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曹操,大家腦袋里第一個浮現出的詞大概就是奸雄。
奸雄至少是個英雄,而英雄,在古代就是對牛逼的管理者的一種尊稱。
作為魏的創始人,曹操這個管理者,非常善于資源整合的。從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
曹操常年征戰,打過勝仗之后,最愛干的兩件事就是:第一,收編敵人的人才;第二,就是收編敵人或死人的老婆。
打敗了呂布,收了張遼,后來張為曹立下了汗馬功勞。
打敗了劉備,趕緊對關羽眉來眼去,只可惜劉關張基情滿滿,曹操失算了。即便失算,關羽還是替曹操殺了顏良。曹操也不算賠本。
而對于收編別人老婆,曹操也表現得即為熱衷。
曹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大概就是:“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
收復張繡的時候,曹操沒忍住寂寞,臨幸了張繡頗有姿色的嬸子,逼得張繡造反。在此一戰中,曹操損失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還有大將典韋,不可為不慘重。
但即便如此,曹操也沒改掉好人老婆的毛病。
為什么?
曹操不是好人妻,而是在做資源整合。
我們可以從四方面去看。
第一,亂世生存困難,寡婦生存更難。
曹操,是一個有很大理想的政治家,不是董卓那種濫殺之人。
在亂世當中,男人種田尚且不能溫飽生存,更何況沒了男人的女人,你讓人家怎么生存?
曹操收編人妻,更多的是給她們一條活路。
相比較做娼妓討生活,這些寡婦們改嫁曹操還算是比較好的結局吧。
第二,當時還沒有所謂的節婦概念,對貞潔也沒有那么在乎。
在程朱理學流行之前寡婦再嫁很正常;即使是明清,底層的貧苦寡婦再嫁也不少,畢竟還要生活嘛。
在三國時期,蔡文姬女士嫁了三個男人,并沒有人說她不夠貞潔。
《三國志》記載了這樣一個事:曹操與劉備帶領大軍在下邳圍攻呂布,呂布派出秦宜祿出城向河內太守張楊求救。關羽聽說秦宜祿的妻子還留在下邳城內,便多次請求曹操:“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等到城池攻陷之后,曹操召見了杜氏,果然是國色天香,“乃自納之”。關羽為此事對曹操有很大意見。
關羽這個當年最偉大的理想主義者都不在乎人妻,曹操這種實用主義者更不在乎是否二手。
第三,官家的女眷一般來說更漂亮,資源不能浪費。
從資源的角度講,有錢人家和官家總是優先享受美女,而流落于民間的美女自然就少了。
曹操從民間選拔美女,沒有從官家選拔美女來的快。
一個是常年征戰,時間不夠用,一個是可能不愿意勞民傷財,畢竟曹操是要把錢花在刀刃上的。
第四,官家女可直接上崗,無需培訓,成本低。
官家與民家不同,官家規矩大,民家規矩小。
選撥民女當官太太,曹操得給她做一定的培訓,花錢費力不討好。
收編官家太太,就省掉培訓工作,成本更低。
另外,在當時,殺掉對手之后,對手的老婆孩子就成了戰利品,而每個士兵都是有權利享受戰利品的,更何況是曹操這樣的主帥。
但還有一層,往深里想,戰勝對手只能爽一時。
而把對手的老婆據為己有,每到臨幸的時候總能想到自己的赫赫戰功,豈不是爽一世?
霸占別人老婆,不僅是為了身體上的愉悅,其實也是一種精神激勵。
但曹操并非只把別人的老婆當成戰利品,還把她們當成家人,很是尊重。這點是其他諸侯所做不到的。
曹操收編他人妻子的時候,還順便收編了他人的孩子,或是遺腹子或是拖油瓶。
而且,曹操并沒有強迫這些繼子改換門庭,該姓什么還是姓什么。
對秦朗這樣的沒有血緣關系的繼子,曹操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他,封賞大將委以重任。
這足見曹操是個有度量、能用人、能籠絡人的大英雄,收編人妻不過是一種資源整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