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奶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嬰兒是最難“伺候”的主子,因為他們哭鬧可是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時間。
每次帶著嬰兒出門想必是每一個媽媽頭疼的事情,因為外面不比家里,孩子如果在公共場合大哭,影響的可不只是能夠包容他的家人,還有很多不會包容他們的陌生人。這時候,成為眾矢之的的就是孩子的媽媽。
最為尷尬的公共場合應該就是飛機了,因為飛機的密閉性,家長想把孩子帶離都做不到,只能哄孩子。
如果短時間哄不好,就會造成周圍乘客的抱怨。
近日,一架飛機上就發生了嬰兒哭鬧不止,母親哄不好遇乘客喊話:“管好孩子”的情況。母親聽到后怒懟乘客:“有本事你們一輩子別生孩子。”
這件事發到社交平臺上后,引發了網友的討論,大家對于這位母親的做法多數都是支持的。
因為孩子是個嬰兒,大人也盡力的哄了,但是可能是飛機氣壓變化的原因,導致了孩子身體不適才造成的哭鬧,并不能馬上哄好。
由于乘客的不理解,最后逼得媽媽說話有些偏激,情有可原,網友們還是希望社會能對嬰兒的哭鬧多一些包容,給母親多一些的理解。
嬰兒沒有足夠的自身約束能力,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想到更多好的方法去阻止孩子哭鬧,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怎樣做才能降低對周圍人的影響。
古話說得好“辦法總比問題多”。
01.阻止孩子哭鬧
嬰兒哭鬧的理由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家長在搞清楚孩子因為什么哭鬧后,對癥下藥才能有效的阻止孩子哭鬧。
嬰兒來到陌生的環境下,往往會哭鬧告訴媽媽他們害怕,這時候家長可以多抱抱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或者給孩子帶一個有帽檐的帽子,縮小孩子的視力范圍。
隨身攜帶奶瓶和哄睡的玩具;
在排除其他三項原因后,考慮的就是孩子是不是身體不適,如果是身體不適,要盡快送醫或是減輕不適的感覺。
孩子坐飛機耳壓的變化是孩子哭鬧的原因之一,給孩子喂奶,吃零食都可以,增加吞咽的動作會緩解這種不適。
02.降低對周圍人的影響
孩子哭鬧,家長可以把孩子轉移到人少的區域。
對于飛機、高鐵這樣的密閉空間,家長可以提前備好耳塞,在孩子沒哭的時候就發放下去。
預防措施做好了,也就避免了孩子哭鬧時會和周圍人爭吵的可能性。
文章的最后,還是希望大家對于嬰兒公共場合哭鬧的情況多一些寬容,每一個母親都不容易,請給她們一些時間去哄孩子,不要做火上澆油的事情。
今日互動:家長們在孩子嬰兒時期出門前都準備了些什么?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育兒過程中,育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也有很多來自寶寶們愛的反饋,讓人心生溫暖。
關注【牛奶媽媽】,在這里新手爸媽們能更加了解幼兒心理,輕松解決育兒難題,讓我們和可愛的寶寶們共同成長和進步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