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4】先生以博文為約禮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請開示。”先生曰:“禮字即是理字。理之發見,可見者謂之文;文之隱微,不可見者謂之理:只是一物。約禮只是要此心純是一個天理。要此心純是天理,須就理之發現處用功。如發現于事親時,就在事親上學存此天理;發現于事君時,就在事君上學存此天理;發現于處富貴貧賤時,就在處富貴貧賤上學存此天理;發現于處患難夷狄時,就在處患難夷狄上學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語默,無處不然,隨他發現處,即就那上面學個存天理。這便是博學之于文,便是約禮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