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么說也不準確。
1.獵頭是以幫助目標企業引進人才為目的的職業工作者。
對于企業的一些招聘需求,崗位級別較高、薪資水平較高或者專業能力要求較高(或比較特殊),甚至部分資源擁有者和行業卓越人才,基本是獵頭工作的對象。
2.一個合格的獵頭要求很好的信息獲取和篩選能力。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獵頭的發展過程,在十多年前,獵頭是個專業度高、整合能力強、職業門檻高的工作崗位。那時候,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獵頭,要有一定的人力或者客戶資源積累,有一定的人脈圈子,人力資源專業較強,他們的目標崗位一般是高端和高收入崗位,所提供的人力資源也基本上是比較優秀的人才;后來這個行業發展越來越泛濫,獵頭的門檻降低,很多剛從校園出來的畢業生也開始做獵頭,一方面他們沒有自己的客戶積累,客戶需要滿滿開發,另一方面,他們沒有真正的人力資源積累,在客戶有需求的時候,手頭沒有合適的人推薦。
3.獵頭在一定程度上由專業的職業獵手轉變成了普通的職業招聘者。
一方面,現在優秀人才短缺,優秀人才的流動性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為了生存的需要,獵頭大量接收普通崗位的招聘工作;其次,因為優秀的人才積累越來越難,不少獵頭和歐通招聘者一樣在網絡上不斷搜索人才。這樣已經很難體現出獵頭準確、高端和高效的價值定位來了。
為了滿足客戶需要,提供客戶滿意的人才。現在很多獵頭的操作方式如下:
1.一個崗位需求,為客戶提供數個甚至數十個簡歷進行篩選。同時,獵頭與候選人員進行簡單溝通,進行常規意義上的簡歷了解。這個時候,談不到背景調查的問題。
2.在客戶選中某位或者某幾位候選人之后,獵頭會與目標候選人進行詳細交流,甚至與候選人進行初步面談,以保證候選人的質量及其與客戶需求的一致性。為了保證候選人的質量,這個階段,獵頭會要求候選人提供一些證明材料。
3.當候選人與客戶進行面對面交流時,獵頭有的陪同,有的不陪同。如果客戶對候選人不滿意,就作罷;如果客戶對候選人比較滿意,獵頭會繼續跟進。一方面重新核定候選人待遇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候選人進行背景調查(獵頭主動或者應客戶要求進行)。一旦通過背景調查,接下來就是入職的事情了。
1.存在兩種類型的獵頭:負責任獵頭和不負責任獵頭。
不負責任的獵頭,為了盡快實現自己的收入,會在面試階段就給候選人提供指導和支持,在背景調查階段敷衍了事。比如,隨便打個電話,有個背景調查記錄就好了。
負責人的獵頭,會首先發給候選人一份背景調查協議書和表格,要求候選人同意背景調查,并將相關信息如實填寫。如圖:
上圖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背景調查表。根據你提供的調查人信息,獵頭會與其聯系,進行相關信息的咨詢和核實工作。
2.一般與調查人溝通時會聞到的問題:
A.崗位及其在崗時間核實。
B.工作職能及其工作表現核實。
C.工作評價及其優缺點咨詢
D.入職及離職原因咨詢。
E.薪資及待遇情況核實。
以上五方面是背景調查經常問到的,但不一定限于這些方面。
3.聰明的獵頭會做什么?
A.會主動查詢你原來工作單位的信息與聯系方式。并與他們取得聯系。換句話說,你提供給獵頭的調查人及其聯系方式,獵頭不一定用。他要的是獲得最準確的信息。
B.除了調查你在原來三家單位的信息以外,還會詳細了解你的家庭情況。如果你應聘的崗位非常重要或者位置比較高的話(比如公司總經理),有些獵頭會主動了解你的家庭情況。
C.利用獵頭之間的信息網和人脈資源調查你的過去。
獵頭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獵頭公司之間在信息上也是共享的。他們利用自己簡歷的信息網絡來了解你的情況。
1.背景調查并不是獵頭的專利,其實做背景調查比較規范和嚴格的事那些真正的外資企業。在面試外資企業重要崗位的時候,一定會有背景調查。而且背景調查非常嚴格和全面。我進入外資企業,擔任子公司總經理崗位的時候,背景調查階段,連我祖宗三輩都調查了。企業里面,規范的HR一樣經常進行背景調查。
2.背景調查一定本著雙方自愿的原則。如果對方要對你進行背景調查,你不同意的話,要及時告知對方,以免尷尬。另外,如果對方沒有征得你的同意,擅自進行背景調查是不合適的。以前就發生過因此發生的法律糾紛。因為背景調查會觸及面試者的一些個人隱私。
2.背景調查只是一個對人才判斷的輔助手段,并不是萬能鑰匙。
很多HR或獵頭過度迷信背景調查,把背景調查儀式化,其實沒有意義。一個真正的人才無須你反復調查,一個好的苗子可能以前表現一般,但以后在合適的環境下會快速成長。
我們要知道良駒大都是從野馬馴化過來的,難道因為他原來是野馬就不合適?事物都是在變化的,人也是在不斷成長。作為應聘者,如果是你心儀的企業,要做的就是保持實事求是的心態和積極配合的態度;如果不是你想去的企業,就不用這么麻煩。
最后,建議在重要崗位上不要隨便跳槽,因為反復的配合背景調查,也會把你原來工作過的老東家惹惱。
祝工作順利!
回答不當之處,請諒解。