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湖北省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2016年3月,在鄂的大宗淡水魚體系崗位科學家和試驗站站長及其團隊成員,圍繞十三五湖北大宗淡水魚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對策,對主產區開展調研。通過走訪當地行政主管部門、養殖戶、合作社等,并與湖北省水產局的領導進行了座談,對湖北的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了梳理。

一、湖北養殖基本概況

湖北淡水產量連續20年居全國首位,已經成為基礎產業和漁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

1.養殖產量穩步提高,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十二五期間,湖北大宗淡水魚發展迅速。2010年,湖北省青魚、草魚、鰱、鳙、鯉、鯽、鳊、魴的產量為244.98萬噸,占全國大宗淡水魚總產量的20.43%。2015年,大宗淡水魚產量為307.42萬噸,比2010年增加25.49%,占全省淡水產品總量的67.43%;其中,青魚產量11.64萬噸、增加37.62%,草魚產量94.74萬噸、增加22.72%,鰱產量69.81萬噸、增加16.68%,鳙產量44.49萬噸、增加26.14%,鯉產量19.12萬噸、增加20.07%,鯽產量47.87萬噸、增加37.7%,鳊魴產量19.74萬噸、增加45.93%。從單個產品產量在全國的排名來看,青魚、草魚、鰱、鳙4個品種居全國第一,鯽魚和鳊魴居全國第二,鯉魚居全國第五。

2.苗種繁育量快速增長,成為我國中部苗種供給中心。

2010年,湖北省繁育淡水魚苗750億尾,淡水魚種82.03萬噸,分別占全國總量的20.79%和26.58%。2015年,繁育淡水魚苗1159億尾,比2010年增加54.53%。現有大宗淡水魚苗種繁育基地285家,其中長江四大家魚監利老江河原種場等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4家、黃岡市異育銀鯽“中科3號”等省級水產原良種場11家。同時,規模化投產了“中科3號”“長豐鰱”等優良品種,每年約50%的魚苗銷往周邊省份,為周邊地區開展大宗淡水魚養殖發揮了重要的苗種供給作用。

3.加工工藝不斷創新,生產規模穩居全國第一。2015年,全省共有大宗淡水魚加工企業187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6家、省級龍頭企業50家。開發了青魚、草魚、鰱、鳙、鯽、鳊、魴等大宗淡水產品加工,產品涵蓋從冷凍產品、干腌制品等初級產品到休閑食品、魚糜制品、保健制品等精深加工產品等10大系列50多個產品。加工工藝由傳統“三去”向預制調理、生物酶解等精深加工發展,開發出利用魚加工副產物制取魚膠原蛋白肽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清潔聯產工藝。年加工能力129萬噸,年產加工品82.61萬噸,居全國淡水加工品總量第一,其中魚糜制品25.71萬噸、干腌制品21.22萬噸、冷凍品13.37萬噸、冷凍加工品19.13萬噸、罐制品3.18萬噸。擁有“洪湖漁家”“鄂州武昌魚”等中國馳名商標3個,“老巴王”“汈汊湖”等省級著名商標21個,“海子湖青魚”“長湖鳙魚”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7個。

二、大宗淡水魚產業存在的問題

1.水源缺乏、養殖環境污染嚴重。湖北省傳統的水產養殖方式基本上都是開放型的,水源多來自長江、湖泊、水庫,水源充足,水質在很大程度上能滿足水產養殖業的需求。但是,近些年,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工業化進程以及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日趨突出,養殖水源緊缺,水量不足,水質急劇下降,水體富營養化加劇,生態濕地急劇減少,加上工農業污染,給水產養殖業帶來了重大影響。此外,由于水產養殖本身也有飼料、藥物等投入品,相關養殖廢水排放標準還沒有建立,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水產養殖水環境的惡化,極大地削弱了養殖水體的生產能力,制約了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

2.養殖產量與養殖效益矛盾的問題。大宗淡水魚養殖以草魚為主,多數是年底集中捕魚。出魚的時候往往價格都比較低,不好賣,養殖戶無法議價。地區內沒有協調機制。湖北草魚產量占22%,鰱占16%,鯽占11%,鳙占10%。普遍反映2015年的草魚魚價低,草魚9元/千克,鰱價格2.8~3元/千克,鳙9元/千克,鯽10元/千克,養殖效益低。草魚養殖的利潤為1000~3000元/畝,鯽和魴的價格較好,具有較好的利潤空間,每畝收益在4000元左右。一般情況下,飼料占據了60%~70%的養殖成本,餌料系數在2左右。和淡水產值第一大省江蘇比較,除鳊魴外,湖北所有的大宗淡水魚的價格均低于江蘇(圖1),而湖北大宗淡水魚在淡水養殖產量中占68%,江蘇的大宗淡水魚占淡水養殖的產量僅43%,廣東只占20%(圖2)。

3.養殖病害頻發,引發較大經濟損失和質量安全問題。由于養殖環境污染和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魚類病害問題頻發,一方面導致巨大經濟損失,另一方面,病害嚴重導致魚藥濫用、耐藥性產生與水產品質量安全無保障。通過調研發現,用藥最多者一年每畝平均用藥超過1000多元。除去養殖成本價,一年純利潤所剩無幾。因病害問題漁民在養殖中使用抗生素,存在用藥不規范、不科學等問題,導致水產品藥物殘留問題突出,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僅如此,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水產養殖用藥98%以上是從畜禽藥或人用藥借用過來的,水產專用藥物問題特別突出

4.分散經營與水產品安全問題。盡管目前水產養殖的規模化程度較高,如仙桃市組建了30多家專業社和家庭農場,洪湖市40多家水產專業合作社組成的合作聯社,但仍有相當部分的養殖戶仍處于分散經營、各自為陣的現狀,標準化生產普及率不高,漁需物等的投入監管無法全方位覆蓋,給水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帶來嚴重隱患,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敏感問題。

三、從生產到市場銷售產業鏈中的環節問題

1.池塘基礎設施較差,難以滿足產業化發展要求。大宗淡水魚是湖北省傳統養殖魚類,其養殖模式、規模、設施依然沿襲傳統,呈現出規模偏小、經營分散、設施陳舊等特點。在養殖模式上,依然是混養、專養、套養三種,雖然推出80∶20等優化模式,但總體缺乏創新。在規模上,沿襲聯產承包責任制時規模,國有漁場、集體漁場改革時大部分以家庭為單位,養殖面積10~30畝。近年來雖然推行水面流轉和規模經營,但力度不大,政策不完善,成效不顯著。在養殖設施上,目前分精養魚池、塘堰、河溝、湖泊、水庫等,許多地方的池塘開挖時間很早,有些甚至已有百年歷史。這些池塘缺乏科學的規劃布局、建設標準較低,基礎條件較差。主要存在不連片,水深過淺,面積大小參差不齊,塘基沒有建設保護設施、崩漏情況嚴重,塘基基面寬度不夠,沒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缺乏規范、標準的路網、電網等問題,未實現水產養殖尤其是池塘養殖的水、電、路“三通”,投餌機、增氧機、抽水機“三機”配套,以及長途運輸活魚設施配備等方面。近年來,雖然加大精養魚池改造力度,但由于國家及政府對水產養殖業的資金扶持有限,老化魚池偏多,改造標準亦不高,據統計,未經改造的塘堰、河溝面積在荊州市就有近15萬畝。池塘的設施老化陳舊嚴重制約了淡水養殖業的生產發展。

2.苗種退化嚴重、親本更新亟待加強。水產良種是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目前湖北省主養大宗淡水魚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苗種優勢性狀退化嚴重,抗病能力差,對整個養殖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亟待優良品種進行替換。由于各級政府對水產苗種生產支持力度低,水產親本更新與良種培育一直未列入國家補貼之中,從國家層面上每年只有幾百萬的保種育種經費,相當數量的國家級場保種育種經費完全需要自籌。地方各級政府對苗種生產的經費雖然盡量給予支持,但數量有限,親本選育、種質保存和良種推廣工作遠遠達不到生產實際要求。目前,已有的新品種優良性狀主要集中在生長速度方面,而對肉質、抗病和適合加工的品種研發嚴重滯后,特別是產量位居淡水養殖品種第一的草魚至今還沒有選育出一個新品種,與產業發展地位極不相稱。

3.飼料價格上升,養殖成本增加。飼料投入在水產養殖業投入品中占有很大比例,養殖戶十分重視飼料質量和價格問題。飼料價格增長過快,也是養殖戶最頭疼的問題。魚飼料價格已達到3500~4000元/噸,養殖餌料系數多數在1.8~2.0甚至更高,飼料價格連續上漲,而大宗淡水魚價格基本上沒有任何變動,導致養殖經濟效益低下,給養殖戶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此外,與畜禽飼料相比,魚類營養學的基礎研究仍較薄弱,在設計配方制定營養標準時,很難達到各營養素的全面合理和平衡,影響飼料質量,也影響魚類攝食和生長情況。

4.水產品運輸設施落后。水產品的運輸、儲藏設施或裝備比較落后,目前銷往外地的水產品幾乎都是活體運輸,大部分運輸車輛上只有簡單的增氧設備,這種簡單的運輸設備只能保證產品近距離運輸,長途運輸存在很大的風險。遇到交通堵塞,需要更長時間。如果運輸設備差,水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死亡,到目的地后只能低價出售,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5.產品精深加工欠缺,品種單一,附加值不高。湖北省大宗淡水魚產量大,價格便宜,加工量小,加工技術低,主要以低溫冷凍和干制、腌制為主,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均很低,加工產品主要是魚糜、冷凍品和干腌制品,因此大宗淡水魚價格波動較大,甚至部分地區出現“壓塘”現象,嚴重制約了湖北淡水漁業的持續發展。據統計,2015年,荊州市37.8萬噸加工水產品中,有9.7萬噸是冷凍品,20.6萬噸是魚糜和干腌制品,罐頭制品僅0.1萬噸,水產保健食品及其他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少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究其原因,一是大宗淡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如大宗淡水魚由于自身含水量高達70%~80%,加工后干物質少,不易保存,影響質量穩定;大宗淡水魚加工廢棄物如魚鱗、魚皮、魚等得不到綜合利用,直接拉高原料價格,影響加工效益;加工產品土腥味重,去腥味技術不過關,影響加工產品口味等。二是加工企業規模小,投入不足,新產品研發力量薄弱。荊州市水產品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是個體民營企業,由于資金有限,融資困難,導致設施設備簡陋,效益低下,新產品研發更是力不從心。因此,亟需開發適宜加工的大宗淡水魚品種及養殖模式,構建適合現代消費需求和規模化加工的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體系,提高大宗淡水魚加工比例,以促進大宗淡水魚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6.市場信息缺乏、銷售渠道不暢,信息化程度低。從生產到市場銷售全產業鏈環節,本次調研的受訪人員普遍反映,市場信息缺乏,銷售渠道不暢,多數仍然依靠個人建立的人傳人信息渠道,從媒體、政府主管部門、網絡等獲得的市場信息少,整個產業的市場信息化程度低。有些養殖戶在不了解市場信息與價格變化規律的情況下,盲目將養殖產品壓塘、賭價格,結果造成價格更低、產品更加積壓、更加銷售不出去的局面,嚴重影響養殖收益,漁民養殖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

7.基層水產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調研發現,全省縣、市、區級水產推廣服務體系薄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大量精簡,鄉鎮上水產技術人員嚴重不足,且人員變動頻繁,造成基層水產站人員少、任務重、不夠用等狀況。再加上基層水產養殖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導致漁民在養殖過程中一些技術需求不能滿足,如魚病前期準確診斷監測、魚藥準確使用量、水質調控、飼料投喂等技術難以操作及推廣。在結構調整方面也缺乏技術支持。

8.國家惠漁政策乏力、財政支持不足,對漁業發展投入有限。近幾年,國家政策惠農、財政支農力度明顯加大,但對漁業的支持力度并不大。與其他農業行業相比,大宗淡水魚養殖戶尚未得到與農民平等的惠農政策,養殖戶和合作社普遍存在資金缺乏的問題,漁業機械與投入品補貼政策缺乏,養殖權制度仍需完善。主要表現在漁業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支持政策體系。多年來,我國對漁業的支持主要是少量補貼的方式,而在綜合開發、水產科技、病害防控、良種技術推廣等生產發展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目前,據統計,財政支漁資金占國家財政支持農業資金的比重不到3%,與漁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的10%很不相稱。而其中水產養殖業在國家支漁資金中的比重更低,還不到10%,而養殖產量占漁業總產量的比重將近70%。政府支持不足,使得湖北省得淡水漁業的基礎設施和養殖技術薄弱,制約著湖北省的漁業發展。另外,我國漁業補貼制度本身欠完善,隨著國家對糧農、畜禽生產者補貼力度加大,漁民的情緒愈加不穩定,一些漁民反映,他們合作社在包塘養殖過程中享受不到補貼,而將村里的基本農田改挖成魚塘反而有糧食補貼。因此,要想使得漁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需國家部門重視對漁業的惠農政策加大投入。

四、湖北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建議

1.改變經營模式,實現均衡上市。合理分配水產品上市的季節,不僅可以提高水產品的價格,增加收入,還可以為加工企業帶來穩定的原料供給。同時,從加工側面,需要開發適應本地原料和市場的加工產品,延伸大宗淡水魚的產業鏈。

2.加強苗種培育,降低養殖風險。建立專業的苗種培育場,向社會提供優質的大規格魚種,提高優質苗種覆蓋率,降低養殖風險。

3.適當調整產業結構,達到提質增效。根據市場來調結構和產量,大宗淡水魚的養殖可適當與其他品種輪作,一方面可降低病害流行,同時可避免產量過度提高,影響市場價格。另外,可因地制宜,發展魚蝦混養、魚藕共生、魚菜共生、稻田養魚模式,提高飼料效率,降低養殖成本。同時,與品牌和標識結合,通過企業化運作的達到上市前品質提升。

4.加強漁業合作社建設,引導養殖與市場。標準化管理、品牌和市場等,對個體養殖戶來說是很困難的,而專業合作社,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模式,不僅擁有技術和信息,而且能將養殖標準化和規模化,大大提高養殖效益,也容易形成產銷一體化產業,促進產品流通。通過漁業合作社,建立漁業信息化的平臺,指導生產、貿易和消費。加強養殖示范,引導漁民合理養殖。

5.推進水面流轉進程,鼓勵規模經營。制定水面流轉相關政策,完善適度規模經營相關辦法和措施,促進水面有序向養殖能手、養殖大戶、養殖企業集中,鼓勵創辦家庭漁場、生態漁莊、專合聯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適度開展規模經營,提高水產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提升養殖業主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6.開展漁業保險試點,控制產業風險。積極爭取省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將水產養殖業納入國家政策性漁業養殖保險范疇。開展調研、試點、宣傳,為漁業保險提供基礎數據和經驗,增強漁民主動投保意愿;開拓創新,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險種,完善風險轉移和補償制度,保障漁業保險持續發展。

7.利用湖庫資源優勢,打造濕地生態漁業品牌。湖北地處長江中上游地區,長江貫穿東西,湖泊、水庫眾多,是大宗淡水魚的天然產地。適當發展大水面增殖漁業,發展優質品牌漁業,以漁養水,保障水質,改善環境。在保證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提高漁民收入。

8.加強社會宣傳,引導水產消費。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宣傳水產品的優質廉價與安全,提高消費信心。可與超市或者學校餐飲結合,擴大市場。通過餐飲文化帶動,引導市場消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年產25萬噸!這個高值海養品種2023年下半年價格有望上升
今日話題 | 《中國水產養殖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出爐
這種魚價格大漲近20%!采購商奔波400公里進貨!啥情況?
我國主要水產養殖區域格局調查
“優鱸1號”產量超40億尾,覆蓋全國約80%主產區!我國加州鱸養殖現狀和綠色發展問題探討
[首藏作品](3078)這個秋菊會養魚 帶領200余戶漁民走上致富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凤冈县| 武平县| 繁昌县| 昭通市| 荔波县| 昭平县| 青浦区| 伊通| 西青区| 长寿区| 专栏| 桃源县| 扎赉特旗| 东光县| 渝中区| 鄱阳县| 田东县| 青龙| 昌图县| 济南市| 安陆市| 蒙自县| 航空| 晋江市| 茶陵县| 南川市| 常宁市| 东宁县| 丰县| 高青县| 沧州市| 南投市| 巴彦淖尔市| 体育| 屏边| 松潘县| 万山特区| 简阳市| 清丰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