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詩詞入門概念


  1統稱詩歌,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
  2為詩的別體,本為入樂歌唱,樂譜失傳后只按詞牌格式填作
  3詩源本源于遠古先人的勞動號子多認為詩是從《詩經》開始。
  4詞源唐時由于音樂的廣泛流傳,開始出現按樂拍來填寫曲子詞
  5詩詞之道發于心聲托于景物,情景交融于萬象,言志抒懷于自然,故詩詞無不可敘。
  6詩詞風格簡單來分大致就豪放與婉約倆類,其它大同小異
  7詩詞標題用來點明詩詞的中心思想也用來概括詩詞的大意
  8詩詞序引多于標題后闡述本詩詞的來由,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9平仄指平聲調和仄聲調在詩詞中用平仄聲調來調節詩詞韻律美感。
  10古今漢語四聲古今漢語發聲不同,因此從古今四聲區分開古今平仄聲調
  11格律古詩詞(此指近體詩)獨有的創作時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
  12格律譜前賢將最符合音律節奏美感的詩詞格式繪制成定譜用于引領后學
  13詩詞格律最基本要素之一,用韻可使詩詞誦詠時產生鏗鏘和諧感。
  14詩韻作詩時所依據的韻,古韻一般多指平水韻,今韻為中華新韻
  15韻腳詩詞中押韻的句尾末字,一般在偶數句上。
  16對仗近體詩要求嚴格的對偶稱作對仗
  17押韻又稱作壓韻,指詩詞中某些句末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字。
  18韻譜詩詞用韻各據其譜,如《詞林正韻》《平水韻》《中華新韻》等。
  19寬韻指韻譜中字數較多的韻部,因其選韻字時選擇范圍較大而得名。
  20窄韻韻譜中字數較少的韻部,因選字范圍小而得名
  21出韻也叫落韻,竄韻,走韻,指韻腳處不使用本韻字,而用了鄰韻或它韻字。
  22險韻用艱僻字押韻因人覺其驚警險峻而又能化艱僻為平妥,無湊韻之弊,故稱險韻。
  23通韻指倆個或倆個以上的韻部可以相通或部分可以相通共押。
  24換韻也稱轉韻,長律中于換韻前句先轉,后接聯句韻腳再轉。
  25古韻有認為以詩經為主的中國先秦倆漢韻文的韻,稱作古韻
  26今韻有認為凡自南朝齊梁以來的韻書,分四聲的都稱為今韻。
  27切韻現今可考的最早韻書,唐代初年時被定為官韻,隋陸法言著。
  28平水韻宋末平水人劉淵刊行作近體詩所依韻書。
  29詞林正韻清戈載編的詞韻書為歸并平水韻后得來
  30中華新韻為促進聲韻改革中華詩協取普通話作基礎制定的新韻書。
  31混元韻混淆古今平仄,解除韻腳束縛,但尊重節奏美感,順其自然而行文用韻
  32分韻作詩時先規定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來作詩。
  33進退格領韻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種,一進一退相間押韻,故稱之為進退格
  34葫蘆韻也稱葫蘆格與進退格同為用韻一格,用韻先小后大有似葫蘆。
  35轆轤韻每倆句換一次韻,韻腳不斷轉換有如被拋來拋去般,也稱擲韻。
  36聲律啟蒙古書名,是一部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最佳啟蒙讀物
  37笠翁對韻古書名,明末清初戲曲家李漁撰,是一部仿照聲律啟蒙寫的作詩韻書
  38訓蒙駢句古書名明司馬謙著,是一部對童蒙進行駢句訓練,為作文作詩建立根基的教科書籍。
  39龍紋鞭影古書名,汲取前人蒙書材料基礎上溶入二十四史典故的駢文讀物,可供取典故用
  40二十四詩品晚唐詩人司空圖編撰探討詩歌美學風格的理論著作,其中將詩歌風格分作雄渾,沖淡等二十四目
  41詞牌詞格式的名稱,共一千多個格式,有的詞牌甚至多種格式并發展出變體不同詞牌要求的風格各不相同。
  42詞譜每一詞牌的格式稱詞譜依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用韻等格式寫詞叫填詞。不同詞牌適合不同風格之詞。
  43白香詞譜清嘉慶年間靖安人舒夢蘭編選收錄由唐到清佳詞一百篇一百調,是最佳詞學入門讀物
  44欽定詞譜清康熙時,陳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編寫,826詞牌,2306,為倚聲家可永守之法程
  45本意在填詞時詞牌名同時也是詞題,即本意,當詞內容與詞名不符時,需在詞牌后用較小字另標出詞題
  46小令,中長調在詞中,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
  47上下闕詞分片,一片又叫一遍,也叫一闕,上片稱上闕,下片稱下闕。
  48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者格律詩是嚴格講究平仄,對仗,押韻等規范的詩體。
  49古體詩又叫古風詩,形式較自由不受格律規范約束的詩體。
  50絕詩也稱截句或斷句,詩體名稱,因定格僅為四句故名多以五七言為主
  51律詩由兩首絕詩相疊組成的詩體稱律詩,共四聯八句。
  52排律詩體名,律詩的一種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而得名,每首至少十句。
  53一句詩也稱句,多為隨感偶得的佳句奇句因其獨具特色而自成一體。
  54聯句古作詩方法之一,由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聯結成篇,后人稱其柏梁體。
  55頷,頸,尾聯律詩中的第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被分別稱作律詩的首,尾聯。
  56扇對凡律詩中對仗句子上一聯與下一聯相對,也即兩聯四句中一對三二對四的稱扇對。
  57合掌詩病的一種指聯中對仗出句與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
  58工對對仗須用同類詞性相對,如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等;舊時把名詞分很多門類,必須詞性詞類都相對才稱為工對。
  59寬對與工對相對而言,只要詞性相同便可入對,或大部分詞性能對上
  60粘對近體詩律術語。相同一聯內對句與出句平仄必須相反相對;,指后聯出句與前聯對句平仄必須相同相粘。
  61借對一個詞有兩個以上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意,同時借用乙意或丙意構成工對,稱借對。
  62一三五不論格律詩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訣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謂七言詩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須依照格式,平仄相間,不能變動。此為學詩最基本的入門方法屬于活用之法,但不能全包,在此基礎上只要尊重粘對,避孤平三平等幾個小規律便可以放手來寫格律詩而不出大框架。
  63拗救詩律術語在格律詩中,凡不合詩律格式的字稱拗,凡拗須救才不為病分作本句救與下句救。
  64孤平詩律術語,格律詩大忌指平聲字收尾的單句中除韻腳外只剩了一個平聲字,有王力說,啟功說,士楨說等
  65三平三仄即三平尾三仄尾詩律術語,指句尾的末三字均為平或均為仄,同屬作詩時應避忌的弊病,三平尾尤重。
  66八病古代關于詩歌聲律的術語由南朝梁沈約提出為作詩時應當避忌的八項弊病,因太拘泥而廢
  67口占指即興作詩詞不打草稿,隨口吟詠出來
  68借形為降低詩詞入門路徑有人提出借形凝神說同屬于自然詠作一類并將平仄韻律放寬。
  69倚聲按譜填詞也稱倚聲,調宮商化五音,避失腔防落韻,因而填詞人也稱倚聲家
  70對仗指近體詩中一聯的出句和對句要形成對聯的形式上下句詞性需投合
  71漢徘用漢字五七五句式創作的詩歌系八十年代由日本徘詩引進后再創而成是近似格律體又近似自由體的一種詩體。
  72抒情詩詩歌的一種體裁,一半篇幅較短小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直抒詩人的思想感情
  73敘事詩詩歌的一種體裁,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通過寫人敘事來抒發情感74說理詩詩歌的一種體裁,常把深刻的道理隱含在詩詞語言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而傳達某些觀點。
  75雜體詩正體詩以外各種詩體,多把字形句法聲律押韻等加以特殊變化而來,獨出心裁帶些游戲性質。
  76偷春體律詩之一體,屬變體,指凡起聯相對而次聯不對者,謂之"偷春體",言如梅花之先春而開
  77折腰體律詩之一體,屬變體,指詩的首聯平仄合規,而次聯卻不能守相粘之律,如同中腰折斷一般故由此名。
  78獨木橋體詞的一種特殊體式,是指使用同一個字作為全篇或一半以上韻腳的詞。
  79打油詩舊體詩其中一種,也及俳諧體詩內容和詞句詼諧通俗不拘平仄韻律,傳為唐時張打油所創。
  80藏頭詩又名藏頭格屬于雜體詩的一種,有多種形式,但以將所要表述的內容藏于每句句首為常見。81神智體;一種近乎謎語的詩體,相傳為蘇東坡首創,也稱形意詩,謎象詩,多以意境作畫為表達方式
  82轆轤體;雜體詩一種。其用韻的一句被分別安插在每首詩的不同句,因其韻律似水井轆轤旋轉得名。
  83回文體也稱回紋詩,回環詩,是一種使用詞序回環往復的修辭方法無論正讀倒讀都可以朗朗成文。
  84寶塔體把一首詩的各句按字數多少排列成寶塔的形狀一般字少的句子在上各句押韻或隔句押韻
  85字謎體以字為謎底的詩也稱瘦語詩或隱語詩等,多用全詩各單句或全詩來拆解字形組成全片隱語。
  86詩詞靈感一種突發性創作沖動,多在無意識中萌生佳詞奇句,屬詩詞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因素。
  87詩詞立意中心立意為布局謀篇之根基,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第一種作詩必先命意,意正則思生,然后擇韻而用,如驅奴隸,此乃以韻承意,故首尾有序。(二)第二種是“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實質就是觸景生情、緣物興懷。(三)第三種是“意隨筆生”,不加布置。意隨筆生,而興不可遏,入乎神化,殊非思慮所及,或因字得句,句由韻成,出乎天然,句意雙美。
  88律絕的起承轉合:(一)起筆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時間、地點等,可引出下文。(二)承筆是承接開頭、或寫景、或抒情、語氣和緩,與上句自然銜接,不可松泛。(三)轉筆是轉折突起,陡生波瀾,有起有伏,力免平鋪直敘。轉筆有三:進一層轉,推開一層轉和反轉??偟囊笫寝D筆要能與前后相呼,活潑而不板滯為佳。(四)合筆是前三點的詩意合成,概括感悟點,進而表達作者的見解和主張,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詩的精華所在。合筆往往有畫龍點睛之妙。
  89詞的換頭煞尾:詞一般多分上下倆闕,其中起頭(即詞的首句),換頭(也稱過變或過片,即下闋的起句)與煞尾(即詞的末句)至關重要,有比豹頭,鳳尾。一般開頭多開門見山,振起全篇,結尾要神完氣足,余音渺渺。過片則不要斷了曲(詞)意,要承上啟下,前虛則后實,前實則后虛,須辭意斷而仍續,合而仍分,過變乃虛實轉換處也。過片的作用,也使上下片的內容有了變化和區分。所以詞往往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上片寫昔,下片寫今;或上片寫事,下片寫情景。當然也可以相反結構。
  90詩詞比興: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有的詩是個別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詠物詩;“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
  91詩詞意象詩詞核心構件將所要表達的情感寄托于一定的物象表達出來而達到更深層次的藝術效果。
  92字詞推敲選擇更符合情境的字詞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升推敲字詞的能力成為基本功之首。
  93詩詞用典用典是詩詞創作中常見表現手法之一多采用象征或比喻手法來強化詩詞表意抒情的效果。
  94詩詞鑒賞在讀懂讀透并消化的基礎上來綜述全篇,由表及里來分析出詩詞所表達的作者的特定思想情感。
  95不以詞害意紅樓四十八回稱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在此也可引申為不必硬求個別字詞平仄而妨害其意境表達。
  96詩無定法,詞有定規一語概括,活學活用此處不詳述。
  97對聯初始桃符,現又稱楹聯等,歷千載漸與詩詞融合,此處不詳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半小時學會詩詞格律
什么是詩詞,什么是律詩,什么是絕句?三者有何區別?
詩詞格律三日通
中國古代詩詞常識
詩詞創作淺談
詩詞韻律的基本常識——以寫作實踐鞏固所學理論_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博白县| 安义县| 华池县| 榆社县| 临泉县| 互助| 永康市| 河西区| 察雅县| 海丰县| 凉城县| 平远县| 阿瓦提县| 嘉禾县| 石楼县| 利津县| 旬邑县| 伊金霍洛旗| 枣阳市| 斗六市| 大安市| 渑池县| 雷山县| 油尖旺区| 九台市| 田阳县| 永昌县| 珲春市| 资兴市| 罗山县| 阆中市| 牟定县| 班玛县| 花莲县| 武山县| 科技| 萨嘎县| 永靖县| 桐梓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