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大棚土雞排隊吃食
外地商販收購土雞
“我這兩個大棚里有3500多只土雞,達州一個老板已提前買了,是按每公斤23元預付的……”6月18日,昭化區明覺鄉華峰村7社村民張軍一臉愜意。
在該區多家土雞養殖戶中采訪,只要問到銷售,他們和張軍一樣,都會爽快地回答:“銷售沒問題!”
今年以來,在土雞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里的土雞養殖戶為何不見愁云?
在養殖特色與特色養殖上下功夫
行走在昭化區鄉村,一座座大棚星星點點地散落在綠樹林中?!坝靡苿哟笈镳B土雞,這是我們區土雞的養殖特色?!眳^農委主任申華鋒說。
“為什么要用移動大棚?”“我區的大棚雞舍建造以經濟實惠、方便靈活、就地取材為原則。以鋁合金、毛竹、木條、塑料薄膜、保溫膜、遮陰網、反光紙等為主要建筑材料實行山地放養土雞。我們測算過,一個移動大棚,成本在8000元左右,一座磚混結構的固定雞舍成本在5萬元左右。而移動大棚有利于保護生態,因為如果土雞長期在同一個地方,會有雞糞污染,雞會把周圍的草或樹苗吃光。但移動大棚兩年后可以挪換地方,原址的生態也就自然修復了,所以老百姓很贊成這種養殖方式?!泵饔X鄉黨委書記馮德志回答。
由于移動大棚成本低,又易于恢復生態。區農業局對項目區內土雞養殖給予一定資金扶持,按每平方米20元給予補貼,對所有發展大棚土雞養殖的鄉鎮開展技術培訓,各鄉鎮政府積極幫助他們協調土地、組織材料,并給予了一定的扶持。
由此,今年以來,該區明覺、衛子、紅巖、青牛、黃龍、太公等鄉鎮10多個鄉鎮共建成標準化移動大棚雞舍1026個,面積19.6萬平方米,涉及養殖農戶682戶,現存欄土雞60萬羽,預計全年累計出欄140萬羽,如果每只雞利潤在10元以上,戶均將實現養殖利潤達到2萬元以上,不僅助農增收成效顯著而且保護了生態。
與此同時,該區還發展特色養殖。在明覺鄉云峰七彩山雞產業園,村民姜澤林正在準備精制的竹筐?!皬V元的電商已訂貨,蟲草野雞蛋和紅腹錦雞要直接發到深圳呢!”
據了解,在姜澤林為帶動下,該鄉發展七彩山雞、紅腹錦雞養殖,年可出欄10000羽,開發了“昭化蟲草野雞蛋”、“昭化七彩山雞”等暢銷品牌。據統計,全鄉去年出欄土雞30萬羽以上,實現產值1500余萬元,利潤達450萬元,人均增收560元。今年預計出欄50萬羽。
“小個子”品種適合消費者,千軍萬馬闖市場
在昭化區,他們所養殖的土雞品種主要是瑤雞、黃腳雞品種,這些雞毛重一般在2公斤左右的“小個子”,宰殺后凈重就1.5公斤左右。“為什么用這種小個子雞?”“通過市場調查,我們發現,農村散養的土雞很受消費者歡迎, 特別是一般能長到2公斤左右在果園或山坡林地中放養的小體型雞深受市場青睞?,F在一家只有兩三個人在家,吃一只就夠了,不會造成浪費。而上了3到4公斤的雞,誰家一次吃得完?即使在餐館也不好賣。所以小個子雞滿足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昭化區畜牧食品農業局的同志解釋。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僅僅是贏得市場的一方面。昭化區還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中介作用。去年以來,他們實施了光纖到養殖戶、信息全覆蓋活動,開展了智能手機、互聯網等操作運用培訓,充分利用微信、QQ、互聯網等網絡平臺,大力開展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活動,實現信息服務、交易撮合、在線支付、物流配送全流程服務,推動了合作社、養殖大戶、營銷大戶、批發市場、加工企業、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及中高檔酒店對接,促進了土雞網上交易。
去年,僅明覺鄉就通過網上交易土雞20余萬只。
為有效解決農村群眾市場意識欠缺的問題。昭化區發展土雞產業,堅持以銷促產,讓市場成為養殖戶的主人。
明覺鄉吞口壩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李成國說:“每年區有關部門、鄉、村和合作社都要對養殖戶包括雞販子和飼料商進行防疫技術、市場預測等進行一個月的輪番培訓,培養了一批養殖骨干力量和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社員。突破了‘養什么樣的品種、賣什么樣的價格、聚什么樣的合力’的由政府說了算的怪圈,形成了千軍萬馬闖市場的格局。”他還說,在銷售上,無論是買幾只雞的個體戶,還是購成百上千只的大老板,在價格和接待上我們都來者不拒,一視同仁。
截止目前,昭化區已在成都、重慶、達州等城市建立直銷店34個,與廣元“柴火雞”、大型超市簽訂銷售協議。2014年土雞市場低迷的11、12月份,養殖戶齊心協力通過各種途徑跑市場、找客戶,沒有出現養殖戶因價格波動找政府、找合作社怨天尤人的現象。明覺鄉黨委書記馮德志說:“去年全鄉出欄的30多萬只土雞都是由養殖戶、合作社聯合跑市場銷售,除2戶持平外,其余的養殖戶都賺到了錢。”(徐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