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以牧場風光馳名的飛牛牧場,地處通霄鎮南和里的山坡地,綿延青翠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宛如紐澳牧野的翻版,為臺灣西部首屈一指的休閑牧場。
如今,在休閑農業的風潮下,牧場除了畜牧的本業外,也轉型成農村體驗、生態保育、自然休閑的渡假樂土,年產值高達1.2億元。
他們到底怎樣在做生態觀光?資源更加豐富的我們到底缺在哪里?讓我們跟隨源味網第十期臺灣農業考察團的腳步去飛牛牧場一探究竟。
本文為源味網第十期臺灣考察團的實時分享
臺灣考察第五站:飛牛牧場
分享人:土豆哥(本期帶隊隊長
這次臺灣考察,老天爺也許被同學們勤奮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一路都是晩上下雨,白天放晴;到達飛牛牧場的時候,狂風暴雨,下了一整晚。早晨七點,天氣突然放晴,感恩老天爺的眷顧,雨后的飛牛牧場,空氣更清新。
飛牛牧場位于苗栗通宵鎮南和里,坐落在遠離塵囂的山野之中,經營面積120公頃,現有服務設施面積計50公頃。
規劃之初,提出以生產、生活、生態為主軸,以實現創造游客的終身價值、牧場永續經營以及自然生態保育復育三贏的目標。
把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作為特色,打造大眾化的休閑牧場,針對喜歡牧場的目標社群,提供游客食、衣、住、行、育、樂、購的全方位休閑生活服務,同時打造定制化和精致化的產品與服務。并針對學校戶外教學設計套裝行程,持續不斷地推出多元化的DIY體驗活動。
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資源
綜合開發,實現年收益1.2億
以 資 源 為 基 礎,生 態 與 景 觀 并 重
秉持“師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規劃開發土地,除加強水土保持的工作外,還于景觀區及步道周圍廣植樹木、重復利用水資源、用牛羊糞制做天然堆肥、采用自然農法種植有機蔬菜。用最自然的方法讓被破壞過的土地得以慢慢地復原,而恢復生態平衡。
設定整體性的發展計劃, 以降低生態環境破壞、維持大自然原貌為大原則,進行低密度、階段性的開發建設。
農場一景
生態木屑小道
牛牛元素
小牛玩偶
另一個角度的牧場
林蔭小道
產品展售廳
生 態 資 源 利 用
園區內的生態資源可區分為:森林生態、草原生態、濕地生態、溪流生態、昆蟲生態,采用自然工法進行環境復育和棲息地營造,蝴蝶生態區種植蜜源和食草植物,進行蝴蝶保育、復育與教育工作。
此外飛牛牧場也是當地紫斑蝶每年度冬遷徙蝶道經過的場域,其他昆蟲還有如獨角仙、竹節蟲、螢火蟲等,還有各種兩棲類、哺乳類與鳥類,構成完整的生態金字塔,成為休閑觀光旅游和研學旅游的重要資源。
筆筒樹
飄香
月桃
樟樹
斑紋蝶
蜘蛛
酪 農 資 源 利 用
牧場飼養荷爾斯坦因乳牛和娟珊牛約250頭,高質量生乳約1000kg,經過飛牛牧場自設的牛奶加工場, 制造生產新鮮優質的鮮奶與各種乳制品, 并在園區內直接販賣,大幅減少碳足跡。
鮮奶運用融入餐飲、DIY 體驗、各式產品與生活用品中,發揮產、制、銷供應鏈三合一的整合綜效。為了使游客都能喝到牧場自行生產的牛奶,特別讓游客憑門票兌換鮮乳一杯。
賣場
奶制品
學員體驗牛奶火鍋
景 觀 資 源 利 用
牧場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層巒疊翠的淺山坡地形,景觀視野寬闊而有層次。
依托牧野風情的草原景觀,建設小體量的具有地方風情的小屋,景觀建筑與地景融合,再加上園區內復層式植栽營造的生態綠廊與近自然林相,以及區域小面積的景觀花園,提供游客一個美麗 、舒壓、放松的環境體驗空間。
休息區
動 物 資 源 利 用
牧場飼養許多容易與人親近互動的小型動物, 如黑肚綿羊、臺灣本土黑山羊、小白兔、鵝等,并依個別動物的習性以及符合動物福利的原則,營造友善的畜養環境, 且設計各種機制讓游客與動物透過友善的互動(喂飼、照護、擁抱、撫觸),增進其重要的生命經驗與家庭的親子關系,融入親子游的系列活動中。
蝴蝶園
兔舍
羊
學員體驗喂養
吃便當的奶牛
白鷺
兔子
珍珠雞
黑天鵝
水 資 源 循 環 凈 化 再 利 用
規劃污水處理系統,將生活與畜牧廢污水凈化,并引流至水域生態區,透過大小不一的人工濕地中的各種水生植物,進行濕地自然凈化。
2010 年在此區設立水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環境教育基地,在本區種植多種水生與蜜源植物及復育當地原生水生植物, 并規劃7個與水資源相關的環教主題課程。
水循環
延伸產品鏈
打造多款明星產品
產 品 : 奶 酪 . 牛 奶
手作燒布丁
飛牛白布丁
飲優格
牧場冰淇淋
飛牛鮮奶酪
健康輕酸酪乳
濃純鮮奶
麥芽牛奶
鮮奶饅頭
吹牛皮
美 味 : 烤 肉 . 火 鍋
乳豬
羊腿
樂活鮮奶鍋
原味昆布鍋
以新鮮、純凈的牛奶加高湯熬煮,或以大骨加上昆布為湯底,加入上等好肉及新鮮蔬菜,每一口都是健康與美味。
體驗 : 美 食 DIY . 動 物 喂 養
奶香甜心塔
牛奶雞蛋糕
餅干
冰淇淋搖搖樂
彩繪肥牛
搖滾瓶中信
擠牛奶
喂小牛喝奶
鴨寶寶游行
源味學員精彩分享
考察筆記
土豆哥
一個真的讓奶牛飛起來的農場
43年的堅守,迎來了永恒的飛牛牧場。23年前艱難轉型,從生產型農場轉向休閑農業,成為臺灣眾人口中的休閑農業第一品牌、成為家庭親子活動的首選之地、成為一個可以發呆安放靈魂的凈土。
其中的艱辛和歡樂,只有創始人和他的團隊清楚。但是,從踏進飛牛牧場的那一刻開始,你會被身邊的環境、細節的安排所打動,創始人的那份堅定的信念以及對農業的熱愛仿佛已經躍然整個牧場,每一寸空氣里都飽含43年的心意。
能夠靜下的心,會快速的發現此行的目的:面對農業我們需要學會堅守、懂得預判、明確定位。
創始人的堅守和勇氣
飛牛的兩位創始人曾多次到歐洲、日本等地考察學習,花費重金邀請荷蘭和日本的設計師進行園區規劃,把景觀和生態環保相融相合,把飛牛打造成了一個集休閑、體驗、教育、生態環保為一體的多功能型牧場。
放眼全國,能把景觀和生態環保做到相融相合的牧場并不多見,所以單憑這一點飛牛牧場就值得讓人敬佩,而創始人對事業、對專業的執著和尊重精神也時刻鞭策著我們每一個人,啟示著我們不斷地去思考,去反思,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