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成都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大力推進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作為整市推進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成都市近年來深入推進以土地實測確權和登記頒證為重點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模式,有力促進了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截至2015年6月底,成都市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362.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6.7%。

  一、主要模式

  (一)適度流轉經營。通過租賃流轉取得周邊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主要類型有:家庭適度規模經營、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目前,成都市種植大戶發展到1.3萬余戶,規模經營土地面積68.6萬畝,平均每個經營面積52畝。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557家,規模經營土地3.9萬畝,平均每個經營面積70.1畝。家庭農場成為成都市家庭適度規模經營的升級版。

  (二)股份合作共營。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聘請農業職業經理人發展規模經營;政府引導技術推廣、品牌服務、農村金融等社會化服務配套,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核心的“農業共營制”。全市共有36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采用農業共營制經營模式,發展“菜—稻—菜”、“水稻—食用菌”等糧經復合產業,畝均增效260元以上。“農業共營制”成為成都市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的亮點。

  (三)專業合作聯營。農民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園區),與相關社會化服務組織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基地(園區)內實行種子統供、農資統配、病蟲統治、生產統管、技術統訓、產品統銷“六統一”模式。目前,成都市合作社建設糧經復合產業基地(園區)350.2萬畝,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城鄉居民“米袋子”“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全程托管經營。農民直接或通過加入合作社,與專業化的農業管理公司簽訂托管協議,采取“生產全托管、服務大包干”方式,把繁雜的農活委托給專業機構打理,形成“農戶+專業機構”、“農戶+農民合作社+專業機構”的全程托管模式。目前,成都市土地托管規模達到2.6萬畝,在糧食、蔬菜、水果等產業上均有運用。

  (五)企業租賃經營。農戶將土地經營權自主或委托集體經濟組織租賃給農業企業,農業企業自主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并按照流轉合同約定向農戶支付土地租金。目前,成都市企業租賃經營的土地面積共101.2萬畝,平均每家企業100畝左右。

  (六)大園區+小農場由政府統一規劃布局現代農業園區,引導組建管委會,由管委會統一規模流轉土地,再通過劃分小單元方式返包給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農戶。園區圍繞規劃的特色產業,按照統一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產品品牌,開展標準化規模化經營。園區周邊基礎設施由政府配套,園區內的基礎設施由管委會統籌建設。目前,成都市共建設有此類園區29個,內有小農場1297個,經營面積10.7萬畝。

  二、政策舉措

  (一)做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以確實權、頒鐵證為目標,采取土地、臺帳、合同、證書、耕保金“五個一致”方式,對承包土地進行實測確權和登記頒證,村民小組完成率達99.4%。鼓勵農民通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形成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決議,形成長久不變決議的村民小組占比達88.6%。

  (二)改進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方式。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設立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和農村產權仲裁院,完善市縣鄉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機構,實施土地流轉使用巡查監管、土地流轉合同備案、土地流轉情況定期統計報表、土地承包流轉經營糾紛調處四項制度。構建土地流轉風險防范機制,組建涉農投資公司和擔保公司,每年增加注資6億元,同時每年按照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貸款余額的6%提取資金設立風險基金。

  (三)健全土地流轉扶持引導政策。分別制定糧食、蔬菜、獼猴桃、伏季水果、食用菌等10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意見和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行業協會等5類新型主體扶持政策,在資金、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強化正確的用地導向,出臺糧食規模化經營和“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扶持政策,對糧食規模經營和常年基本菜地給予獎勵。

  三、主要成效

  (一)促進了農業生產條件改善。通過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了“10個糧經產業新村建設成片推進綜合示范基地”、“7個產村相融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和“3條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帶”建設,整合各級涉農項目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入92.1億元,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76.5萬畝,推進糧經產業成片規劃、連片發展。

  (二)促進了土地資源優化配置。通過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引導更廣泛的生產要素向農業領域聚集,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加快推動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同步轉變。近年來,成都市累計實現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10327宗、295.8萬畝,建成標準化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155個、示范基地263個。

  (三)促進了新型經營體系構建。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農業職業經理人+社會化服務”、“大園區+小農場”、“農業企業+合作社+基地”、“生產全托管、服務大包干”等多種經營方式。全市培育發展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76家、農民合作社6190家、家庭農場2143家、持證農業職業經理人7903人。

  (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有力促進了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2014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13億元,同比增長3.7%;農業增加值370.8億元,同比增長3.6%。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提供了有利條件,201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4478元,同比增長11.5%,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26:1。

  四、幾點啟示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是基礎。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必須依照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村土地經營權登記頒證制度及管理辦法,構建“三權分置”機制,把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落到實處,為土地經營權穩定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二)規范土地經營權流轉行為是關鍵。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必須建立一套規范的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機制,健全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機制,完善交易規則和交易流程,加強對土地流轉的監管和風險防范,推進土地流轉的法治化管理。

  (三)加強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是保障。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必須依托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市縣鄉村服務管理網絡,引導土地經營權進入統一規范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立健全土地流轉交易登記備案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調處機制,確保土地流轉規范有序。

  (四)扶持農地農用規范發展是導向。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必須堅持正確的用地導向,緊緊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深化“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建設,研究制定鼓勵農戶以多種形式長期穩定流轉農村土地的扶持政策,培育發展一批運行規范的糧食、蔬菜等規模經營主體,堅決防止“非農化”傾向。

                              (成都市農委供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關于我市農村土地流轉的調研報告
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的調查與思考
土地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看看土地相關政策!
媒體三問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問題
宿州市人民政府 妥善處理六個關系 促進土地理性流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高平市| 松溪县| 庐江县| 象山县| 雷山县| 宁波市| 阳江市| 沧源| 温泉县| 九台市| 江油市| 澄城县| 阳新县| 昭通市| 襄樊市| 岱山县| 石景山区| 阿克| 徐闻县| 禹州市| 全南县| 马边| 五指山市| 石狮市| 平舆县| 冀州市| 榆中县| 固始县| 离岛区| 鹤峰县| 曲麻莱县| 桂平市| 呼和浩特市| 新泰市| 东兴市| 五原县| 宜春市| 宣威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