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網無意間有看到了某專家學者說了語文的重要性,說高中的語文又要改革,而所謂的改革又是增加某題型云云,本人語文成績不差,高中也挺喜歡語文的,然而我還是要在此批判批判高中的語文教育與考試,且看我翻開其真面目,瞧瞧高中的語文教育與考試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我是個學理工科的,語文有很多東西我不懂,其實我也不想懂。比如復句,我只要知道哪些句子是復句、哪些是單句就可以了,根本不用也沒有興趣去弄清復句的類型。但為了高考,我們很多的人又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弄懂它,因為這些分數是必須得到的。當然我是幸運的,我是湖南考生,沒這些個考點,但北京等地的考生們就沒這么幸運了,他們要考! 現在語文高考的考試實際上是用素材、知識編成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等題型,這應該叫知識習題化。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提高做題能力,實際就是考試能力,即應試能力,這幾乎是我們那個時候,也是現在語文教學的全景。這就是廣大學生,乃至很多語文教師所厭惡的題海戰術。這種習題能培養學生什么呢?到了這一個地步,語文實際不存在了,語文沒了什么實際的價值,他被活生生地程式化、刻板化了,把生動的語文教學變成了枯燥的純技術訓練。這些習題既不能培養高尚健全的人格,也不能培養真正的語文能力,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培養學生如何投機取巧,如何選擇、判斷等等,說的嚴重點,語文中的某些題型對學生來說有賭博的意思。 再看看文言文。高考對文言文、語法的覆蓋面很廣,但只考很淺顯的知識。每個知識點上只出一道題,分值幾分。貌似對我們的負擔不重,其實說法謬誤的很!雖然某個知識點只考一個題,所考內容淺顯,但考生仍要對該項知識做全面系統的復習,從這個意義上講,出一道題與出N道題給學生帶來的負擔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題目多一點,考試的時候多做幾道,僅此而已。我們都是過來的人,高中的語文復習長達4個多月甚至半年,很多時間都是復習的雜七雜八的小知識點,也就是那些只考一個題目的這樣的知識點。 近來又開始考查病句了,使得學文章從來沒有并舉的學生,也要挖空心思到處找有病的句子來改,實在沒有必要,依我看,考察辨析病句的能力應該放在作文中,考生出現了問題,扣分就是,大可不必列個題目專門考病句。 作文也是個悲劇性的東西,我們在高中的時候,我們縣一中的老師倒是沒搞模板給我們來模仿,可悲的是,像岳陽縣四中這樣的學校,就喜歡搞很多的模板,發給同學們,而且叮囑他們要按模板來,不可以隨心所欲。為了使學生時刻按照模板辦事,在模擬考中出現太隨心所欲的作文就給你很低的分,讓你受打擊,不給你自由的發揮余地。我想,這樣的學校應該不少,若真是很多地方都這樣的話,所謂的作文又怎么能稱為“作文”呢?怕是要稱為“模仿寫作”了吧!高考的作文題也是太是水準了,什么“品位時尚”啊,什么湖北省的“入乎其外,出乎其內”啊,都是怪題,不符合學生實際。就像是教學生放牛,又要學生考騎馬,可悲! 我們的語文教育很可悲,當美國的小學生們早早的過了語言文字關,開始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時候,開始張揚個性表達和對社會現狀和歷史做出種種見解的時候,我們還在看著老師板書段落大意,還在埋頭對付諸如“下列詞句的解釋哪個是正確的”,或者其他沒有很多趣味和價值的腦殘題。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經感慨,中國的學生“只用稍大于1/10的時間學習科學知識,而有1/3的時間用在收效不大的語文課上”,“10年時間用來學習語文,確實大多數的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 對于我們這種學理工科的來說,語文僅僅是一門工具,為了學習一門工具而花這么多的時間,更是得不償失,而且嚴重影響對理科課程的學習。依我看,理科考生要取消考試語法和文言文,只靠閱讀和作文。閱讀就考常見點的,別抒情啊,還摸不到邊的,作文就隨心所欲,題目不要控的太死,給我們的空間要大。因為閱讀和作文,特別是作文,它能考查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提煉主題,構思布局等等,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抽象能力。 也許有人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消化。我承認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可是目前的語文教育誰能看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難道所謂的博大精深就是辨析句子、改錯別字、組句成段、模板作文、看文言文,挖空心思看看作者要表達個什么思想感情?可以這樣說,要是外國人看到我們中國人上語文課啊,肯定會說,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是扯淡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是假的吧,哪有說的那么博大啊!確實!中國的文化之博大是毋庸置疑的,為了傳承它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把這些任務交給喜歡鉆研語文的人,可以交給那些個到了大學學中文的同胞們。 有鑒上述,我認為我們的語文教育和考試應該分兩套卷子,文理分開,不用一套卷子。文科考的深,考的細,理科可以放寬一些,因為作為在大學就要放棄的一門學科,實在不應該去為難那些善于邏輯思考而不喜歡語文的同志們。但是我想說,文科的語文卷子也不應該是現在這種樣子,要體現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要顯得呆板,更不能程式化,這個轉變時很難的,但是中國的專家很多,只要他們肯朝這方面做,我想趣味語文會誕生的,最起碼不會使人生厭。 (省略n字,原因很簡單,要說的地方太多了,說不完,現在又要去吃飯,加之我說了也沒什么用,于是不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