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張大爺在5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之前一直服用降糖藥控制血糖,前段時間聽朋友說,中藥控糖更靠譜,說黃連的降糖效果跟二甲雙胍的降糖作用差不多,于是服用中藥降糖,以此來減輕西藥的副作用。黃連的降糖效果真的比二甲雙胍還要好嗎?
中醫學將糖尿病納入到“消渴”范疇。中醫研究發現,消渴是因為五臟虛弱、陰虛燥熱而引起的以形體消瘦、多尿、多食、多飲為特征的臨床病癥。稟賦不足、勞欲過度、情志失調以及飲食不節等均可能導致消渴;臨床研究認為,其發病機制為五臟虛弱、燥熱陰虛,其發病過程以燥熱為標、陰虛為本。病情遷延則會導致陰陽俱衰、氣陰兩虛;因為臟腑虛損而引起病變百出,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則會因虛陽上浮、陰液耗損而發生陽竭陰亡。陰虛內熱而導致津液損耗,血脈虛澀而形成血瘀。對于津傷燥熱者來講,其病位主要為肺胃;氣陰兩虛者,常常表現為肺脾腎不足,主要為脾腎兩虛。陰損及陽則會導致五臟俱衰,陰陽兩虛。而各證之間又常常夾雜著瘀血之證。因此臨床治療應堅持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的原則,并輔以滋腎、健脾、養胃、潤肺、益氣養陰、清熱生津等治療。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侗静菡x》曰: “黃連大苦大寒,苦燥濕,寒勝熱,能瀉降一切有余之濕火?!秉S連可“瀉心臟火”、“去中焦濕熱”。徐靈胎先生也認為“苦屬火性易熱,而黃連至苦而反至寒,得火之味與水之性,故能除水火相亂之病,水火相亂者,濕熱是也。凡藥能去濕者必增熱,能除熱者必不能去濕,惟黃連能以苦燥濕,以寒除熱,一舉而兩得焉?!?/p>
現代藥理實驗研究表明,黃連素與二甲雙胍具有相當的降糖效果。至今,黃連素已經被應用于幾個臨床實驗中。研究顯示,予以黃連素0.5g每日3次在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中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且與二甲雙胍相比,治療13周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降低2%。除了降糖作用,黃連素還具有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這2個中心隨機雙盲的實驗中,在黃連素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減低了0.9%,而且其他的指標包括血糖和血脂都得到顯著改善。在短期的臨床實驗中,只有觀察到少量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如腹瀉、脹氣和便秘,肝功能沒有明顯的改變,但也有可以改善肝功能降低轉氨酶的報道。這些表明,黃連素使用以上的應用劑量沒有肝腎毒副作用。盡管國內研究表明,黃連素的確具有降糖作用,但只有通過大規模長期的臨床實驗才能準確評估其治療糖尿病的療效。
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藥湯劑
1、 三黃丸
《千金方》中用黃連、黃芩、大黃為蜜丸制成三黃丸,治療消渴不生肌肉及熱渴。
2、 千金黃連丸
源自于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由黃連、生地兩味中藥組成,其中黃連為君,苦寒性燥,入心瀉火解熱毒,生地為臣,甘寒質潤,入腎滋陰益精血;兩藥合用,清上滋下,共奏滋陰清熱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