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孩子不懂攀比?!
不懂的明明是假裝不懂,卻心里默默攀比的大人!
"我爸爸一會開著我家的寶馬來接我放學!"
"我媽媽下個禮拜帶我去美國啦。我們一起看我爸爸去!"
"我家很大,我爺爺給我買了一屋子的玩具!"
你知道嗎?
孩子的世界也會炫富!
孩子的世界也有鄙視鏈!!
孩子的世界也有財富排行榜!!!
小孩子會在自己的智力,穿著,能力等方面和同齡人比較,甚至和比自己年齡大的孩子比較,
并且希望自己再這些方面都比別人更好。
這種心理狀態是存在于小孩子之間的一種普遍現象。
可是當面對自己家孩子在和別人攀比時,
很多父母開始變得手足無措。
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小的時候容易被色彩鮮艷的事物所吸引,
稍微大點會被新奇的玩具所誘惑,
還會盲目崇拜模仿周圍的人。
因為,這就是他們的世界啊!
渴望被關愛,渴望被呵護,
孩子能折騰出好幾百種方式來引起別人的羨慕與嫉妒。
"爺爺,我們班的嘟嘟買了輛最新出的云軌火車模型"
"沒關系,過幾天生日啊,爺爺送你個更厲害的!"
家長把自己的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孩子要的物質都是盡量去滿足。
有的家長甚至通過對比孩子享受的物質條件,來凸顯自己作為父母的優越感。
其實有的家庭并不富裕。
每個家長都有自尊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鄙視,也不想讓別的孩子瞧不起。
所以,當孩子說出想要的東西時,家長多數時候都會盡其所能去滿足孩子。
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買給孩子最多。
在提供給孩子應有的物質條件后,盡可能的去把錢花在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生活中,多參加社交活動,多接觸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多培養興趣愛好,陶冶情操。
在精神上富養孩子,才是是最聰明的家長。
"媽媽,我們好窮啊。西西家的房子特別大,有好幾個臥室"
"那你在我們現在的家住的快樂嗎?"
"嗯嗯"
"我們家房子雖然不大,但是西西的爸爸在國外,而你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在家里陪你啊。爸爸媽媽是想要把錢花在更合理的地方。"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只有依靠自己賺錢才有價值,也更有意義。
再有錢,也不是孩子自己獲取的,而是通過上一輩積攢的財富。
不要去鄙視比自己窮的孩子,也不要攀比更有錢的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所以再言行舉止上都要起到表率作用。
如果家長每天都在攀比之中,那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會常和別人攀比。
教育孩子要做到的就是言傳身教。
尤其是有些家長要注意了!
平日里總喜歡說"咱家沒啥錢,咱家比別人家窮...",希望以此來管束孩子亂花錢的心態。
千萬不要,家長這樣的哭窮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