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違規藝人”封殺時間有多長?答:1年、3年、5年和永久等不同程度的行業聯合抵制;還可能協同其他行業組織實施跨行業聯合懲戒。
2月5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今日正式發布》(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將于3月1日起實施。這是行業首次明文發布演藝人員從業規范,首次明確對“違規藝人”抵制和復出規定,行業自律管理力度進階。
整份“管理辦法”共5個篇章22條細則,從從業規范到監管方式都給出了管理指引,尤其是對于違反從業規范的演藝人員,建議給予1年、3年、5年或永久的等不同程度的行業聯合抵制。對于受到聯合抵制的演藝人員如何才能“復出”,也給予了明確要求。這也是首次對于“對有違規行為的藝人封殺和在其改過后復出”有了比較權威的管理流程。
很多讀者,包括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官方微博,都把這份“管理辦法”的出臺解讀為“違規藝人懲戒和復出流程”。
由于這只是一個初步大綱,雖然對于演藝人員的從業規范有一定的規章規定約束,但可能在不少讀者看來,還是有點云里霧里,那就由小南幫大家解讀一下最為關心的幾個細節。
1、如何界定“違規藝人”?
答:有規可依,最終由結果由道德建設委員會書面通報
在“管理辦法”的第二章“從業規范”中,對于演藝人員的藝德藝能都給予了指引。比較明確容易理解的包括“因酒駕、無證駕駛、肇事逃逸、惡意滋事等擾亂公共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遵守與著作權相關的法律法規,樹立和強化著作權保護意識,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對于藝術創作中的抄襲行為肯定是不能允許的,“在營業性演出中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騙觀眾,或者以違背倫理道德、違反公序良俗的方式進行演出吸引觀眾;”以上這些規章,都是非常明確。
最近大家關注的“飯圈互撕”“藝人是否需要管理粉絲”等熱門話題,在“管理辦法”中也找到相關的答案,“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自覺抵制擾亂社會秩序、惡意攻擊他人等不文明行為。”
現在粉絲群體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未成年粉絲養成網絡暴力、鋪張浪費、為數據注水等追星行為是不可取的。當然,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涉及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范疇,但“管理辦法”中也指出了,演藝人員也有“配合”的責任。
目前僅僅頒布了規章,還沒有正式的“違規藝人”名單,“管理辦法”已經明確將設立道德建設委員會,且“道德建設委員會發現演藝人員涉嫌違反從業規范的,應當從行政管理部門、行業組織、成員單位及其他第三方渠道收集信息,并對演藝人員及其所屬單位提供的申辯材料進行評估后,提出具體處理意見,經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審議通過后報送文化和旅游部,并以書面通知向相關單位及個人通報?!?/p>
2、對“違規藝人”封殺時間有多長?
答:1年、3年、5年和永久等不同程度的行業聯合抵制;還可能協同其他行業組織實施跨行業聯合懲戒。
3、“違規藝人”還能復出嗎?
答:將由道德建設委員會綜合評議后給出答案
雖然這份“管理辦法”在部分規章上還顯得有點空洞,但畢竟是對于演藝人員行業自律的要求給出了管理、監督、懲罰等具體流程,并設定了有效機制。相信對于娛樂圈的規范化發展有更好的幫助。
【記者】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