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十九章“無為”
【原文】
老子曰: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意譯】
王者想奪取天下而去強行作為治理,我看這是行不通而不可能的。天下這個龐大的神妙的器物,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切人為的妄為都是徒勞的。自不量力的妄為者,將以失敗而告終;癡心妄想的奪取者,結果將會得不償失。
所以,對于大自然這個龐大的神妙的器物既不并駕齊驅,合一而同行,又可效法姿形,摹仿追隨;大自然熱時,我則溫而噓之,大自然寒時,我則涼而吹之;風雨雷電強暴來時,我則回避,風清月明柔靜之時,我則休息;任其天翻天傾和天生天滅,順其地載地覆和地長地成。不要人為的去違背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要無為的順其自然以成全美妙的“神器”。
正因為如此,圣人不私欲貪淫,不過份地安樂占有,以慈悲度人;不腐化墮落,不過度地享受榮華,以儉樸生活;不愚笨安定,不過格地強行妄為,而不敢為天下先。
【札記】
自然之道,要無為而治,凡事不可過份、過度、過格。亂天下和損身體者,皆由“甚、奢、泰”這“三害”所致。故善治天下和善養身者,要去“三害”全“三寶”,“三寶”者,一是慈,二是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三害”有為實無為,“三寶“無為實有為。
神器,是自然的大器,是生養和福澤人類的唯一保障。天下任何一個智者,欲求擁有的神器以私有獨占自利,這都是不可能的。一人智慮有限,天下的事理無窮,以有限的智慮去應付無窮的事理,這是行不通的。須知,人生有限,肉身短暫,以這短暫有限的智慮和生命去有為于神器的永存和無限,這是自不量力,幼稚愚昧的。如此類推,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尋和探求知識無限的海洋,其結果也是微不足道的。一切社會效應,都是短暫有限的,唯有道德效應才是無窮長存的。
圣人洞悉了整個人生和人類的文明史,所以才留下道德真經五千言,以啟迪和開示人類,唯有積功累德,學道修真,才是覺悟者的上乘選擇和終生的要務。
自然不可為,為者不自然。修道修自然,自然者大道,大道者天理,天理者虛無浩然之氣。道者氣也,自然也,修道就是修浩然之正氣,虛無之真氣,自然之神靈。神器者,大自然,大自然,自然而然。
修大道要無為,先天養性之學;習魔道,要有為,后天煉命之功。性命雙修法門異,動靜相兼不離中。有為不是,無為也非,同時有為和無為。是自然則進,非自然則退。靜則文火養,動則武火烹。相對而動,見機行事,按自然規律,為而不爭。治身如是,治國亦如是。安定則講仁義道德動亂則講刑律法制。光講仁義道德不行,甘露不潤無根之草;推行刑律法制不妙,鏟除雜草殃及青苗。唯有順其自然,德法兼施,道魔并行,執兩用中,執中用度,執度自然,方為最一層法門。
修行者,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一得永得,一失永失。丹是神器,丹是修行者人體生命體的結晶,丹是人體生命本原的再造和還原,丹是萬物之神,丹是宇宙萬物大自然。只要有道心入其門,順其自然的精勤修行,就會自然而然的得金丹而成其真。
用一切人為的所謂的思維智慧和方法技術,去調理身體和治理天下,都是臨時短暫而不可長久的,如果“甚,奢,泰”的持之以恒,將會事與愿違,徒勞無功。唯有心神中和無欲之際,才是性神當家走向自然之時。真修行者,有為入其門,無為入其室,無不為而出其室,走出門,走向十方和未來。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