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上甘嶺戰役。美軍在這次戰役中動用了除原子彈外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向僅有3.7平方公里的我軍防御陣地上傾瀉了190萬發炮彈,5000余枚炸彈,陣地的三頭被削低兩米。
在這個只能容納兩個連兵力的狹小戰場上,雙方不斷投入兵力,陣地反復爭奪達59次,美軍出動總兵力6萬人,志愿軍總兵力共4萬人。在歷時43天的戰役中,志愿軍雖付1.15萬人傷亡的代價,共殲敵2.5萬人。
這次戰役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是局部戰役中使用炸彈數量最多的一次,上甘嶺被炸成一片焦土,連巖石被炸成黑色粉末。戰斗最激烈時,每秒就有6發炮彈落在陣地上,坑道被炸短了五六米。
地面戰壕被炸平了,志愿軍戰士就轉到坑道中繼續戰斗。敵人沖上來,志愿軍戰士就出來將他們消滅。在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中涌現出黃繼光、孫占元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美軍在白天占領陣地,而晚上在坑道中的志愿軍戰士就出來奪回陣地,雙方你爭我奪,反反復復。坑道中的士兵成為了美軍極大的威脅,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占領陣地也不得安生。
志愿軍反擊部隊在坑道戰士的協助下奪回陣地。
經過十幾天的坑道拉鋸和消耗,志愿軍在強大火力的支援下,開始了反擊,火箭炮像暴雨一般向敵人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