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唐人街,是除了美國舊金山唐人街之外,北美第二大唐人街。2018年4月22號,溫哥華市政府在唐人街的“中華文化中心”向在溫華人在歷史上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道歉,無數在溫華人都留下了遲來的激動的眼淚!
洛夫的詩----《漂木》
我們沒有更高的奧義,
并不比一片草葉的存在,
更具先驗性,
在神的面頰上,
我們仍只是一滴永恒的淚!
加國政府的道歉歷程
1. 2006年,聯邦政府總理哈珀正式就人頭稅一事向全加華人道歉,并給與在世的人頭稅受害者每人2萬加元的賠償,同時將這段歷史寫進教科書。
2. 2010年,大溫地區新西敏市政府向華人道歉。
3. 2014年,卑詩省長向華人道歉。
4. 2017年,卑詩省政府永久刪除了排華法律條文,
5. 2018年4月22日,溫哥華市政府向華人道歉。
至此,大溫華人終于等來了加拿大主流社會的一致道歉和認同。
加國政府的道歉背景
1. 1870年代,已經成立聯邦的加拿大政府,為了拉攏卑詩省加入聯邦,開出了將太平洋鐵路通往卑詩省的誘人承諾。然而現實很殘酷,光是打通部分落基山脈就已經讓洋人勞工打退堂鼓了。但是,一旦鐵路無法竣工,卑詩省很可能加入美國,那么加拿大的歷史也將重新改寫。在這危急時刻,太平洋鐵路公司決定從中國廣東招募勞工。
果不其然,先后有1.7萬名廣東勞工來到卑詩省的鐵路施工現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中國人的勤奮和任勞任怨,在1885年的11月17日順利打通了太平洋鐵路。但也有4000多名同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永遠長眠在鐵軌之下。
2. 太平洋鐵路竣工后,九死一生的華工們,本以為可以得到安定的生活,然而有著加拿大國父之稱的首任聯邦總理“麥克唐納”(john Alexander macdonald)竟然污蔑這些為加拿大建國做出突出貢獻的華人勞工“和他們(西方人)缺乏共同利益,價值只不過和向美國借來的機器或其他耕種工具一樣”,這就促成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人頭稅法案”, 人頭稅于1885年開始征收。
3. 剝奪華人投票權
4. 1887和1907年的排華風暴
5. 1923年的排華法案
唐人街景點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Dr. Sun Yat-Sen park),位于carrall street 578號,是第一座中國以外的明代古典園林,曾榮獲2011年國家地理全球城市花園綜合大獎。公園由50多位中國園林設計家設計建造,所用材料多自中國運送而來,歷時2年,于1986年完工。園內的曲徑亭臺、小橋流水都保持著中國傳統園林的自然風光,如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精美的盆景,和翠綠的池塘。在夏季,園內還會舉行古董和珠寶等的藝術展覽,周五晚上還會有多種音樂表演,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如中秋、春節等,公園更會舉行盛大的慶?;顒?。
中山公園被稱為唐人街象征的中山公園坐落于唐人街的入口處。這是一座明朝樣式的中國傳統庭園,是模仿蘇州庭園興建而成,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便以中山命名。 傳統中國的古典花園韻味,就在亭臺樓閣、歲寒三友松竹梅和水池小溪中,身處異鄉,卻在此觀得蘇州之美,感覺說不出的奇妙。中華文化中心
2018年4月22日,溫哥華市政府向華人道歉,就是在這兒舉行的。
中華門牌坊
中華門,是1986年溫哥華萬國博覽會中華閣的一部分,在博覽會結束后被捐給了唐人街。在此后的十幾年中,富麗華美的中華門一直是唐人街的象征,直至2001年,中華門因年久失修而徹底毀壞。2005年10月22日,在廣州市與溫哥華市結為友好城市20周年以及廣東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結為友好省10周年的慶典上,廣州市在位于east Pender street的中華門原址上向唐人街捐贈了一座新的中華門,新中華門不僅成為唐人街的代表,也成為廣州和溫哥華兩地人民友誼的象征。
華人紀念碑
華人紀念碑(chinatown memorialmonument),是雕塑家程樹人先生之創作,該紀念碑以“中”字為主柱,碑體前后刻有“加華豐功光昭日月”,“先賢偉業志壯山河”。碑體兩旁之銅像,為“艱苦建筑鐵路之華工”及“華裔軍人英勇衛國之雄姿”,藉以表彰當年先賢之辛勞及光榮事跡。
其他景點
1. 廣州巷的“西漢鐘
2. west pender street 的“百年風云大型壁畫”
感悟
今天,中國人一提到移民,基本上就想到加拿大,想到加拿大的富庶,想到加拿大170萬華人的美好生活,殊不知這些華人先輩在加拿大那是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的,由于他們的不斷抗爭和努力奮斗,才有了如今加拿大華人的美好生活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