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穎
36氪 X 經緯出行 X 華興資本共同發起一場盛大的邀約,我們想邀請1200個創業者,1月20號共赴電影《燃點》之夜,一起聊聊創業的故事。
在移動互聯網殘酷的下半場,記錄這個時代的創業者。——關琇
進入2019年,烈火烹油的創業黃金時代,已然抽身離去。
在去杠桿的宏觀大背景下,市場流動性步步變緩,“史上最嚴的資管新規” 登陸,融資變得異常艱難...P2P的聲聲暴雷、幣圈的血腥跌落、一波接著一波的裁人潮牽動多少緊繃的神經。
寒風凜冽,可還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選擇做冬天里的燃點。他們共同的名字叫創業者。
關琇,這位用《贏在中國》影響了一代人軌跡的導演,再次把鏡頭對準了他們。歷時14個月,首部記錄中國創業者生存狀態的紀錄片《燃點》在1月11號全國上映。
《燃點》記錄了14位創業者真實的人生歷程,他們之中有ofo 戴威、錘子科技 羅永浩、Papi醬、馬薇薇,經緯中國 張穎、真格基金 徐小平、獵豹移動 傅盛,陌陌 唐巖、拉勾網 許單單、51信用卡 孫海濤、新氧 金星、皇包車旅行 孟雷和潘飛,以及草根創業者 安傳東...
他們是時代的縮影,他們身上有你也有我。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斯蒂芬·茨威格
人們總容易有一個幻覺,以為時代的驕子們都是高不可攀、刀槍不入的。紀錄片就是要通過真實的鏡頭,把幻象給你戳破。它讓你看到榮耀的背后,滿是蒼涼和孤獨。
紀錄片的魔力在于沒法預設真實人物,熒幕前后,故事都在繼續。
電影把老羅的艱難呈現得很徹底,他說:“隨時發不出工資,隨時倒閉,隨時被債主圍樓,那個時候是想過自殺的。"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似乎很平靜,像是在說另外一個人的故事。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往往有這樣的淡定。泰山崩于前,也要扛著。
網友們很調皮,《燃點》豆瓣上點贊最多的留言之一是:“羅永浩能堅持到上映嗎?"
電影上映了,老羅還在堅持。
百年之后,或許最后一部錘子手機都已沒了蹤影。但羅永浩這個人,他的情懷、驕傲與苦難,借著一幀幀的畫面,得以存留。
和老羅一樣,歷史把戴威推至風口浪尖。
盛世美景里,危機已經在劇烈涌動。開會、開會、開會,鏡頭里的戴威吃著泡面,焦頭爛額,新一輪的融資計劃一次次破滅,戴威原定的拍攝行程也幾次取消。
電影中,戴威把創業比作騎單車:“騎車有上坡有下坡,創業也是,上坡的時候你很艱難,但你發現你一直在進步。"
如今,再看著畫面里他帶著年輕的團隊在青海湖騎行,天之驕子,意氣風發,從北大才子到一家估值過百億公司的CEO,他們在藍天之下,滿懷憧憬地高呼自己的使命愿景時,一陣心酸漫過。199元的押金退不回來,我也姑且原諒你了。
影片里這樣戳中痛處的真實,還有很多。
創業的初衷可能并不浪漫,它也許源自恐懼和貧窮。
Papi醬說:"我曾經啊真的是非常想有一個包,但我跟老公真的沒有什么錢。"
馬薇薇在做一個新的項目時說到:
"我會老,可能會重病,我家人已經有重病了的。不是說所有事情都能用錢擺平,但是有錢的確比沒錢好。"
有人創業是為了夢想,可你以為有夢想的閑魚就更特別了嗎?
安傳東是農民工的兒子,是全村人的希望。
他在小時候幫著爸爸搬磚頭的時候就暗暗發誓,要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出人頭地。他從人民大學畢業,連續創業,連續失敗。
奮斗數載,最后靠父親的血汗錢給人發工資,但他依然沒有放棄。
陪聊,陪酒,賠笑,賠本,也不愿認命,他說:
"我要是認了這個命,那我索性不如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一些。我想去扭轉像我這類人的不公平的局面。"
他能成功嗎?
我不知道答案,只記得經緯中國的張穎分享過一個數據:"(成立)三年以上,93%的公司會創業失敗,更不要說做大做強。"
我們常常存在幸存者偏差,忘記了通往頂峰的路上,堆滿了白骨。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創業這么難,這是何苦呢?
有人做過問卷,八成的人都說創業太苦了。但如果問,再來一遍你還會不會干?
八成的人還是會選:干!
為什么? 關琇用 "少年無懼,老年無悔”來做注腳。
創業并不適合每一個人,但挫折、磨難、迷茫,每個人都無可逃避。無論你是一個小鎮的售貨員,還是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無論你在硅谷談著上億的項目,還是在地下室吃著快要過期的泡面,我們的人生里總有高光一刻,也有至暗時分。
我們總要在困境中奮力一搏,絢爛地綻放,才能享有往后的平靜。這就是《燃點》的共鳴點,那個原動力,或許一直都在。
創業者,不過是在和平年代,選擇用最激進的方式磨礪心性的一幫人。火燒鳳凰,殺不死我的,成就了我。
而這個時代,也因為勇敢之人,變得更加光明。正如這句話所言:"一個行業總要尋找到一種選拔人才的管道;就像不斷地有活水引入,總要有新生力量自下而上出現,帶來底層的經驗、愿望,帶來泥土的氣息,帶來源源不息的生命力。"
沒有終局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溫斯頓·丘吉爾
為了讓孤獨的勇者們聚在一起,36氪和經緯出行、華興資本想一起為創業者做些什么。36氪和經緯出行策劃本次活動的時候,聊到了他們的原動力:面向新經濟領域創業者和精英人群,融合社群生態和商業延展于一體的高端出行公司。他們正在踐行這個壯志,在過去一年中邀請了550+CEO踏足世界88個城市,在旅行中促成了120億+新合作。
踏遍山河大地后,這一次,我們打算回歸內心。
1月20號,我們包了朝陽劇場,邀請1200個創業者一起觀影,邀請更多創業者與我們一起在《燃點》中燃起繼續向前的勇氣。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 張穎、細藍線影業創始人兼電影《燃點》總導演 關琇、皇包車旅行創始人兼董事長 孟雷會在現場和創業者們做最坦誠的分享。
掃描海報二維碼,直達報名通道:
創投圈里的半壁江山已經看過了《燃點》,還留下了自己的感言:
@獵豹移動 傅盛
那個時候,經緯的創始人張穎找到我,希望我參與這部記錄創業者的電影,我滿是不解。我心想:“瘋了嗎?這種沒演技的一群人拍出來的電影誰看啊?再說,我這個人上個臺表演節目都手足無措,還演電影? 回頭看,張穎還是非常有眼光的。這不是記錄幾個人的電影,而是記錄了一個創業的時代。”
@小鵬汽車 何小鵬
燃點首映,不少人看的過程哭了,真實,共鳴,拍出了創業者的心聲:孤獨、焦慮、自信、彷徨、脫敏、激情、燃燒自我,點燃自我。
@Plum 徐薇
其實無需過度渲染創業本身,正因為它只是人生眾多選擇之一而已,正因為它本身就是人生啊,所以它能觸動到深處的靈魂。推薦去看,不僅僅是創業的人,觀鏡自照。
@新麗電影 李寧
創業是一個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在夢想與堅持面前,不論是光環籠罩的弄潮兒,還是街頭巷尾里的生意人,都有著同樣的壓力。他們一年365天都沒有休息,今天勝利了也不代表明天就能繼續勝利,天天都有狼追著,虎趕著,一旦停下就被人超過了,只能舍命狂奔,焦慮也如影隨行,他們無數次想過放棄,有些人甚至想過自殺。但最終,他們沒有被現實打敗,選擇了戰斗到底。
萬人推薦都不如自己鑒賞。
獻給你的電影,你,一定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