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
現代醫學認為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本病在數日至數周內痊愈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風團反復發作,時重時輕,持續1-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急性風疹,風邪為主,神闕閃罐,祛風散邪;
刺血少商,中沖耳尖,走罐肺俞,拔罐肩髃;
瘙癢為甚,止癢三穴,走罐曲泉,血海蟲窩;
慢性風疹,血虛風動,養血祛風,三里曲池。
@程氏針灸_谷雪:【肚臍拔罐】說起肚臍{神闕}拔罐,有人會張大嘴巴,這能行嗎?肯定告訴大家只要方法得當這是可以滴。一老患者被蕁麻疹困擾因工作暫時不能就診,電話求助,囑其自行神闕穴閃罐,今日接到回復述疹已大減,擇日系統針灸治療。中醫認為蕁麻疹病因主要為風邪侵襲,治療首當祛風,此時神闕閃罐恰可奏效。 配圖神闕 |
@程氏針灸_程凱:#蕁麻疹#神闕閃罐,祛風散邪,適用于蕁麻疹初起。所謂閃罐,就是拔上馬上取下,再迅速拔上,如此反復,一閃一閃,以收祛風之妙。 |
@程氏針灸_程凱:#穴位每日談#肩髃(yu),位于肩部肩峰端下緣。臂外展或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一可治療肩部肩關節活動不靈活、疼痛等疾病,另一方面,還可治療蕁麻疹。方法:先以刺血針在穴位皮膚上點刺五至六下,然后再在上面拔罐以祛除風邪。注意不要出血過多有凝血功能障礙的人禁用。 配圖肩髃 |
按語:
蕁麻疹典型癥狀為急性突然發病,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淡紅色,中央蒼白,風團大小不一,形態多樣,皮損可隨瘙癢而增多,融合成大片。發作時間不定,一日可多次反復發作,持續半小時到數小時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跡。發病部位不定,可泛發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部分患者以鈍器在皮膚上劃痕后,局部出現與劃痕一致的風團,即皮膚劃痕試驗陽性。
神闕又名臍中穴,心腎交通之門戶,任脈的要穴,任脈總領人一身的陰經,督脈總督諸陽經,任督二脈共起于胞中,一前一后,互為表里,共理諸經百脈。故神闕相通于諸經百脈。通過拔罐對神闕穴的刺激,起到祛除病邪、調整臟腑陰陽、經絡氣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肩髃穴有“消隱風之熱極”作用,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故取肩髃穴刺絡拔罐,配以肺經井穴少商、散風退熱要穴耳尖刺血,肺之背俞穴肺俞拔罐,則能清泄上焦肺胃積熱,排郁散結,予病邪以出路,風邪得清,濕熱得排,郁結得散,則疹退癢消。
如癢甚可在膝關節內上方的止癢三角區內走罐,這個三角區內有三個穴位:肝經合穴曲泉,脾經血海,經外奇穴百蟲窩。肝藏血,脾統血,曲泉與血海配合,共收養血之功,血行風自滅,養血以祛風止癢。百蟲窩是止癢的經驗效穴,配合血海迅速止癢。
慢性蕁麻疹,多血虛生風,與外風互結,遷延難愈。此時養血更為重要,故加胃經合穴足三里和大腸經合穴曲池,兩穴分別歸手足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平時多點揉有助養血祛風。
體驗:
案例:
多年以前,我和夫人去黃山旅游,為了看日出,住在半山腰的賓館里。隔壁住著一對來自湖北的新婚夫妻,與我們年齡相仿,約好了第二天一起早起登山看日出。
第二日早起,山上下起了蒙蒙細雨,我們披上租來的塑料雨衣,一路向山頂爬去,趕著看到了日出美景,卻也累得出了一身透汗。由于裹著雨衣,感覺皮膚悶熱潮濕難忍,因到賓館,湖北男突然敲門進來,跟我說:“哎呀,你快幫我看看吧,我怎么突然身上起了很多的大疙瘩,非常癢,撓撓這個地方下去了,那個地方又起來了。該怎么辦???”
我一看,這是蕁麻疹啊。可是我是去旅游,不是去出診,又沒帶什么東西。恩,這時候我看到了剛剛吃的還剩下半瓶的一瓶桃罐頭,嗨,就它吧。我把里面的罐頭倒出來,清洗了一下,當做火罐用??墒俏覀儍蓚€都不抽煙,哪來的火啊,沒辦法,又去找賓館服務員找了一個火機。沒有棉球,就打火機對付著用吧。我讓他躺在床上,露出肚臍,用罐頭瓶在他的肚臍上做起了閃罐,直到他的肚臍部位的皮膚充血發紅。
此時,天已大亮,雨過天晴,太陽出來了,我們換了衣服繼續登山觀景,此時他全身的風團已全部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