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關節痛,手指也變形了,我是不是得了風濕病?風濕病就是類風濕嗎?”
“醫生,我關節痛吃止痛藥怎么不起作用?為什么我一停藥就復發,得了這個病可以根治嗎?”
一、什么是風濕病?
1.廣義上認為引起骨關節和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濕病。迄今為止廣義的風濕病已有100多種,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性、遺傳性、退行性、腫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
2.狹義上應該僅限于內科與免疫相關范疇的幾十種疾病。其中有些病還是跨學科的,如痛風,骨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等。
3.中醫所說的風濕痹病,又稱痹證,大多因為人體正氣不足或臟腑功能失調,感受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引起以肢體關節疼痛、腫脹、酸楚、麻木、重著以及活動不利,甚則關節變形、肢體痿廢或累及臟腑為特征的一類疾病的總稱。病變部位多在肉脈筋骨。
二、常見的風濕病有哪些?
西醫學的風濕病,亦稱“風濕免疫性疾病”,屬于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而這里的免疫并不是免疫力低,而是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器官和組織)。
主要包含以下4大類:
1.慢性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多發性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系統性硬化等;
2.脊柱關節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
3.骨關節炎:以機械性的損傷為主,表現為骨關節的退變、老化、骨質增生等;
4.晶體性關節炎:屬于與代謝或內分泌相關的風濕病,如痛風。
三、什么是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有以下特點:
1.晨僵:是指早晨起床靜息狀態下病變的關節出現較長時間僵硬,如膠粘著的感覺,在適當的活動后會逐漸減輕的現象。晨僵是類風濕關節炎常見特點但也是最容易忽視的,發病早期可能僵硬數分鐘活動后就好了,隨著病情加重,病變部位晨僵可能持續數小時才能緩解;
2.小關節受累為主:所謂小關節,就是各個手指的指尖關節,手掌的關節,腳趾頭的關節等等;
3.對稱性:就是左手疼,右手也疼;左腕關節疼,右腕關節也疼;
4.“天鵝頸”及“紐扣花”樣畸形:(如圖1)中晚期患者可出現在手指上,腕關節、肘關節強直和掌指關節半脫位等;
5.全身系統受累:除關節癥狀,還可出現皮下結節,心、肺和神經系統等受累;
6.不可逆性:若早期未能有效控制疾病進展,晚期患者關節會因骨質與軟骨的破壞而出現畸形、強直及功能缺損等,關節失去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造成永久性殘疾、喪失勞動力。
圖1: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的手指畸形
四、還有什么病會引起關節疼痛變形?
最常見的就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有以下特點:
1.越老越容易發病:有研究表明,55歲人群骨關節炎患者發病率為44%~70%,65歲以上人群中男性發病率約60%,女性則高達70%。也就是說骨關節炎是一種與年齡關系密切的退行性疾病,越老越容易發病。
2.負重和頻繁活動的關節:患者出現疼痛的關節一般都是負重關節和頻繁活動的關節,比如膝關節、髖關節等。以膝骨關節炎最為多見。
3.肥胖和勞損:由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等諸多因素引起。所以又稱為老年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
4.軟骨變性、破壞及喪失:骨關節炎基本病理改變為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進行性關節軟骨變性、破壞及喪失,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邊緣骨贅形成。
5. 主要癥狀:關節疼痛、壓痛、僵硬、腫脹、活動受限,甚至關節畸形。
圖2:骨關節炎(OA)患者手指遠端指尖關節背側出現骨性增生的結節
五、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兩大誤區
1.病急才投醫
很多患者早期出現晨僵,活動緩解后往往會忽略這個癥狀,只有當關節疼痛難忍時才會就醫,或者自行服用消炎鎮痛藥。
2.病急亂投醫
因持續纏綿的關節疼痛,病人容易輕信一些所謂的秘方、偏方和不知組成成分的“面面藥”。雖然初期服用“面面藥”可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疼痛能很快減輕,但是反復服用一段時間后止痛效果不盡如人意,反而發現自己臉變圓、肩膀變厚、腰變粗、肚子變大、人長胖了。大多數此類患者是因為服用了含有較大量“激素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
因此,如果有類風濕關節炎家族史,關節出現晨僵、疼痛、腫脹的人群,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風濕科就診,別輕易當做年老體衰而貽誤病情。
六、得了“類風濕關節炎”怎么辦?
雖然類風濕關節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改善癥狀、控制病情,延緩關節破壞,提高生活質量。
1.類風濕關節炎發病后的第一年是整個病程中最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反映病情的嚴重性及進展趨勢,同時,這一階段也是積極治療、阻止關節破壞及避免關節畸形的關鍵時期。
2.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和個體化治療。積極正確的綜合治療可使80%以上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病情緩解。
3.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濕藥物、糖皮質激素和生物制劑等。在臨床上大多聯合應用。
4.中醫治療講究三因并治,祛邪為先;調理氣血,滋補肝腎;活血通絡止痛,內外治結合,具有滿意的臨床療效。
5.除了服用藥物之外,患者還應防寒保暖,調暢情志,勿濫用藥物,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
作者簡介
湯小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就職于云南省中醫醫院,任風濕病二科主任。從事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年,擅長診治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等風濕免疫疾病。云南省高校中醫防治風濕病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痹病學后備學科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兼任云南省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云南省醫師協會免疫吸附學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云南省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學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等,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發表醫學論文60余篇,主編和參編醫學專著及教材9部,獲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6項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