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寄語:
時光總是匆匆,不經意間已是漫天落葉飛,年光漸逝!回看舊歲,多少人又多少事已漸漸模糊,只有這偶爾拼湊的幾行詩句,真實地記錄了那一瞬間的或熱鬧、清幽或閑適、寂寥,如今翻檢,皆如昨日。
和尚說:
這組詩和尚很是喜歡,有瑣事隨感,有懷古登臨,有問心禪悟,題材雖多樣,唯一顆詩心真實而已。其中“茫茫夜色中,獨提三尺劍”句爽利勁健;“我有詩書多未讀,不知何事費消磨”句真切可感;“總為縈懷拋不去,原來放下是新生”句新鮮蘊藉;“黃粱已熟幾人醒,還與此身同夢過”句如當頭棒喝;“滿苑風光只如舊,不知我是去年人”句情思錯綜。更有“郵亭里風如吼”之“吼”字,“木葉蕭蕭空里飛”句之“空”字,“一朵桃花眼底明”句之“明”字,“我與春風扶醉看”句之“扶醉”字,等皆錘煉精到,值得品味。
拈花之詩,輕靈精巧,頗見才思,其手法灑脫,或化用前句,或別出心裁,讀來既有生活之美,亦有內斂氣質。
特此推薦。
拈花一笑作品集第一期如下:
和尚引首
拈花一笑 作品集(第二)
日暮出禪房,春花緣路長。
行行忽忘遠,贏得滿衣香。
塵浮星色蔽,風過一天清。
朝霞奉紅日,林鳥囀春聲。
芳草年年綠,朱顏歲歲新。
東君偏吝嗇,不肯與幽人。
俗世盡昏盲,嘯聲掣地轉
茫茫夜色中,獨提三尺劍。
雪花昨日紛飛,一夜桃紅李肥。
叵耐東君底事,春風頻解人衣。
山水依稀舊事,畫中猶記芳姿。
慣看今日風貌,忽問伊人是誰?
一自靈均赴汨羅,兩千年里賦詩多。
于今試筆無佳思,但聽風聲似九歌。
(一)
試問英雄誰敵手,應候私語折神叟。
秦國冰輪今正明,杜郵亭里風如吼。
(二)
從來上令莫能違,更有范生論是非。
王劍森然冷如鐵,真須馬革裹征衣。
半生富貴半生貧,慣看人間丑與真。
也擬疏狂圖一醉,未防清淚入金尊。
十丈高臺今已非,三分荒土映斜暉。
建安盛事無尋處,木葉蕭蕭空里飛。
皎皎冰輪夜色真,洛陽城外水如銀。
翩然何處飛鴻影,不見陳王夢里人。
(一)
鐵鼓沙場聲愈悲,城頭烽火照殘旗。
十三武僧下山去,救得唐人四萬詩。
(二)
御筆題名功績事,千年古寺往來人。
當時烽火復誰見,只有碑中字跡真。
昔日音容竟做煙,忽聞消息在秋天。
誠知萬物有生死,擬把塵緣當夢看。
春來禪院細無聲,一朵桃花眼底明。
世界大千皆俗物,清心何處不修行。
長堤蘆雪亂紛紛,萬點斜暉裂彀紋。
翻空木葉飛蝴蝶,簌簌風聲不忍聞。
往日依稀笑語真,江湖已隔十年春。
眉下微痕鬢邊雪,屏前人對畫中人。
窗前落葉舞婆娑,爭遣年光逐逝波。
我有詩書多未讀,不知何事費消磨。
晚來飛雪壓孤城,地白林寒鳥不鳴。
莫道長宵皆冷寂,街前猶有一燈明。
夜半覺來傾耳聽,問誰喚我夢中醒。
樓外蛩聲猶未起,一簾月色扣窗欞。
久室芝蘭葉半頹,移將庭外綠重回。
此身合在陽光里,便向人間爛漫開。
紫薇經雨半凋零,黃葉隨風滿院庭。
路轉亭臺逢翠色,幽篁不語更青青。
山自巍峨水自流,花開花謝任春秋。
世間萬物本如此,憑甚無端說喜愁。
四圍秋草掩殘花,柳葉新黃透碧斜。
一夏匆匆真似夢,流光指上說芳華。
連日陰陰總未晴,滴檐打葉到三更。
依稀年少書燈下,一樣窗前聽雨聲。
高臺久置一時清,移得幽蘭向日盈。
總為縈懷拋不去,原來放下是新生。
四顧巍峨一色青,野花含笑徑邊生。
喧聲萬里隔山外,拂面微風悅鳥聲。
本是微塵無定蹤,青天偶聚似飛鴻。
一剎風吹渾不見,還歸渺渺太虛中。
知世夢間爭奈何,人間萬事盡蹉跎。
黃粱已熟幾人醒,還與此身同夢過。
淺白深紅淡淡開,直將春意點書臺。
莫言陋室才方丈,一段幽香沁我懷。
高堂圍坐酒頻斟,興到濃時話古今。
飲罷依依揮手去,滿街燈火夜深沉。
肉串魚排火上馨,圍爐談笑晚風輕。
琉璃杯滿同君酌,今夜冰輪分外明。
春深寂月照樓臺,一襲清風入戶來。
遙望長天星幾點,些些舊事忽徘徊。
暖日溶溶萬里天,新裁細葉軟如煙。
嬌兒嬉笑桃花里,我與春風扶醉看。
桃花含笑柳含茵,湖上群鴨逗水新。
滿苑風光只如舊,不知我是去年人。
二月紅妝枝上斜,凌空染透半天霞。
春風吹解堂堂去,落地猶開一萼花。
小園桃李向陽開,紫燕攜同淑氣回。
我自慣如常日看,任他春去復春來。
盡日南飛忘北飛,百花錦里醉晴輝。
庭前老柳發新綠,正是春風緩緩歸。
二月東風初試剪,菜花十里競相開。
時人也趁春來早,忙與蜂兒課蜜來。
寒冬風候久難勻,南國紛紛北國貧。
我與紅梅備詩酒,唯期初雪長精神。
和尚有話說
王和尚醉心詩詞,數年來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詩友,也涌現了一批不錯的作品。
王和尚會陸續發布一些詩友的優秀作品,社會浮躁,時光匆忙,總有些記憶需要留存下來。只要是優秀作品,和尚就會不遺余力來推薦。希望詩友們能從當代人的作品中尋找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巫娜 - 般若圓通來自六不和尚00:0006:27
如果您有好作品,請來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