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冷是不是導致做運動的熱情都大大降低了?其實,冬天也不失為一個健身減脂的好時機。因為人在寒冷運動中所消耗的熱量比在溫暖環境中要多得多。
露露最近看到美國的一項研究,表示發抖也算是一項運動,甚至比一般的運動減脂效率還要高。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做了實驗,找來10位男女分成兩組,一組在18度的溫度下正常運動,另一組則躺在室溫12度的床上,不做其他的事情,只是發抖。實驗結果發現,只要發抖15分鐘,就等于運動一小時的代謝效果。
聽起來很可不思議!這冷發抖減肥究竟是個什么道理呢?
原來通過運動產生的鳶尾素能將人體內導致肥胖的白色脂肪轉化成燃燒熱量、產生熱能的棕色脂肪,而“發抖”就好似“運動”的一種,也能產生鳶尾素達到相同的效果。
而產生鳶尾素的重點就是發抖, 運動雖然也能產生鳶尾素,但也只是類似發抖 ,能夠產生相同的荷爾蒙,可是效果遠遠不及真正的發抖!因此,在寒冷的冬天發抖,能達到與運動1小時一樣的減肥效果。
由此看來,冬天運動+發抖的話,是不是就能燃燒更多熱量了?可惜的是,有研究顯示,兩項結合起來做,這樣不會更好。冬天發抖固然有效,但是也可能會感冒,還需謹慎選擇。
鳶尾素、 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
發抖有助減肥背后的原理涉及到了鳶尾素、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為了更好地搞明白這個道理,掌握一些小技巧,跟著露露一起繼續了解下。
鳶尾素(Irisin),2012年發表在《自然》 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們發現的轉化脂肪類型的新激素。鳶尾素可以作用于白色脂肪細胞,誘導其轉化為棕色脂肪細胞。
再來了解這兩種脂肪。我們體內的脂肪細胞主要可分成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和散發出熱能的褐色脂肪(又稱棕色脂肪)兩種。
白色脂肪分布在皮下,負責儲存多余熱量;棕色脂肪負責分解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將后者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本身不儲存熱量。
棕色脂肪燃燒熱量
在傳統意識上,我們一般都將脂肪視為肥胖的“罪魁禍首”。殊不知,有的脂肪也具有減肥的功效。
比如棕色脂肪就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過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來發熱,當它自身儲存的脂肪消耗殆盡,身體其他部位儲存的白色脂肪就成為它的新燃料,促進白色脂肪消耗,從而減少脂肪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小塊棕色脂肪就能燃燒大量的卡路里。露露了解到,僅50g的棕色脂肪能燃燒的熱量,最高可以達到人體靜息代謝率的20%。不過,身體內最多可以激發出約85克棕色脂肪,可以幫助人體每天多消耗400-500卡路里熱量。(據英國《每日郵報》)
棕色脂肪只占人體體重的一小部分((成年男性大約為11.6g,女性約為12.3g))。較為遺憾的是,這么好的脂肪在成人身上極少,新生兒及冬眠動物較多,在新生兒主要分布在肩胛間區、腋窩及頸后部等處。
此外,成年人體內殘存的棕色脂肪數量因人而異。這可能也是有些人大吃大喝也不胖的原因吧!誰叫人家棕色脂肪多呢?
據冷發抖及相關研究,棕色脂肪的活力需要寒冷激發。盡管成年人體內殘存有棕色脂肪,這些“減肥”脂肪只有受寒冷激發才能發揮減肥功效。
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人員,曾把5名志愿者置于涼爽環境中2個小時后,再讓他們把一只腳間斷性地放入冰水中。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顯示,每次體溫降低,志愿者們體內的棕色脂肪就開始工作了。但是,某些肥胖者體內的棕色脂肪不為寒冷“所動”,沒辦法被激發。
這樣看來,要想成功激活棕色脂肪幫助減肥,還得將自己置于一個低溫環境。英國白金漢大學邁克·考索恩教授呼認為,關掉制熱系統,更頻繁地將自己置于低溫環境中,更能減肥成功。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阿什利格羅斯曼也提出了睡前打開臥室窗戶的新方法。
關于利用寒冷激活棕色脂肪,露露不建議像實驗中那樣接觸冰水,或是在寒冷的冬天去“受虐”地發抖,可嘗試一些簡單方法,“喚醒”棕色脂肪,促進白色脂肪的燃燒。比如,冬天,多在戶外走動,車內不開空調。
最后,露露總結一下要點:利用冬天的“寒冷”減肥秘訣就是不要時刻讓自己處于溫暖的環境啦,偶爾冷冷更清醒,才能調動棕色脂肪燃熱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天冷也要記得運動呀,希望可愛的泥萌在這個冬天不長膘!
注:部分圖片和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