝老師:我覺得我們喜歡指導別人的生活,中國人習慣掌控別人的身體,我覺得很難掌控。因為中國1949年以后建造了一個單位制度,人們往往受單位的控制。
謝老師:一個社會對一個人進行全方位進行掌控的社會,叫“社會凝視”,總覺得背后有無數人在盯著你。比方說80年代要在北京租房子,要結婚證,在賓館開放要結婚證,也有父親和女兒在賓館住在一起,被認為是嫖娼的。
謝老師:沒有婚前沒有性行為,這個最好了,關鍵是越位,在沒有相應的社會人文生態進行支撐的時候,兩個人結果沒有果子,有的是苦果,那就是已經越了位了。婚前性行為,對生活秉持一個放任的態度,這是值得商量的地方。社會有規范的地方,實際上有一些人,走向縱欲。如果兩個人有愛的容器,把性規范在容器里面,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