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教育意義認識的加深,出國留學是家長為孩子選擇繼續深造的又一種途徑。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針對出國留學政策的變化無不牽動著家長的心。特別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教育系統,是想要出國留學孩子的夢想之地,也是家長目光聚集的地方。想要成功實現赴美留學,對于以往的錄取案例就不能不重視,從中吸取經驗。
放榜季一過,美國各高校的錄取率也相繼統計出來。普通高校也依然競爭激烈,名校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下面一起瀏覽下目前統計出的常春藤盟校的錄取率結果,同時也重點分析下TOP50的名校錄取情況。
一、以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學校
看到上述分析數據,我們不難發現作為百萬留學生心目中的神校,斯坦福大學今年延續高冷傳統,總共只錄了5.05%的申請人。因為總錄取人數的35%來自于EA檔期且大多為美國本土學生,所以今年RD檔期發給大陸學生的offer總數還是屈指可數的。
以斯坦福大學為例,展示世界名校在RD檔期如何篩選大陸學生:
1. 標化分數及GPA達不到標準的。關于分數的重要性這里就不做強調了,總之SAT閱讀沒有680分(錄取數據里的25th percentile分數線)的學生,學校一定不會考慮。其它方面再優秀也起不了作用,因為學校為了省出時間精力審理材料會早早的把你篩掉。
2. 申請essay寫作細節不注意。每年都會有很多學生因為倔強固執的DIY而不聽取他人意見或其它原因在文書里暴露出自己心智不成熟、驕傲自滿等致命弱點。導致essay在這個環節被篩掉。
3. 不是目前高中校內綜合能力第一的。這條法則只在申請斯坦福或頂尖藤校競爭最激烈的RD檔期時生效。像斯坦福這類學校在RD檔期能發的offer非常少,所以不考慮在同一所國內高中錄一個以上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在RD決定錄取時把一所高中所有申請人材料過一遍,決定一個最優秀候選人。所以在美國、加拿大甚至新加坡的明星高中,校方負責人會硬性限制學生的RD選校,用拒寄成績單等手段阻止同校同學的內耗競爭。
4.沒有獨特的、有競爭力的經歷或者背景。通過上面三道程序篩選過后,名校面前的大陸申請人材料應該只有幾百份了。這時,它們一般會開始真正的所謂holistic review,尋找與眾不同,有特殊亮點的學生。對斯坦福這種學校來說,這類學生通過活動背景來找最方便,所以有國際競賽獎項及各種獨一無二國際經歷的學生最吃香。
5.因為頂尖大學都喜歡打開新市場、開辟營銷新天地,所以偏僻一點的二三線省市的學生可以綜合條件不那么牛也容易被認為'出眾',而優秀申請人眾多的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廣州等地區的學生想沖出包圍的話非常困難。
二、Duke Universit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Notre Dame University (杜克大學、西北大學、圣母大學)
同屬第一梯度的名校,但是錄取上不屬于大陸學生僅能夠“想想而已”的幾所院校。
按照以往經驗,更喜歡招收分數高的這幾所名校今年并沒有特別在意分數,因為它們在RD檔期也基本沒錄幾個學生,這是因為這些學校都在ED檔期錄了很多學生,并沒有留下多少名額在RD檔期,所以錄取標準看上去更像抽彩票,近年來愈發明顯的一個趨勢是這些學校喜歡把大批名額在ED檔期發出去(比如杜克大學在ED時分發了一半以上錄取名額),讓自己早早的就錄到一大批肯定會來而且綜合條件也絕對不差的學生,確保相對穩定的yield rate。提醒申這種名校時一定要記住:ED機會寶貴,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三、Pomona, Bowdoin, Middlebury, Harvey Mudd(前十水準的頂尖文理學院)
【Pomona College】
申請人數:8,091 (申請人數比去年多5%)
錄取人數:790
錄取率:9.76
常春藤盟校及部分名校2015年本科提前錄取數據:
大部分申了RD的學生都被拒了,再次證實了要申大牛的LAC的話,錯過了ED1檔期估計就沒戲演了。這是因為LAC都很小,每屆招生名額都非常有限(留給國際生的名額更是少之又少);最牛最受歡迎的LAC往往會在ED1檔期就用掉大部分錄取名額,所以到了RD時分就算申請人再強,也沒有位子給他用了…
四、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學)
【南加州大學】
申請人數: 51,800
錄取人數:9,050
錄取率:17.47%
USC已經連續好幾年充當避風港的角色。它在發offer之前就在官網上公布了今年的錄取數據:17.5%的總錄取率和去年的17.8%沒有多大差距。作為全美數一數二昂貴的大學,南加大每年都會多錄很多被拒得走投無路并且肯付全額學費的學生。今年USC還強力推出了一個新戰術:給很多學生寄春季錄取offer,告訴學生秋季沒名額了,但春季會錄取這學生正常入學,而這期間學生退學、yield rate偏差也確實會在春季出現的空位。
五、Vanderbilt University (范德堡大學)
這是今年RD檔期最明顯的分數控,在錄取結果出來前,范德堡貼在官網上的RD數據:錄取率9.5%,錄取人SAT閱讀分數的25%-75%范圍是750-800,并且100%的錄取人有leadership經歷或重大獎項,可以說RD檔期被范德堡錄取的大陸學生無一例外都是高分學生;雖也有很多絕對高分學生被拒,但沒有一個超低分學生能成功逆襲。
六、New York Universit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紐約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
今年RD檔期的兩大避風港,拯救了無數已遭遇幾連拒的學生。在名校整體提高要求,錄取大陸學生時越來越苛刻的時候,這兩所排名二三十檔次的學校還是收留很多被其他名校舍棄的學生,細心的學生只要觀察下就會發現今年的避風港都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波士頓學院,紐約大學,卡內基梅隆,羅徹斯特大學等。
七、UCB\UCLA (加州大學系統分校)
因為外州學生錄取名額被限,所以今年的中國學生錄取狀況比往年稍稍差些。雖然UCLA一如既往的錄了很多綜合素質高的高分學生,但是也比往年多拒了很多其他的高分學生。但是被拒的同學們大可不必絕望;你們還是很有可能下周收到UC--Berkeley的好消息的,因為雖然這兩所最頂尖UC的申請系統都是獨立運行的,往年數據顯示它們之間其實是有一定默契的:近年來越來越明顯的一個趨勢是只有最好、最強的學生會被兩家都錄,而沒有壓倒性優勢的學霸則會被其中一家錄取(被另外一家拒…)。在今年這兩家的州外錄取人數都被硬性限制的情況下,個人感覺這種趨勢會比往年還要明顯(PS:這倆學校的錄取規律是UCLA更喜歡多收高分高GPA黨,而UCB更喜歡既高分也在文書中淋漓盡致展現了個性的綜合型學霸)。
八、UVa (弗吉尼亞大學)
三四年前弗吉尼亞大學曾經擴招過中國學生,所以它變成了中國學生熱門申的match校。但是學校不可能永遠擴招啊!擴招之后很容易帶來over-enrollment;在申請人數暴漲的情況下,學校理所當然會提高門檻,多拒水準過高和過低的申請生來控制yield rate。這就是為什么今年EA UVa的學生被拒的非常多,而RD的學生也占到任何便宜。
九、Boston College(波士頓學院)-
BC是今年前40名校里的第一個避風港,拯救了很多被拒的沒學上的學生。其實BC從去年就明顯開始擴招中國學生了 , 因為學校排名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31,正好被那些志在前30的學生無視)且曾一度非常不歡迎國際生(國際生在所有新生中占的比例曾低至5%),所以很多中國學生對這個學費昂貴又清規多的教會學校不太感冒。BC逐漸意識到了這種情況不妙,導致它失去了很多中國學生帶來的利潤。所以它從去年開始明顯放棄yield rate(它去年的報到率僅有28%),招收了大量的中國學生。今年只是延續了去年的勢頭而已。
十、Brandeis, Boston University, Northeastern(布蘭迪斯大學,波士頓大學,東北大學)
這三所學校很多年來一直目標明確,想通過多錄中國學生的方式積累資金。這三家大學都會采用被譽為“全美最牛雙錄取”的Gateway Program多賺錢,而且經常會多錄很多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確保yield。今年布蘭迪斯和BU基本延續了往年的傳統,而東北大學則有了個新動態:它再也不看在海外讀高中的國際生的SAT分數了,基本轉為靠TOEFL來錄大陸學生。從錄取結果看,東北錄的大陸學生普遍都是需要多上語言課,所以錄取的學生也多為肯定會去報到的且相對低水準的學生,這是因為東北既想繼續刷高排名吸引這些除了它估計不可能被其他前50學校錄的學生,也想盡量拉高一些它較低的(19%)yield rate。
十一、Wake Forest(維克森林)
這個學校是最熱衷“不看標化看其他”的test-optional movement成員,所以就算你提交了SAT成績它也不會特別在意。WFU錄人非常看重文書(留那么多篇essay寫是有原因的)面試、活動及學校成績,而且非常喜歡對它積極示愛的學生。大家大可不必糾結為什么分數明顯不如自己的學生會被WFU錄;它真的不看SAT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